-
公开(公告)号:CN10511996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18899.3
申请日:2015-07-15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2828 , H04L67/2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检数据格式及点检数据的交互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点检数据头部和点检数据内容;点检数据头部包括:设备id、点检员id、点检时间戳、设备的部位个数、设备各部位的id序列、设备各部位状态构成的序列、点检数据内容的格式类型和点检数据内容的压缩类型;点检数据内容是根据所述数据格式对所述设备各部位的点检参数所组成的集合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本发明能用于设备点检终端与设备点检服务器间通用的点检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不同点检数据格式的设备点检终端与设备点检服务器间有效的交互,同时实现设备点检系统对多点检数据格式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5804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0070.3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2823 , H04L67/02 , H04L6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实时数据发布方法,包括:感知设备获取物联网感知信息数据并实时传输到数据发布网关;数据发布网关将实时感知数据转换为IP包并传输到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服务器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管理;用户通过Web客户端访问数据发布服务器并向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成功注册的用户利用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数据发布服务器,获得系统数据发布服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实时数据发布系统。本发明将Web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通过数据发布服务器与Web客户端建立的WebSocket连接实时传输底层感知设备获取的数据,实现了Web方式下用户实时物联网感知数据发布业务,为用户提供一种跨平台、实时而易用的物联网数据发布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046082.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4B17/30 , H04W4/021 , H04W4/80 , G06F18/2413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微动作扰动场景下基于DTW距离KNN的区域内人员入侵探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在轻微扰动环境下进行人员入侵探测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探测区域内wifi数据的收集;数据预处理;构建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CSI时域特征的提取;区域内人员入侵的探测;测试数据集分类结果的获得。本发明通过提取不同人员状态下无线信号状态信息之间的幅值差作为CSI的时域特征,能更好的区分在轻微动作扰动场景下不同人员状态的探测区域内无线信号的信道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7665.9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3K19/00 , H03K19/094 , H03K19/20 , H03K19/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可靠低功耗双节点翻转自恢复锁存器,包括:C单元模块,C单元模块包括:三输入C单元、时钟控制C单元和C单元;反相器模块,反相器模块设置在三输入C单元与时钟控制C单元和C单元之间,三输入C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反相器模块的输入端,反相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时钟控制C单元的输入端和C单元的输入端;以及传输门模块,传输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入数据、输出端连接到C单元。本发明通过互锁构成的自恢复锁存器,同时结合时钟门控技术和高速路径技术,使得锁存器在实现双节点翻转自恢复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功耗和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64420.4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85V‑260V交流电转换为24V正向脉动的直流电;EMI电路,用于减少外部环境岁整流滤波后的24V正向脉动的直流电的电磁干扰;RCD钳位电路,用于限制RCD在动作时的电压尖峰,防止由于电流突然切断而在电路中产生过压;变压器模块,用于将24V正向脉动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的PWM信号;输出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的PWM信号转换为稳定的12V直流信号;控制电路,用于监测变压器模块的电压调整过程,并根据监测生成用于调节电路系统的操作信号,本申请的反激式开关电源使用混合调制技术,提高了芯片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2489.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部加载圆盘的四臂外延螺旋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包括第一外延螺旋线、第二外延螺旋线、第三外延螺旋线、第四外延螺旋线、介质圆盘、接地板及馈电探针;各外延螺旋线均垂直于接地板布置且中心重合,且第一外延螺旋线、第二外延螺旋线、第三外延螺旋线以及第四外延螺旋线每匝螺旋线外延距离相同;介质圆盘包括上层圆盘和下层圆盘,各外延螺旋线远离接地板的端部加载有所述下层圆盘,上层圆盘平行布置于下层圆盘上方;通过采取在四臂外延介质螺旋线顶部加载一体介质圆盘的设计,有利于减少能量外泄,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提高天线增益,并且在顶部加载多层介质圆盘,可以有效拓宽圆极化轴比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359632.8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电压电源管理芯片,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低电压基准电压源电路;误差放大电路,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低电压基准电压源电路的输出端;双环反馈电路,包括抗辐照电路,所述抗辐照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以及功率调节电路,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抗辐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抗辐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提高了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抗辐照能力和电路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77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30064.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0L21/028 , G10L25/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高阶MUSIC正交联合约束的多通道声源分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声压传感器在高斯噪声背景下分离效果急剧下降以及阵列孔径的相关问题上存在限制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多通道声源的获取;利用高阶MUSIC正交联合约束MNMF方法进行多通道声源分离处理;多通道声源分离信号的获得。本发明提出了高阶多重信号分类(MUSIC)正交联合约束的多通道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针对复杂环境中高斯噪声的干扰,通过高阶累计量的MUSIC算法,获得声音信号精确地方位信息,将声源信号方位信息引入到多通道非负矩阵模型中,为空间协方差矩阵提供了先验信息,提高了声音的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0738065.1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10L21/028 , G10L21/0308 , G10L25/30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混合声信号分离方法及装置,所述多元混合声信号分离方法至少包括: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得混合声信号和真实源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通过生成器对所述混合声信号幅度谱进行训练,获得所述估计分离信号幅度谱;通过判别器对所述估计分离信号幅度谱与所述真实源信号幅度谱进行训练,并判断所述估计分离信号幅度谱是否为真实输出,若是,通过所述估计分离信号幅度谱与所述混合声信号相位谱,获得分离声信号,同时获得生成器优化函数对所述生成器进行优化直至到达最大迭代次数。本发明公开的多元混合声信号分离方法及装置提高了所述分离声信号的可懂度,且算法的泛化能力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3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01041.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矩阵Cholesky分解协处理器及其系统。该矩阵Cholesky分解协处理器将正定对称矩阵A分解为下三角矩阵L与L的倒置矩阵的乘积,包括:执行加法运算的加法器、执行除法运算的除法器、执行乘法运算乘法器、执行开方运算开方器、存储正定对称矩阵A的输入暂存区、存储下三角矩阵L的输出暂存区、用于数据混合的数据混合器、用于数据源选择的多路选择器、用于存储临时值的临时值存储模块。本发明基于硬件的实现方式,可以显著减少需要执行的软件指令数量,从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并有效降低嵌入式系统的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