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766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274198.6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275
Abstract: 基于弹性储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储能结构及能量控制方法,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储能结构及能量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结构复杂且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机械结构弹性储能器对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进行了回收,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同时简化了制动回收的控制策略;利用弹性储能器储存的能量,通过相应的控制方法,提高了电动汽车运行的稳定性。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能量控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9768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274165.1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275
Abstract: 电动汽车弹性储能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属于电动汽车的制动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结构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弹性储能机构,按照本发明采用的逻辑门限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回收动力系统在刹车或减速阶段的制动能量;同时在电动汽车驱动阶段能够有效的利用汽车减速/制动阶段的回收的能量。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储能及能量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14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274199.0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具有弹性储能机构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汽车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利用效率偏低以及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在原有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弹性储能机构,按照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进行切换,可以有效的回收动力系统在刹车或减速阶段的制动能量;此外,采用逻辑门现控制方法对驱动阶段功率分配,能够有效的回收汽车减速/制动阶段的制动能量,同时使燃料电池工作在高效工作区实现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优控制。本发明适用于混合动力系统储能及能量分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656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274163.2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带有涡簧发电机构的电动汽车复合储能系统及其能量分配方法,属于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仅采用电池供电不仅供电时间短且电池长期处于充放电过程造成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缩短的问题与涡簧式储能装置功能过程中存在能量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系统处于输入功率状态时,根据涡簧发电机构主轴旋转位置a优先的将再生制动能量为涡簧发电机构充能。在系统处于输出功率状态时,锂离子电池组优选地提供设定的阈值功率Pthr,当涡簧发电机构主轴旋转位置a小于设定涡簧发电机构主轴旋转阈值位置athr时,锂离子电池组同时要满足需求功率Pdem和为涡簧发电机构充能的充能功率Pch。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复合储能及能量分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18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991417.8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33 ,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电池加热方法,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低温下电池充电和使用时,存在无法对电池均匀加热,或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电池充电内阻与放电内阻之间的差异,并且没有考虑到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不当,加速电池衰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施加交流脉冲电流,利用电池内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内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将电池内阻细化地分为充电内阻和放电内阻,以某一恒定的极化电压为限制条件,考虑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的精确性,有效抑制了电池的加热过程对电池衰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23729.4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P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10
Abstract: 一种抑制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控制系统及其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是无刷直流电动机普遍存在的转矩脉动问题。反激电路,用于将幅值恒定的直流电源Us电压转换为幅值可变的直流电压,电压型逆变器,用于将反激电路输出的幅值可变的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并对被控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驱动。直流电压采样模块用于采集反激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并将采集的直流电压信号送至电机控制器;采集被控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霍尔信号并发送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根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霍尔信号对反激电路和电压型逆变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主要用于控制电机转矩的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1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1417.8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33 ,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5 , G01R31/3606 , G01R31/3662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7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电池加热方法,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低温下电池充电和使用时,存在无法对电池均匀加热,或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电池充电内阻与放电内阻之间的差异,并且没有考虑到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不当,加速电池衰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施加交流脉冲电流,利用电池内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内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将电池内阻细化地分为充电内阻和放电内阻,以某一恒定的极化电压为限制条件,考虑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的精确性,有效抑制了电池的加热过程对电池衰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1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89385.8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22 , Y02T10/7216 , Y02T10/92 , B60L7/10 , B60L7/18 , B60L11/1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再生制动装置,属于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技术领域。其系统中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电源再生制动系统;复合电源再生制动系统分别连接模糊控制模块、汽车状态检测模块、电机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超级电容和双向DC/DC变换器;蓄电池经双向DC/DC变换器与超级电容及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本发明解决了纯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电源供能不足、蓄电池使用寿命短以及车辆制动时电机制动系统系统能量回收低的问题,本发明还具有智能化,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988403.7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52 , G01R31/396 , G01R31/388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基于初始容量差异的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步骤1:通过记录电池组内电池的充放电电压;步骤2:根据步骤1结合电池生产企业提供的额定容量和平均容量差异信息对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初始容量进行估计;步骤3:根据步骤2进行内短路故障诊断。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大规模电池组中由于单体电池的初始容量难以确定导致的内短路故障诊断精度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90848.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高增益低应力DC/DC变换器,包括燃料电池、准Z源电路、开关电容电路和负载,准Z源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感、第二储能电感、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二极管、功率开关管,开关电容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容、第二开关电容、第三开关电容、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三开关二极管。本发明通过准Z源电路的作用,在占空比较小的情况下可获得电压高增益,有效避免出现极端占空比的问题,同时通过开关电容电路的作用,实现器件低电压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