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2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63533.4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6 , G01M1/22 , G01M5/0075
Abstract: 一种转子系统动平衡激励识别方法,进行实验测定,采集转轴上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得到转子振动响应的实测值;电机停转,采集转子系统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建立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由有限元仿真,得到转子振动响应的仿真值;设置转子系统动平衡激励识别目标函数和最优化模型;采用最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求解,得到转子系统的初始不平衡量、轴承刚度和阻尼参数。本发明方法利用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可以基于部分实验数据通过具有良好鲁棒性和识别精度的转子系统动平衡激励进行有效识别,易在工程实际中运用,受设备结果和测试条件限制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49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561800.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活塞环径向刚度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旋转台和测试组件;所述的测试组件包括拉簧、顶柱、压力传感器和刚性绳;固定平台固定于水平基础底座上;固定平台中部有环形凹坑;凹坑的圆心位置为圆型空心并安装有旋转台;旋转台包括内螺纹管、旋钮和螺柱,螺柱安装于内螺纹管内,螺柱上有旋钮;沿凹坑的圆周方向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测试组件;滑槽侧壁与顶柱一侧连接,顶柱的另一侧有与压力传感器匹配的凹槽,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抵住活塞环外侧;顶柱上下两端分别有凸台,刚性绳一端缠绕于凸台上,刚性绳另一端缠绕于螺柱上。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方法摩擦力的影响,测试操作简单,效率高,适用于等压环和非等压环,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12186.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B63B7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摩擦效应的船用配气凸轮轴系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凸轮轴负载扭矩计算:基于配气机构的构成和操作条件,计算凸轮轴在操作过程中受到的负载扭矩;S2,配气凸轮轴系扭振计算:基于配气凸轮轴负载扭矩的激励条件,结合凸轮轴系的物理属性,物理属性包括刚度、阻尼以及转动惯量,分析凸轮轴系的扭振现象以及摩擦效应对振动特性的影响;S3,综合结果分析与影响评估:对扭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关注摩擦效应对凸轮轴系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分析齿轮传动作用力和凸轮副接触摩擦力,理解凸轮轴系的动态行为,增强了动力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3811.9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实机加表面下船用斜齿轮三维有限长混合润滑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考虑真实机加表面下斜齿轮混合润滑分析模型:将斜齿轮啮合副接触几何模型等效转换为两个反向圆台的滚动接触过程,并纳入真实表面的粗糙度特性,预测油膜厚度,通过计算混合润滑下的接触压力变化,同时考虑瞬态载荷的影响,确保油膜压力分布与实际载荷相匹配;S2,实施数值计算方法:对混合润滑分析结果进行计算;S3,计算结果分析与评估:揭示润滑状态的特性,以及评估不同工况下斜齿轮的性能。本发明,确保油膜压力分布与实际载荷相匹配,从而提高斜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2485.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N3/00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智能算法的翻边轴瓦织构设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预设组粒子群,各粒子群中粒子的个数与翻边轴瓦中织构的个数相同;确定织构的目标设计参数的类型,针对各粒子群,基于目标设计参数的类型确定粒子群中各粒子分别对应的初始位置信息;基于粒子群中各粒子的初始位置信息,通过粒子群智能算法进行迭代寻优,在迭代结束时,基于各迭代轮次中各粒子群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组,确定最优位置信息组;基于最优位置信息组确定翻边轴瓦中各织构的目标设计参数。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粒子群智能算法能够得到翻边轴瓦织构的设计参数的全局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238103.7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液复合支承耦合的艉轴承润滑分析方法,涉及艉轴承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先分别对待分析的艉轴承进行磁力支承特性分析和润滑与界面特性分析,得到磁力支承分析结果和润滑支承分析结果,再基于上述结果对艉轴承进行结构变形分析,得到结构变形量,进而基于结构变形量修正润滑支承分析结果中的水膜厚度,重复润滑与界面特性分析,得到修正前后的水膜压力,再对比修正前后的水膜压力以确定水膜压力是否收敛,若收敛,则基于磁力支承分析结果和润滑支承分析结果求解艉轴承的承载力,进而判断承载力是否与输入载荷之间相平衡,若平衡,则基于微凸体的接触力计算艉轴承的轴承磨损深度,若计时器到达第一时间,则输出目标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684221.6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翻边轴承耦合润滑与动力学特性参数的方法,涉及柴油机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含三个模块:翻边轴承径向止推热弹流耦合润滑模块,翻边轴承动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模块和翻边轴承相对位置反馈模块。既考虑轴向一体运动对径向润滑轴向动压效应与止推润滑变间隙效应联动规律、径向一体运动对径向润滑变间隙效应与止推润滑变域效应联动规律;又考虑润滑油膜在翻边轴承公共边界上的流量、压力与热对流,最终形成翻边轴承径向与止推瞬态润滑耦合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耦合效应下的翻边轴承径向/轴向润滑油膜刚度、阻尼特性,实现对翻边轴承动力学与摩擦学的精确仿真,以解决翻边轴承润滑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28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192808.4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内燃机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含四个模块:曲轴纵横扭三维振动计算模块,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强迫振动计算模块,轴承相对位置反馈模块。每一时刻根据上一时刻计算结果重新对四个模块进行计算,以模拟曲轴‑轴承系统动态特性,形成曲轴‑轴承系统耦合瞬态特性计算方法,以解决对曲轴‑轴承系统匹配特性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1275.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内燃机活塞环组轴向位移和扭角测量装置。包括布置在活塞上的传感器、自传感器引出至测量设备的引线,在发动机连杆上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在油底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引线两连杆机构,活塞加工有用于布置传感器的测量孔、油底壳上加工有引线孔,引线从活塞的测量孔中穿出并依次附接至活塞的内腔壁面、发动机连杆、第一支架、引线两连杆机构、第二支架,引线通过引线孔穿出并连接至测量设备。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操作,可实时采集内燃机活塞环组的轴向位移和扭角,采样频率高,测试精度高,为内燃机活塞环组轴向位移和扭角的测试提供了一套可靠且经济实惠的测量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