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46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9828.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分析和振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激励源和多传递路径的电磁与机械振动耦合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不同的电磁激励、机械激励和传递路径计算了多激励源‑多传递路径下的耦合振动响应。本发明把包括负载激励、SVPWM高频激励、转子不对中激励和轴承激励等多个电磁激励和机械激励考虑在内,能够为不同永磁电机设计方案的振动响应分析提供参考,为永磁同步电机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新方案。利用本发明计算多激励源‑多传递路径下的耦合振动响应是准确高效的,可以快速研究永磁同步电机驱动负载设备的全频段振动响应分布和特性,进而可以用于指导低噪声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实际设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160284.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结构弹簧阀非定常流场多块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弹簧止回阀设计模型中提取流场域模型;将上、下两部分三维流域模型简化的二维流域分割为运动与非运动的子流域;计算第一层网格高度,对各二维的子流域进行结构网格划分;将上、下部分二维结构化网格生成三维结构化网格,同时生成中间部分流域三维非结构网格;将弹簧阀上、中、下三部分三维流场网格进行整合,得到阀组整体流场网格。本发明可为弹簧阀动态流场数值模拟提供符合模型实际运动规律、便于动网格设置的网格,流域中运动与静止的子区域互不影响,而且分块结构网格易于生成加密的运动边界层网格,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有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60284.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结构弹簧阀非定常流场多块结构网格划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弹簧止回阀设计模型中提取流场域模型;将上、下两部分三维流域模型简化的二维流域分割为运动与非运动的子流域;计算第一层网格高度,对各二维的子流域进行结构网格划分;将上、下部分二维结构化网格生成三维结构化网格,同时生成中间部分流域三维非结构网格;将弹簧阀上、中、下三部分三维流场网格进行整合,得到阀组整体流场网格。本发明可为弹簧阀动态流场数值模拟提供符合模型实际运动规律、便于动网格设置的网格,流域中运动与静止的子区域互不影响,而且分块结构网格易于生成加密的运动边界层网格,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有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27534.8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3/02
Abstract: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内外部激励同步分离的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输入轴、输出轴、传动齿轮箱组件、扭矩测试组件、电薄膜传感器、导电滑环和可编程磁力制动器;所述传动齿轮箱组件包括一级传动齿轮副、二级传动齿轮副、中间传动轴、支撑轴承和箱体;所述扭矩测试组件分别安装在驱动电机和二级传动齿轮箱组件之间,以及二级传动齿轮箱组件和可编程磁力制动器之间;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安装在传动齿轮副从动轮连接平键的承压面侧;所述导电滑环安装在中间传动轴中间位置,与刷臂连接。本发明所需传感器数量少,可精确获取齿轮传动系统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解决了内部激励难以通过直接测试获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71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25206.4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轮盘式变频流量脉动发生装置,包括变频调节器、变频电动机、齿轮式分动器、对称式多孔轮盘、脉动流体管道,对称式多孔轮盘、脉动流体管道通过轮盘管道支架固定在装置整体支架上,变频调节器、变频电动机、齿轮式分动器固定在装置整体支架上,变频调节器与变频电动机之间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变频电动机与齿轮式分动器通过电动机尾轴相连接,齿轮式分动器连接分动器轴,对称式多孔轮盘连接轮盘轴,分动器轴与轮盘轴通过皮带传动装置相连接。本发明的流量脉动发生装置中的轮盘具有多种运行状态,其具有脉动幅值多档可调、脉动幅值调节范围大的优点,此外其还具有传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强、安装布置便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160258.X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机‑叶轮机械匹配特性的激励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叶轮机械、固定基础、同步带传动结构;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机壳、电机定子铁芯、电机转子;叶轮机械包括叶轮机械机壳、叶轮;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电机侧齿轮和叶轮机械侧齿轮,驱动电机、叶轮机械均通过各自的隔振器安装在固定基础上。本发明实现了将各振动激励源有效分离的目的。考虑了振动源之间相互耦合的产生因素,通过特定连接及安装的结构形式从根本上杜绝了振动的传递,明确了不同振动激励源作用位置及结构,安装有特殊结构的齿盘结构和安装基座可以方便的采集电机‑叶轮机械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模拟由于加工误差带来的质量偏心和结构偏心的系统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93779.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33/2045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平叶片裂纹数量在线识别的实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分别由驱动电机,弹性联轴器,转子,轴承,叶盘,叶片,测速齿轮组成转子‑轴承‑叶片运动系统;轴承座和底座组成固定支撑系统;光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上位机组成测试系统。然后,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调整叶片裂纹数量,测量并观察转子在不同裂纹数量下的运行状态。最后,建立不同裂纹数量对应的转子系统运行特征数据库,用于裂纹数量的在线识别。本发明基于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通过测试、分析复杂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在线识别叶片裂纹数量,具有操作简单,物理映射关系明确,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复杂转子‑轴承‑叶片系统中叶片裂纹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5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8083.1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船舶动力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系统稳定边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考虑船舶动力装置控制系统与传动系统的耦合分析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机电耦合动力学系统的系统辨识,用辨识出来的驱动源传递函数模拟驱动源工作特性,传动系统传递函数模拟传动系统工作特性;对耦合模型进行系统辨识之后,采用根轨迹法进一步分析控制器中控制参数对于耦合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找出控制参数影响系统稳定性的规律,进而确定该种控制参数的稳定边界。本发明避免船舶动力装置调速系统与机械传动系统发生“共振”,优化确定控制系统参数计算过程,减少相应计算分析步骤与时间,增强船舶动力装置应对多种工况时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505830.3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子晶体转子的三螺杆泵,包括三螺杆泵;所述三螺杆泵具有两根尺寸、构造和材质均相同的从动螺杆,从动螺杆基体中均有沿轴向分布的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布置声子晶体内芯;所述声子晶体内芯包括芯体、中间层和外层;其中,中间层包裹芯体,外层包裹中间层;所述声子晶体内芯为圆柱体,声子晶体内芯横截面半径为从动螺杆基体根圆半径的25%~50%。所属空心腔体的轴向长度大于从动螺杆基体轴向长度的2/3。所述空心腔体内的声子晶体内芯有多段。本发明通过将声子晶体应用于三螺杆泵的从螺杆,能够有效衰减三螺杆泵由主螺杆驱动从螺杆时从螺杆的扭转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88083.1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船舶动力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系统稳定边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考虑船舶动力装置控制系统与传动系统的耦合分析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机电耦合动力学系统的系统辨识,用辨识出来的驱动源传递函数模拟驱动源工作特性,传动系统传递函数模拟传动系统工作特性;对耦合模型进行系统辨识之后,采用根轨迹法进一步分析控制器中控制参数对于耦合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找出控制参数影响系统稳定性的规律,进而确定该种控制参数的稳定边界。本发明避免船舶动力装置调速系统与机械传动系统发生“共振”,优化确定控制系统参数计算过程,减少相应计算分析步骤与时间,增强船舶动力装置应对多种工况时的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