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槽结构的轴向柱塞泵滑靴

    公开(公告)号:CN11092515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1212708.2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结构的轴向柱塞泵滑靴,包括滑靴本体,所述滑靴本体具有相对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的上端面有一滑靴球窝,所述的下端面有一油室,所述油室位于下端面中心,所述的球窝与所述的油室通过一通油孔连通;所述的滑靴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靠近所述油室开设,所述环形沟槽与所述滑靴下端面最外圈之间为密封带。本发明通过在滑靴底面加工一个环形沟槽,能够提高滑靴摩擦副处的油膜承载力,减小粘性摩擦力和摩擦转矩,降低机械损失,增强动压润滑效果,对滑靴摩擦副的减磨延寿具有重要意义。

    往复设备缸套摩擦力对轴系扭振影响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5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284798.X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往复设备缸套摩擦力对轴系扭振影响的监测方法。一:计算轴系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二:通过LMS采集仪测试不同润滑状态下轴系扭振的固有频率;三:将步骤一的计算的固有频率与步骤二的测试的固有频率进行对比,若没有变化,则将摩擦力作为轴系振动的激励力计算;若发生变化,则将摩擦力转换为系统的阻尼项进行计算;四:将步骤三的计算结果与不考虑摩擦力作用下的轴系扭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摩擦力对轴系扭振振幅、频率的影响。本发明综合考虑摩擦力对轴系扭振的激励效应和对轴系固有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利用扭振信号实现对往复设备拉缸故障的在线监测提供一定的支撑。

    一种仿生分布的气缸套表面织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202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8851.5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仿生分布的气缸套表面织构结构,包括气缸套本体,所述气缸套本体内表面开设有类似菠萝表面凹坑分布的沟槽,所述沟槽几何形状相同,轮廓为椭圆形,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沟槽沿所述气缸套本体(1)轴向按照螺旋线分布,所述螺旋线的螺距在1.0~4.0mm之间,所述沟槽(2)在所述气缸套本体(1)内表面的占有率为10%~35%,所述沟槽(2)沿活塞运动方向的尺寸为长度B,与活塞运动方向垂直的尺寸为宽度A,且B大于A。本发明未增加零件,仅通过结构设计改善了气缸套摩擦副的润滑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的优点。此外,该结构还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况,选用不同分布和尺寸的沟槽,从而保证气缸套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

    内燃机活塞环组轴向位移和扭角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1275.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内燃机活塞环组轴向位移和扭角测量装置。包括布置在活塞上的传感器、自传感器引出至测量设备的引线,在发动机连杆上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在油底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引线两连杆机构,活塞加工有用于布置传感器的测量孔、油底壳上加工有引线孔,引线从活塞的测量孔中穿出并依次附接至活塞的内腔壁面、发动机连杆、第一支架、引线两连杆机构、第二支架,引线通过引线孔穿出并连接至测量设备。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操作,可实时采集内燃机活塞环组的轴向位移和扭角,采样频率高,测试精度高,为内燃机活塞环组轴向位移和扭角的测试提供了一套可靠且经济实惠的测量装置。

    一种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9488.3

    申请日:2016-0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7/10 C22C3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及制备方法。配置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3.1~3.2%、Si:0.9%、Mn:0.6%、Cu:1.0~1.5%、P:0.2~0.4%、B:0.02~0.04%、S:0.0005%及Fe的混合物;在熔炼炉中,将配置的原料在1500~1550℃熔炼,得到铁水;浇包之前加入La:0.01~0.4%、Ce:0.01~0.7%,之后倒入浇包中进行包内孕育,孕育时间为10±2分钟,铁水的出炉温度为1400~1450℃;浇铸得到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本发明成本低、耐磨性高,适用于制造汽车、船舶等缸套或者活塞环等摩擦件,并且工艺简单。

    模拟服役状态下高强化活塞环缸套摩擦学特性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4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25056.0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模拟服役状态下高强化活塞环缸套摩擦学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平均有效压力与平均燃烧室压力两者之间的关系;若两者之间差值在1%以内,则模拟的是高强化系数等与柴油机的真实工况;否则,按照线性比例的关系将模拟的高强化系数增加或减少;确定活塞环试样和缸套式样的尺寸,并对活塞环的轮廓型线进行测量得到其真实型线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得到活塞环厚度方向的曲率半径;通过赫兹接触公式计算出活塞环试样与缸套式样的接触半宽,从而计算出两者的接触面积;通过计算得到活塞环与缸套在不同载荷下的速度曲线。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柴油机实际实际工况与试验机实际工况的不同,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种菱形分布的气缸套表面织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20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8860.4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菱形分布的气缸套表面织构结构,包括气缸套本体,所述气缸套本体内表面开设有菱形分布的沟槽,所述沟槽几何形状相同,横截面为矩形,且沿所述气缸套本体轴向等距分布;所述沟槽由所述气缸套中部向上下两侧呈对称分布,且在气缸套内表面的占有率为4%~10%;所述沟槽沿活塞运动方向的尺寸为长度A,与活塞运动方向垂直的尺寸为宽度B,且B大于A,沿活塞运动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垂直的间距L相同。本发明未增加零件,仅通过结构设计改善了气缸套摩擦副的润滑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的优点。此外,该结构还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况,选用不同分布和尺寸的沟槽,从而保证气缸套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

    一种活塞环径向刚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849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561800.4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一种活塞环径向刚度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旋转台和测试组件;所述的测试组件包括拉簧、顶柱、压力传感器和刚性绳;固定平台固定于水平基础底座上;固定平台中部有环形凹坑;凹坑的圆心位置为圆型空心并安装有旋转台;旋转台包括内螺纹管、旋钮和螺柱,螺柱安装于内螺纹管内,螺柱上有旋钮;沿凹坑的圆周方向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测试组件;滑槽侧壁与顶柱一侧连接,顶柱的另一侧有与压力传感器匹配的凹槽,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抵住活塞环外侧;顶柱上下两端分别有凸台,刚性绳一端缠绕于凸台上,刚性绳另一端缠绕于螺柱上。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方法摩擦力的影响,测试操作简单,效率高,适用于等压环和非等压环,实用性高。

    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938511.0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通过气室理论求得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分布,而后基于参数化分析,得到影响气体压力的环槽几何参数显著性,且选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数作为判定依据。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相关系数强度表,取0.6为相关程度分界线,而后逆推得到环槽几何参数的临界值。本发明同时适用于低速二冲程内燃机和中高速四冲程内燃机;集成了现有的两种主流计算方法,利用环槽轴向高度等显著因子有效地结合了简易替代法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发挥了各自的优点,避免现有方法的缺陷。

    一种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的轴向柱塞泵柱塞

    公开(公告)号:CN11123715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204323.8

    申请日:2020-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的轴向柱塞泵柱塞,包括柱塞本体,所述柱塞本体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柱塞腔,所述柱塞本体右端有一柱塞球头,所述柱塞球头沿所述柱塞本体轴线开设有阶梯形孔,所述柱塞腔与所述阶梯形孔连通,所述柱塞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环形沟槽织构Ⅰ,正方形凹坑织构,环形沟槽织构Ⅱ,所述环形沟槽织构在所述柱塞本体表面两侧,所述正方形凹坑织构呈两列交替分布。本发明通过在柱塞表面加工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能够提高柱塞摩擦副处的油膜承载力,减小摩擦力和端泄,降低机械损失,提升容积效率,增强流体的挤压效应从而改善润滑特性,对指导柱塞摩擦副的低摩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