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热冲压模具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8075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7872.2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热冲压模具冷却装置,其包括分流模板、进出水控制块、若干冷却模块、密封盖板;所述冷却模块上纵向设有进出水孔,沿工作表面的形状在其内部设有若干与进出水孔连通的型面冷却管道;所述分流模板上对应每一冷却模块的进出水孔设有进出水口;冷却水从分流模板的一出水口进入一冷却模块的进水孔,分散到该冷却模块的型面冷却管道中,而后从该冷却模块的出水孔回流进入分流模板的一进水口,进而通过分流模板中冷却水通路进入另一冷却模块。本发明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分流模板和冷却模块间连接和密封可靠,冷却模块分流与汇流控制简单,逐一实现对每个冷却模块的冷却。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钎料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649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4635.2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钎料,它涉及一种镍基钎料。它解决了现有镍基钎料熔点低、强度低、高温性能差及焊接后接头的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镍基高温合金钎料按重量百分比由7.0%~8.0%的Cr、1.6%~2.2%的Mo、8.0%~9.5%的W、8.0%~9.5%的Co、9.0%~10.5%的Nb、4.0%~5.0%的Al、0.2%~1.0%的Ti、2.0%~2.5%的Si、0.50%~1.0%的B、0.10%~0.15%的C和52.0%~58.0%的Ni制成。本发明镍基高温合金钎料具有高熔点、良好的高温性能;在钎焊温度下,漫流性和间隙填充性极好;合金中添加的Nb与Co成分,有效地提高了钎焊接头的强度。

    一种低压力下烧结碳纳米管直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54321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410044157.0

    申请日:2004-12-22

    Abstract: 一种低压力下烧结碳纳米管直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它涉及由碳纳米管合成金刚石的方法。本发明烧结电流为1000A-3000A的脉冲直流电,电压为2V-5V的低电压;最终烧结温度设置为1200℃-2000℃,到达烧结温度时迅速升高压力至60MPa~100MPa,进入保温阶段,保温时间20-180分钟。本发明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碳纳米管合成金刚石,不需要催化剂,所需压力最低的仅需60MPa,合成速度快,每炉最快只需约40分钟,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所得样品尺寸大,金刚石产品中即有单晶也有聚晶颗粒,直径从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产品质量易于控制。

    大过冷液相区与高热稳定性的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418979A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2155693.8

    申请日:2002-12-17

    Abstract: 大过冷液相区与高热稳定性的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材料,它涉及一种非晶态材料。该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材料共有以下六个组元:Zr、Cu、Ni、Al、Hf、Ti,各组元的原子百分比为:Zr56~60、Cu18~22、Ni8~10、Al6~10、Hf2~3、Ti2~4。它大大改善了已有不含铍的大块非晶合金所存在的过冷液相区较小、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大块非晶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弹性和高耐蚀与耐磨性的特点,它适合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微机电系统、高档体育器材等各领域应用。

    一种玻璃-金属激光复合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354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485294.2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一种玻璃‑金属激光复合焊接方法,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快激光技术的玻璃‑金属连接工艺。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玻璃与金属连接的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连续激光的出光器和超快激光的出光器固定;二、调整连续激光的焦点和超快激光的焦点位于母材的接触面上;三、开启连续激光和超快激光对母材进行焊接。本发明利用连续激光的热效应与冲击效应,超快激光的高加工精度与非线性吸收现象,克服了超快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的母材接触面加工困难等问题,对于激光焊接、核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用于玻璃‑金属异种材料焊接。

    一种空间折纸可重复捕获装置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5086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1513578.2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折纸可重复捕获装置驱动机构,涉及在轨捕获技术领域。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多个连杆机构、多个杆状结构件、滑动座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一端处,所述滑动座套在所述主轴上,多个所述连杆机构围绕所述主轴布置,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杆状结构件与所述连杆机构一一对应铰接,所述滑动座与多个所述杆状结构件铰接,每个所述连杆机构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杆状结构件及所述主轴在相应的同一平面内运动。较原有简单曲柄滑块驱动机构相比,通过几何分析使用多个连杆机构围绕主轴设置,而连杆机构与手爪连接,从而实现对手爪中心的固定,便于更加有利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位置判断和捕获。

    一种空间多自由度载荷分布式可重复捕锁机构捕获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762253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513783.9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多自由度载荷分布式可重复捕锁机构捕获策略,属于空间在轨服务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对捕获系统的捕获策略研究大多以整体式捕获系统为基础继续研究,针对分布式捕获系统的捕获策略研究较少且多为同步捕获策略,采用这些传统捕获策略的捕获系统一般容差能力较小的问题。包括捕获区域划分及捕获单元布局设计;机械臂‑捕锁单元碰撞分析;基于碰撞分析的捕获单元动作匹配;基于动作匹配的机械臂协同捕获策略模型。本发明综合性的考虑到空间多自由度载荷因其多个转动关节、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复杂等特点,并基于捕获单元的结构特点,对捕获系统进行捕获区域划分及捕锁单元布局设计,通过提升机械臂捕锁系统的容差能力。

    一种可伸缩捕获机构地面重力平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61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513726.0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伸缩捕获机构地面重力平衡装置及方法,属于航天地面试验技术领域。解决在地面试验时,空间可伸缩捕获机构对接过程的倾覆力矩无法准确消除,影响实验效果的问题。包括第二配重、轴向平衡运动结构和径向平衡运动结构,所述轴向平衡运动结构与第二配重连接,轴向平衡结构的一端与径向平衡运动结构建立连接。本发明在一种空间可伸缩柔性非合作目标可重复捕获装置地面试验中具有较大的消除倾覆力矩能力,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玻璃-金属激光复合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3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85294.2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一种玻璃‑金属激光复合焊接方法,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快激光技术的玻璃‑金属连接工艺。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玻璃与金属连接的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连续激光的出光器和超快激光的出光器固定;二、调整连续激光的焦点和超快激光的焦点位于母材的接触面上;三、开启连续激光和超快激光对母材进行焊接。本发明利用连续激光的热效应与冲击效应,超快激光的高加工精度与非线性吸收现象,克服了超快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的母材接触面加工困难等问题,对于激光焊接、核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用于玻璃‑金属异种材料焊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