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批量制备纳米硅改性钢纤维的反应釜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1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1618468.9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一种大批量制备纳米硅改性钢纤维的反应釜与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放置钢纤维的多个网格板、起到承托钢纤维与网格板的作用的多个篦板、药液反应箱以及用于放置药液反应箱的水浴温度调节箱;所述药液反应箱用于容纳多个网格板、多个篦板、钢纤维和反应药液。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在网格板7的各钢纤维投掷区内均匀撒布普通钢纤维;S4.将反应溶液送入药液反应箱内;S5.开启水浴温度调节箱进行水浴;S6.向药液反应箱内加入清水漂洗钢纤维;S7.开启水浴温度调节箱进行烘干。本发明可有效避免纳米硅涂层剥落,极大的增强了钢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应力,起到水泥基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

    一种内置负刚度元件的超低频宽谱周期性隔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735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1035268.8

    申请日:2019-10-29

    Inventor: 周鹏 李惠 刘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负刚度元件的超低频宽谱周期性隔振结构,布置在外界振源向电子工业厂房的传播路径上,而频率禁带覆盖电子工业厂房的自振频率,切断外界振动的传播,其由多个相同的内置负刚度单元的周期性隔振单元在隔振方向上依次连接构成,包括第一外部质点、多个内部质点、多个第二外部质点、多个直线光轴、多个外侧正刚度弹性元件、多个中间正刚度弹性元件。第二外部质点设置有凸出的腔体,腔体内部的上、下壁上都固定有永磁铁,直线光轴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随动磁铁,直线光轴、两个永磁铁和随动磁铁在腔体内形成负刚度元件。本发明的频率禁带在保持频率上限较大的前提下,下限仍然低至0Hz,从而实现一种超低频宽谱的隔离效果。

    一种预制轻质夹芯墙板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123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36708.3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一种预制轻质夹芯墙板,属于房屋建筑节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外叶混凝土加肋板上设有的多个FRP筋穿过保温层上设有的多个通孔二以及内叶混凝土加肋板上设有的多个通孔一并与锚具配合将内叶混凝土加肋板、外叶混凝土加肋板、保温层连接为一体。本发明内、外叶混凝土加肋板薄(平板厚度为14mm,板肋厚度为11mm),这极大地降低了夹芯墙板的质量和成本。其次,在FRP筋的作用下,保温层和内、外叶混凝土加肋板通过板肋接触面进行荷载传递,整体性好;也克服了传统连接件所带来的应力集中问题,减少了微裂纹的出现,耐久性好;同时,无冷、热桥效应,保温效率高。

    一种提高钢筋防锈蚀能力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9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480824.1

    申请日:2018-05-18

    Inventor: 肖会刚 刘敏

    Abstract: 一种提高钢筋防锈蚀能力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如下:钢筋表面用乙醇清洗干净,然后干燥备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的制备:取等体积的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加入适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正硅酸乙酯,即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将钢筋置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中,两者充分接触,将功率为10kHz~60kHz的超声探头置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中,边超声边滴加氨水至pH=8~9,60~90℃温度下反应2~6 h,把钢筋取出用乙醇冲洗,然后105℃烘干1~2 h,即完成了对钢筋的表面改性。本发明的纳米SiO2改性剂制备过程简单,制备速度快,使用方便,该方法适用于各种钢筋的表面改性,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与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提高钢筋防锈蚀能力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9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80824.1

    申请日:2018-05-18

    Inventor: 肖会刚 刘敏

    Abstract: 一种提高钢筋防锈蚀能力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如下:钢筋表面用乙醇清洗干净,然后干燥备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的制备:取等体积的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加入适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正硅酸乙酯,即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将钢筋置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中,两者充分接触,将功率为10kHz~60kHz的超声探头置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中,边超声边滴加氨水至pH=8~9,60~90℃温度下反应2~6 h,把钢筋取出用乙醇冲洗,然后105℃烘干1~2 h,即完成了对钢筋的表面改性。本发明的纳米SiO2改性剂制备过程简单,制备速度快,使用方便,该方法适用于各种钢筋的表面改性,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与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柱钢化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803548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435735.7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6 E04B1/185 E04B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柱钢化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段预制混凝土柱、第二段预制混凝土柱和局部外包钢,其中:第一段预制混凝土柱包括第一段钢筋混凝土柱本体和小槽钢,小槽钢的上端预埋锚固在第一段钢筋混凝土柱本体中;第二段预制混凝土柱包括第二段钢筋混凝土柱本体和大槽钢,第二段钢筋混凝土柱本体的内部预埋有第二段钢筋笼,大槽钢的下端插入第二段钢筋笼中并预埋锚固在第二段钢筋混凝土柱本体中;小槽钢插入大槽钢内与大槽钢耦合连接;局部外包钢外包在第二段预制混凝土柱伸出钢筋笼的外侧。该连接节点可以实现两段预制混凝土柱的刚性连接,保证了预制柱之间的连接性能,满足“强节点”的要求。

    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95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426036.2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评价方法,包括:建立体育中心选址的指标评价框架,并确定一级、二级测度指标;确定二级测度指标的测度方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二级测度指标的权重分布;获取在预设研究区域范围内、能反映指标要素情况的多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多源数据和测度方法进行处理求出各级指标要素的测度结果;对测度结果进行重分类和加权叠加,得到选址评价的综合结果;对综合结果进行差集处理,剔除综合结果中无效或不合理的选址区域,得到体育中心选址的最优结果。该方法解决了现有体育中心选址布局主观性占主导、缺乏理性评价、场馆建设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能够理性、客观的开展体育中心的选址工作。

    一体周向集成保温墙体及其角度实时跟随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8904.0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周向集成保温墙体及其角度实时跟随调整方法。建筑物周向各个立面墙体难以形成周向一体的集成储能墙体形式。本发明包括墙本体和波动片层,波动片层设置在墙本体的外壁上,波动片层包括总载片和数个追光结构体,总载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在墙本体的外立面上,数个追光结构体布置在总载片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上;每个追光结构体包括支撑杆和光热板,光热板朝向室内的一侧与支撑杆的一端相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总载片相铰接,光热板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为能量采集面,光热板在支撑杆的配合下作出俯仰和/或偏摆运动,数个追光结构体的数个能量采集面形成能量采集多点变形面,数个追光结构体通过能量采集多点变形面采集的能量用于供给墙本体的保温层中。

    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外挂墙板

    公开(公告)号:CN1138332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165547.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外挂墙板,属于装配式保温节能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保温外挂墙板罕遇地震下墙板和连接节点破坏,且无法兼顾力学、热工、抗震、耐久、易于装配等目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外挂墙板。该墙板由结构框架、保温层和内板组成,结构框架与主体结构的牛腿连接,并通过插销固定,结构框架可随层间相对位移自由转动,保温层由结构框架进行固定约束,带有保温层的结构框架和内板单独运输、吊装和装配。本发明充分利用材料、预应力和组合结构的优势,制作的保温外挂墙板兼具罕遇地震不坏、轻质且韧性好、无冷热桥、建筑保温同寿命、运输装配不开裂、易调整、装配容错率高等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基于ISM模型的建筑安全疏散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1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102485.6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安全与疏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SM模型的建筑安全疏散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步骤1:从文献中获取影响疏散安全建筑方面的因素和因素之间相关关系,并将其量化;步骤2:基于步骤1量化的内容转换成0、1表示的结构自交互矩阵R(A);步骤3:将自交互矩阵R(A)与单位矩阵相加,得到可达矩阵R(B);步骤4:将步骤3的可达矩阵R(B)划分为不同级别,计算得到层次分解;步骤5:基于步骤4的层次分解与绘制疏散影响因素建立ISM模型;步骤6:基于步骤5的ISM模型和MICMAC方法,建立驱动力和依赖力分析图。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和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