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上漂浮建筑的新型一体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786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130475.3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海上漂浮建筑的新型一体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用保温墙板领域。所述墙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保温层、抗剪连接件和孔道;所述孔道贯穿外叶板、保温层和内叶板,入口设置在外叶板下端,出口设置在内叶板上端,通道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通道与入口和出口相连,且通道在垂直于板厚方向的具体位置为保温层中间,通道内壁铺设防水透气膜,且防水透气膜通过环氧树脂与通道内壁粘结为一体。该墙板轻质、无钢材锈蚀、无冷热桥产生高能耗问题、无冷凝且保温材料使用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广泛适用于海上漂浮建筑。

    一种低能耗相变储能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1152338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30791.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一种低能耗相变储能连接件,属于装配式建筑节能领域。保证连接件在装配式多功能一体化墙体中满足力学、耐火、耐久等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为了有效解决连接件的“热桥”影响,进而降低能耗,本发明充分利用金属材质的高强高导热特点,且通过创新连接件的构造形式,在实现连接件轻质高强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相变材料的蓄能潜力。在提高连接件力学性能的同时,解决了连接件的“热桥”影响,实现低能耗目标。本发明中,空腔外壳结合高导热系数叶片和高相变潜热相变材料的思路,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连接件。并且,可根据地理环境、四季变化进行相变材料和连接件构造形式的选择,适用范围广、调节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工程适用性。

    一体周向集成保温墙体及其角度实时跟随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838904.0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周向集成保温墙体及其角度实时跟随调整方法。建筑物周向各个立面墙体难以形成周向一体的集成储能墙体形式。本发明包括墙本体和波动片层,波动片层设置在墙本体的外壁上,波动片层包括总载片和数个追光结构体,总载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在墙本体的外立面上,数个追光结构体布置在总载片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上;每个追光结构体包括支撑杆和光热板,光热板朝向室内的一侧与支撑杆的一端相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总载片相铰接,光热板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为能量采集面,光热板在支撑杆的配合下作出俯仰和/或偏摆运动,数个追光结构体的数个能量采集面形成能量采集多点变形面,数个追光结构体通过能量采集多点变形面采集的能量用于供给墙本体的保温层中。

    一种大跨度轻质地铁疏散平台板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65847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334247.1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轻质地铁疏散平台板及其制作工艺,属于装配式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地铁疏散平台板因重量大而装配困难、跨度小而影响施工速度,且无法兼顾抗火、抗开裂、耐腐蚀等目标,开发了新型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该平台板以该新型材料为基体,以空心加肋结构为板型,以玄武岩纤维编织筋为预应力筋,通过设置肋脚、埋设钢管体系、板下方施加预应力,使空心板、钢管体系与预应力筋自成平衡体系,主板底面受压不受拉。突破了现有平台板因板厚限制而无法在板内施加预应力的局限。本发明充分发挥材料、预应力和组合结构的优势,制作的平台板兼具轻质、跨度大、抗火、抗开裂、耐侵蚀等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大跨度轻质地铁疏散平台板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658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34247.1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轻质地铁疏散平台板及其制作工艺,属于装配式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地铁疏散平台板因重量大而装配困难、跨度小而影响施工速度,且无法兼顾抗火、抗开裂、耐腐蚀等目标,开发了新型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该平台板以该新型材料为基体,以空心加肋结构为板型,以玄武岩纤维编织筋为预应力筋,通过设置肋脚、埋设钢管体系、板下方施加预应力,使空心板、钢管体系与预应力筋自成平衡体系,主板底面受压不受拉。突破了现有平台板因板厚限制而无法在板内施加预应力的局限。本发明充分发挥材料、预应力和组合结构的优势,制作的平台板兼具轻质、跨度大、抗火、抗开裂、耐侵蚀等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低收缩高弹性模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3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919435.6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一种低收缩高弹性模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且提高弹性模量,增强抵抗变形能力水平。本发明的一种低收缩高弹性模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按质量份数由胶凝材料、砂、粗骨料、减水剂、弓形镀铜钢纤维和水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方法:先将胶凝材料、砂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再加入预先混合均匀的减水剂和水继续搅拌,然后缓慢加入弓形镀铜钢纤维,再搅拌得到砂浆;将适量砂浆倒入模具中,再加入适量粗骨料,并用铲刀将粗骨料压入砂浆内,重复该过程,直到填满整个模具;然后蒸汽养护,得到混凝土。本发明经济性好,收缩小,抵抗变形能力水平高。

    一种低收缩高弹性模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34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19435.6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一种低收缩高弹性模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且提高弹性模量,增强抵抗变形能力水平。本发明的一种低收缩高弹性模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按质量份数由胶凝材料、砂、粗骨料、减水剂、弓形镀铜钢纤维和水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方法:先将胶凝材料、砂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再加入预先混合均匀的减水剂和水继续搅拌,然后缓慢加入弓形镀铜钢纤维,再搅拌得到砂浆;将适量砂浆倒入模具中,再加入适量粗骨料,并用铲刀将粗骨料压入砂浆内,重复该过程,直到填满整个模具;然后蒸汽养护,得到混凝土。本发明经济性好,收缩小,抵抗变形能力水平高。

    一种低能耗相变储能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1152338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730791.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一种低能耗相变储能连接件,属于装配式建筑节能领域。保证连接件在装配式多功能一体化墙体中满足力学、耐火、耐久等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为了有效解决连接件的“热桥”影响,进而降低能耗,本发明充分利用金属材质的高强高导热特点,且通过创新连接件的构造形式,在实现连接件轻质高强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相变材料的蓄能潜力。在提高连接件力学性能的同时,解决了连接件的“热桥”影响,实现低能耗目标。本发明中,空腔外壳结合高导热系数叶片和高相变潜热相变材料的思路,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连接件。并且,可根据地理环境、四季变化进行相变材料和连接件构造形式的选择,适用范围广、调节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242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53268.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建筑用保温墙板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近零能耗建筑气密性要求高但装配式墙板拼缝处气密性低、墙板易冷凝结露、因连接件热桥和墙板热阻不可变而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保温墙板由若干单元板拼接并通过快硬无机砂浆密封而成,单元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保温层、连接件和隔气板,内叶板和外叶板相对设置,保温层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内叶板和外叶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为一体,连接件包括U形钢架、若干横梁、FRP,若干外叶板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进气口,若干内叶板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出气口,单元板拼接处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设有气流导向板。

    一种预制轻质夹芯墙板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1236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936708.3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一种预制轻质夹芯墙板,属于房屋建筑节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外叶混凝土加肋板上设有的多个FRP筋穿过保温层上设有的多个通孔二以及内叶混凝土加肋板上设有的多个通孔一并与锚具配合将内叶混凝土加肋板、外叶混凝土加肋板、保温层连接为一体。本发明内、外叶混凝土加肋板薄(平板厚度为14mm,板肋厚度为11mm),这极大地降低了夹芯墙板的质量和成本。其次,在FRP筋的作用下,保温层和内、外叶混凝土加肋板通过板肋接触面进行荷载传递,整体性好;也克服了传统连接件所带来的应力集中问题,减少了微裂纹的出现,耐久性好;同时,无冷、热桥效应,保温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