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石材全自动磨抛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996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7484.5

    申请日:2014-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17/04 B24B47/04 B24B49/10 B2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状石材全自动磨抛机及其控制方法,该磨抛机包括工作台装置、磨轮运动机构、检测识别装置以及控制各装置或机构动作的控制装置;该工作台装置用以安放石材工件,并用以带动石材工件进出工作空间;该磨轮运动机构用以带动磨轮进行空间的移动;该检测识别装置用于采集工作空间石材工件的图像,并传输给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内包含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各个所需的软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本发明通过机器视觉对工件进行图像采集及处理,可以实现在一次加工过程中自动完成不同形状、不同高度、不同材质石材表面的磨抛加工。

    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及其齿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7570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8298.3

    申请日:2012-08-07

    Inventor: 王建 罗善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啮合线为抛物线,还涉及一种啮合线为抛物线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齿廓设计方法。在齿轮的齿数、传动比、模数、齿根高系数、顶隙系数给定的条件下,改变第一象限的抛物线参数k1的值,可控制齿轮1分度圆以上部分和齿轮2分度圆以下部分的齿廓形状,而改变第三象限的抛物线参数k2的值,可控制齿轮1分度圆以下部分和齿轮2分度圆以上部分的齿廓形状。

    柴油机气门润滑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867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10126970.8

    申请日:2010-03-18

    Abstract: 一种柴油机气门润滑装置,包括泵油系统、传动系统和流量调节系统。传动系统的波形齿轮与泵油系统的柱塞做成一体,波形齿轮的上端面按照柴油机进、排气阀的运动规律设计。与波形齿轮相啮合的轴齿轮由柴油机曲轴驱动,实现润滑油供油频率与柴油机配气机构的进、排气频率的匹配。泵油系统的柱塞与波形齿轮一起转动,同时由顶销、柱塞底销、复位弹簧及限位螺钉共同作用,按照波形齿轮上端面设置的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润滑装置的间断吸油和供油。可通过调节调整轴的位置控制柱塞行程,以满足该润滑装置的间断供油流量的要求。该润滑装置可改善柴油机气门与气门座间的摩擦磨损状况,提高柴油机寿命。

    一种精密轴对接设备及精密轴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301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353108.8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轴对接设备,其包括套接在第一轴上的找正部和套接在第二轴上的检测部与校正部,找正部、检测部和校正部同轴分布且相互固定连接,找正部和检测部上分别安装有分别用于获取第一轴和第二轴表面弧度信息的距离传感器,检测部上的距离传感器在第二轴表面不同位置获取至少两组弧度信息以确定第一轴与第二轴径向及轴向的偏差,校正部上设有用于击打第二轴表面以修正偏差的施力装置,精密轴对接方法为利用找正部与检测部获得两轴之间偏差,利用校正部对偏差进行纠正,实现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精密轴对接,本发明采用双截面检测方法,可直接获得两待对接轴之间轴向与径向双向偏差,进而直接实现两轴间双向精准对接。

    一种精密轴对接设备及精密轴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3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53108.8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轴对接设备,其包括套接在第一轴上的找正部和套接在第二轴上的检测部与校正部,找正部、检测部和校正部同轴分布且相互固定连接,找正部和检测部上分别安装有分别用于获取第一轴和第二轴表面弧度信息的传感装置,检测部上的传感装置在第二轴表面不同位置获取至少两组弧度信息以确定第一轴与第二轴径向及轴向的偏差,校正部上设有用于击打第二轴表面以修正偏差的施力装置,精密轴对接方法为利用找正部与检测部获得两轴之间偏差,利用校正部对偏差进行纠正,实现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精密轴对接,本发明采用双截面检测方法,可直接获得两待对接轴之间轴向与径向双向偏差,进而直接实现两轴间双向精准对接。

    减振系统和减振轴承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436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89386.X

    申请日:2018-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5/02 F16C2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振轴承和使用该减振轴承的减振系统。减振系统包括:支撑所述转轴的轴瓦;套设于所述轴瓦周围的轴承外套;支撑所述轴承外套的基座;其中,所述轴瓦和所述轴承外套至少其中之一连接设有层状分布的阻尼环。从而,层状分布的阻尼环可以解决径向、轴向刚度和阻尼不可调整的技术问题。

    薄膜晶体管制作方法及其微纳复合喷射机

    公开(公告)号:CN10503436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380435.8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制作方法及其微纳复合喷射机,该方法在基底材料上以微米和纳米级液滴复合喷射技术,根据薄膜晶体管的结构与材料逐层喷射出晶体管的各电极以及绝缘层或保护层;且当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小于微米喷射的尺寸或需要精细喷射时采用纳米喷射方式,否则采用微米喷射方式。所述的微纳复合喷射机基于热释电效应提供电场,可避免传统纳米喷射装置上直接施加电场所需的高压电和复杂电路引起的诸多问题,而且能满足印刷电子器件大面积、高效率、低成本的喷射制作需求。

    微透镜阵列模具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292971.3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透镜阵列模具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一、采用UV-LIGA工艺制成表面具有柱状微细孔阵列结构的金属镍模具;二、在真空环境下将UV固化胶涂覆于镍模具的柱状微细孔阵列之内;三、旋转上述所得产品,使一部分UV固化胶均匀地旋转出微细孔之外,形成稳定的凹面形状,之后利用紫外光源固化UV固化胶即可获取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模具。该方法由于直接采用旋转的方式,微透镜模具腔体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度,从而保证制成微透镜阵列的光学特性。且本发明可通过调节UV胶的粘度、旋转速率等方式对微透镜的矢高及曲率进行控制,从而调节微透镜的焦距,增加微透镜阵列制作的自由度。

    一种半球透镜模具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783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4276.3

    申请日:2014-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球透镜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铝合金平板制件作为铝合金基体;步骤二,在该铝合金基体上钻锥形孔;步骤三,利用球头铣刀将锥形孔铣成凹球面;步骤四,利用球模对凹球面进行热压,从而对凹球面进行修形得到所述的半球透镜模具。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半球透镜模具,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能保证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