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9162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25653.9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低杨氏模量的Ti‑Mn‑Nb三元合金,涉及合金材料。提供具有较低杨氏模量,同时兼顾良好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且不含对人体有害元素的一种具有低杨氏模量的Ti‑Mn‑Nb三元合金。所述具有低杨氏模量的Ti‑Mn‑Nb三元合金的组成按原子百分比为:锰(Mn)4%~12%、铌(Nb)2%~18%、余量为钛(Ti)。所述具有低杨氏模量的Ti‑Mn‑Nb三元合金的制备工艺流程可为:配料、在Ar气保护下的电弧熔炼、试样切割成型、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1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6701.1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水解制氢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由偏晶型合金M-N形成半包裹或全包裹的核/壳型复合结构,核为富M相,壳为富N相,并且壳层中存在大量微裂纹以及富M相的小颗粒,整个复合粉体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M为0.5~99.9%,N为0.1~99.5%。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抗氧化的水解制氢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添加氢化物、盐类等其他物质,成本低。本发明复合粉体能够与水进行快速制氢,不受水温水质限制,即时产氢供氢,解决了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问题,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本发明复合粉性质稳定,抗氧化能力强,保存方法简单,携带方便。在移动氢源、氢动力汽车等民用领域以及在潜艇、船舰、鱼雷等军用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086570.6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相强化型Co‑Ni‑Al‑Ta基高温合金,不含W和V元素,其微观组织特征包括均匀分布的立方状有序的γ’相和基体γ相;其中,该γ’相的固溶温度为1100‑1280℃;且该合金的析出强化相为γ’‑Co3(Al,Ta)相;该合金的成分按原子百分数为:Ni为30‑50%,Al为8‑16%,Ta为2‑10%,Cr为0‑20%,Co为余量。本发明的化学成分、析出强化相均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并具有较低的密度(8.1‑8.8g.cm‑3)、较高的γ’相体积分数(50‑80%)和较高的γ’相固溶温度(1100‑1280℃)。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92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287730.X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电材料磁学性能同步测试装置,涉及磁电材料的测试。设有电磁铁、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屏蔽罩、亥姆赫兹线圈、锁相放大器、霍尔探头、探测线圈、磁通计、高斯计、应变片、应变仪、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亥姆赫兹线圈放置在电磁铁的磁隙中,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与锁相放大器输入端连接,样品的磁电信号输出端接锁相放大器输入接口,锁相放大器输出端接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高斯计输出端接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磁通计输出端接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应变仪与数据采集装置输入端连接,霍尔探头放置于样品附近,霍尔探头接入高斯计,探测线圈缠绕在样品周围,探测线圈输出端接磁通计输入端,应变片贴在样品的表面,应变片与应变仪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25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287884.9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43/12
Abstract: 一种多层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磁电复合材料。将所需的金属原料切割出多层具有叉指电极结构的铁磁相,清洗后烘干;选用环氧树脂中的3份A组分与1份B组分混合,静置除泡,得到环氧树脂AB混合体,再加入压电陶瓷粉末,混合后静置除泡,得到具有流动性的压电相预制体;将多层的铁磁相结构置于模具中,灌注具有流动性的压电相预制体至其完全填满铁磁相层间距而从铁磁相结构下表面流出,静置待预制体固化;待预制体固化后,去除多层叉指电极结构的连接部分以及多余的压电相,在多层叉指电极结构的两极上引出引线,放置在硅油中,进行极化,得多层磁电复合材料。可设计性高、制备过程较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596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242347.1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β钛合金的杨氏模量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构建了三层结构,第一层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生物医用钛合金的微观组织相组成,筛选β钛合金数据作为下一层模型的输入;第二层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多个不同的基模型,输出β钛合金杨氏模量的初步预测结果;第三层机器学习模型以第二层机器学习模型的结果作为输入,得到β钛合金杨氏模量的最终预测结果。本发明提出的多层机器学习模型结构,快速、准确预测了生物医用β钛合金的杨氏模量,可代替大量的重复试验,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7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056585.3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稳定γ′相强化的Co‑Ni‑V‑Al基高温合金,Co、Ni、V和Al为必要元素,其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数为:Ni为30~40%,V为1~10%,Al为8~14%,Ta为0~6%,Ti为0~4%,余量为Co;该合金由基体γ相和具有L12晶体结构的γ′‑Co3(V,Al)相组成,γ′析出相以圆球状或者立方状的形式均匀分布在γ基体相中。该合金由于不含有W元素等高比重元素,合金的密度显著低于Co‑Al‑W基合金。此外,该合金在900℃保温4000小时仍能获得γ/γ′两相组织,表明合金中的强化相为热力学稳定相。
-
公开(公告)号:CN10547903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08886.3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3033 , B23K35/40
Abstract: 一种镍基无硼钎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合金钎料。镍基无硼钎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Zr 5%~13%、Si 4%~12%、Co 5%~20%、Ti 0%~7%、Ge 0%~5%,余量为Ni。制备方法:将全部原料放入电弧熔炼炉中,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加大电流至150~250A,使全部原料熔炼均匀,得铸态合金;在氩气气氛中,将熔炼得到的铸态合金进行均质化退火,即得到所述镍基无硼钎料。不含硼元素,同时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和优良的焊接工艺性能;熔化温度较低,在1050~1100℃之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润湿性,润湿角小,钎焊时可获得优良的接头。原料便宜,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9989059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20410762.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袋式即时制氢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开孔隔离板,所述开孔隔离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储水区和用于放制氢材料的制氢材料进出托架,其中,壳体还包括一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连通储水区;以及包括一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壳体内外侧。本实用新型利用储水材料区中的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与水解型制氢材料反应生成氢气的原理制取氢气。使用时装入袋装水解型制氢材料,制氢材料不需要与液体水直接接触便可产生氢气。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利用其它额外的能源,便于携带,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2793017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552190.5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2F9/08
Abstract: 实验室小型超音雾化装置,涉及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连通的熔炼室、雾化室和锥形桶,所述锥形桶下方通过第一连通管道连接二级旋风收粉装置,二级旋风收粉装置下方连接收粉罐;所述熔炼室连接中频感应电源,熔炼室内的底部设有熔炼坩埚,所述熔炼坩埚用于熔炼金属试样;所述熔炼室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连接扩散泵组,第二连通管道上设有真空计和充气阀,所述充气阀连接惰性气源;所述扩散泵组通过气动挡板阀及气路管道连接机械泵组。利用高压惰性气体将金属雾化成含氧量低的球形金属粉末或球形合金粉末,降低金属原材料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