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7830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0783.8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气甲烷化的流向变换周期操作反应装置,属于煤化工领域。所述的反应装置包括一个反应器单元和换热装置,反应器单元由一个分为三层的填充床催化反应器、两个两位三通阀、两个二通截止阀连接管道组成;换热装置包括一个原料预热换热器和一个回收热量换热器;实践中可将三个反应器单元进行三种组合方式的连接。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合成气甲烷化反应时,交替控制两个两位三通阀的开、闭,实现气体在填充床催化反应器中流动方向的周期性变换;使用三个反应器单元组合时,关闭两个二通截止阀可实现整个系统不停车更换某一反应器单元的催化剂,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使催化剂的寿命延长,原料气转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64491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42265.6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3C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进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固混合射流给料器。该给料器由复合式料仓,螺旋调控轴,圆环气体分布器及加料口组成;复合式料仓的顶部设置位于中心位置的圆环螺孔座以及位于一侧的加料口,螺旋调控轴与圆环螺孔座螺纹连接且伸入复合式料仓;复合式料仓的顶部还设置进气管,进气管伸入到复合式料仓内部且在其底端连接气体分布器;复合式料仓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复合式料仓有助于固体颗粒的向下流动且利于颗粒的回收;锥形端面阀控制固体颗粒的质量流率,通过调整螺旋调控轴的位置实现了气固混合流体的流量控制;圆环形的气体分布器使气体分布更加均匀,采用了自重力与松动气流化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气固颗粒的混合给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53854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08451.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燃煤电厂CO2捕集技术领域的一种用混合传导膜捕获燃煤电厂CO2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燃煤电厂锅炉、水蒸气甲烷重整器、混合传导膜MECC、混合器、换热器、余热锅炉、冷凝器、多级压缩机、汽轮机及发电机等。本发明采用操作灵活度高的CO2捕获工艺:将燃煤电厂锅炉排气与空气混合通入混合传导膜进料侧,利用混合传导膜进料侧的电化学反应,混合传导膜渗透侧排气含有高浓度的CO2,排气中的O2与重整器排出的CO及H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大幅减少燃煤电厂的CO2排放量;同时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实现燃煤电厂CO2减排和低能耗回收CO2,达到能耗小、效率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675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60553.9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一种高通量循环流化床低阶煤气化装置及方法。该煤气化反应装置是由射流强化底灰分离区,低阶煤强混合热解、气化、燃烧区,残炭提升管深度气化区,两级旋风分离器和返料机构组成。该煤气化方法是通过较高的气速和二级返料机构直接连接提升管气化区,实现高通量条件下细灰中残炭的深度气化,以及采用高速射流管和分离柱耦合结构实现底灰的高效分离。本发明具有碳转化率高、气化强度大、装置利用率高和易于排灰的优势,尤其适合于褐煤等低阶煤的提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7062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94191.2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吸附技术的低温回转式电站烟气脱硝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脱硫单元与烟囱之间设置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锅炉排烟经除尘器除尘和脱硫单元安装引风机,脱硫后的烟气在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中进行脱硝处理,最后直接送往烟囱排放。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的热源取自空气预热器后的热空气,热空气对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一侧进行吹扫后进入处理回收设备。本发明采用了可重复利用的吸附材料和体积较小的脱硝设备,减少了吸附成本和电厂投资,既实现了低温低尘条件下的高效脱硝工艺,又回收了烟气中的水分和NOx气体,制取出硝酸盐等工业原料,同时提高了排烟温度,达到了节能、节水、高效、环保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171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226540.2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化床相关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测量流化床内单元或多元颗粒体系浓度分布的装置。具体结构为:多层侧壁卸料口均匀布置在主体流化床的两边侧壁上;每层侧壁卸料口处的主体流化床内壁上分别设置导轨滑槽,并在导轨滑槽上分别安装取料分隔板;主体流化床的下部通过气体分布板分割出气体预分布室,主体流化床的底部为底部分布板;在气体预分布室内、底部分布板上设置环隙进气管,在气体分布板上设置射流进气喷嘴,射流进气管一端与射流进气喷嘴连接,另一端伸出底部分布板。采用静态下逐步分层取样,能够将各层颗粒全部取出,避免了误差,能真实地反映颗粒实际分布情况;适用范围广,可针对不同操作条件下颗粒的分布开展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220167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121089.3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油改质和C4烃催化裂解的组合工艺及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将生物质油催化裂解改质过程和C4烃催化裂解反应再生工艺组合在一起,生物质油催化裂解改质反应器的高焦炭含量的待生催化剂和C4烃催化裂解反应器的低焦炭含量的待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混合后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分别进入生物质油催化裂解改质反应器和C4烃催化裂解反应器循环使用。使用本发明,可将低品质生物质油高效转化为高品质的生物质油;而且将生物质油催化裂解改质装置的过剩热量为热量不足的C4烃类催化裂解反应过程所用,增产乙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209484561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122254.7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B1/18 , F23J15/06 , F23L15/02 , F22D1/50 , F23J15/02 , F23J15/00 , F22D11/06 , F01D15/10 , F01K7/38 , F01K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设备领域的一种集成垃圾焚烧锅炉与燃煤锅炉的联合发电系统。该系统将垃圾焚烧锅炉的蒸汽循环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的回热系统相结合,同时将垃圾焚烧锅炉一、二次风预热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的回热系统相结合,从而将垃圾焚烧锅炉的蒸汽循环系统耦合于燃煤机组发电系统中;其垃圾焚烧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加热部分给水及凝结水,减少了回热系统的抽汽流量;同时,从回热系统抽取部分给水及凝结水预热垃圾焚烧锅炉一、二次风,以保证垃圾焚烧锅炉内的正常燃烧。控制垃圾焚烧锅炉过热蒸汽所加热的给水及凝结水的流量,保证燃煤锅炉给水参数能达到设计值。提高垃圾焚烧所产生热量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849359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365851.2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成气甲烷化的流向变换周期操作反应装置,属于煤化工领域。所述的反应装置包括一个反应器单元和换热装置,所述的反应器单元由一个分为三层的填充床催化反应器、六个二通截止阀和连接管道组成;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一个原料预热换热器和一个回收热量换热器,所述的回收热量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到原料预热换热器上,从而利用产品气所带余热给原料气预热;实践中根据需要,还可将三个反应器单元进行三种组合方式的连接,以提高产品气中甲烷的含量和改善整个工艺过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性能稳定、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低,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1704294U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20228963.4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和煤复合气化装置是由流化床(6)、气体分布器(4)、原料煤入口(5)、水蒸汽入口(3)、生物质射流进料管(2)、旋风分离器(7)、合成气出口(8)和灰渣出口(1)组成。其特征在于流化床(6)上部有一个旋风分离器(7),旋风分离器(7)顶端是合成气出口(8),流化床(6)下部侧面有原料煤入口(5),流化床(6)下部装有气体分布器(4),气体分布器(4)与水蒸汽入口(3)相通,流化床(6)底部的中心处装有生物质射流进料管(2),流化床(6)下部床体底部是灰渣出口(1)。空气气力输送生物质经生物质射流进料管(2)进入流化床(6),在生物质射流进料管(2)上方形成连续射流,原料煤则由原料煤入口(5)进入,并与生物质形成逆流运动,在射流的扰动下,实现生物质与煤的完全混合,水蒸汽经水蒸汽入口(3)和气体分布器(4)进入流化床(6)内,生物质和煤在水蒸汽的作用下发生热解和气化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