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循环流化床低阶煤气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565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1160553.9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一种高通量循环流化床低阶煤气化装置及方法。该煤气化反应装置是由射流强化底灰分离区,低阶煤强混合热解、气化、燃烧区,残炭提升管深度气化区,两级旋风分离器和返料机构组成。该煤气化方法是通过较高的气速和二级返料机构直接连接提升管气化区,实现高通量条件下细灰中残炭的深度气化,以及采用高速射流管和分离柱耦合结构实现底灰的高效分离。本发明具有碳转化率高、气化强度大、装置利用率高和易于排灰的优势,尤其适合于褐煤等低阶煤的提质。

    一种液固流化床CFD曳力模型的确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037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075527.3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流化床多相流CFD模拟领域的一种液固流化床CFD曳力模型的确认方法。基于对颗粒群体系中单颗粒的受力分析建立力学方程,结合CFD曳力模型表达式,求出床内颗粒体积浓度,并将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最终确认出适用于该物性参数和操作条件下的最佳CFD曳力模型。该方法通过理论计算替代CFD计算,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克服了当前液固流化床CFD模拟中曳力模型的确认耗费大量时间与计算资源的弊端;同时也实现了对多个CFD曳力模型的确认。

    一种防沉降式微反应器以及合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45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0635628.7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反应器,提出一种防沉降式微反应器,包括: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合成系统,包括:反应装置(7),用于接入至少两种流体,两种流体在反应装置(7)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反应装置(7)包括顺序连接的混合器(71)和微反应器(72),其中,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本发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需要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了产品的转化率,节能效果明显。

    一种液固流化床CFD曳力模型的确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0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075527.3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流化床多相流CFD模拟领域的一种液固流化床CFD曳力模型的确认方法。基于对颗粒群体系中单颗粒的受力分析建立力学方程,结合CFD曳力模型表达式,求出床内颗粒体积浓度,并将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最终确认出适用于该物性参数和操作条件下的最佳CFD曳力模型。该方法通过理论计算替代CFD计算,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克服了当前液固流化床CFD模拟中曳力模型的确认耗费大量时间与计算资源的弊端;同时也实现了对多个CFD曳力模型的确认。

    一种高通量循环流化床低阶煤气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5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60553.9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一种高通量循环流化床低阶煤气化装置及方法。该煤气化反应装置是由射流强化底灰分离区,低阶煤强混合热解、气化、燃烧区,残炭提升管深度气化区,两级旋风分离器和返料机构组成。该煤气化方法是通过较高的气速和二级返料机构直接连接提升管气化区,实现高通量条件下细灰中残炭的深度气化,以及采用高速射流管和分离柱耦合结构实现底灰的高效分离。本发明具有碳转化率高、气化强度大、装置利用率高和易于排灰的优势,尤其适合于褐煤等低阶煤的提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