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5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944144.2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行走的四足探测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机身、第一移动腿、第二移动腿、第三移动腿和第四移动腿;采用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基于系统自身的状态而非时间规划步态以提高干扰自适应性;通过机身的速度级规划实现姿态调整;通过质心规划使机身前倾、后仰以适应斜坡;建立落足点二维调整率实现速度调节和抗干扰调节;通过基于动力学的控制实现规划步态的渐进跟踪;本发明显著提高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动态行走的稳定性,并具备良好的速度调节、斜坡自适应、干扰自适应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9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1135822.X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2D57/028 , B64G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星球探测的少驱动轮腿式复合机器人,属于星球探测复合机器人设计领域;包括机体、腰单元、4个轮腿机构、2个单腿机构和轮行驱动单元;其中,机体为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腰单元固定安装在机体的下表面;2个单腿机构对称安装在腰单元的两端;4个轮腿机构两两对称分布;且4个轮腿机构分别与腰单元的4个端部连接;轮行驱动单元固定安装在腰单元的底部的中部;本发明实现了用较少数目的电机对机器人进行驱动,利用腿部连杆机构构态变换和主被动轮行驱动单元实现机器人足式行走和轮式行驶以及多驱动模式的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02101.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领域,为一种具有磨削及夹持功能的小天体一体化取样器,包括夹持取样器、磨削取样器、样品封装容器、深度相机。利用夹持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螺母及放样推杆往复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夹持爪开合,实现样品夹取及同步送样;利用磨削电机驱动金属铣刀组件高速旋转实现动能储存,接触星表后完成样品磨削取样及送样。通过布置磨削取样器接触开关同步实现取样器位姿检测。本发明采用磨削及夹持一体化设计,具备星表风化层、岩粉、岩块等多种目标的取样能力,实现多种方式取样的同时完成样品放样,结构紧凑无附加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055462.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小天体附着取样封装一体化装置,通过对着陆缓冲机构及采样机构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兼顾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封装等环节的问题,同时通过四连杆着陆腿主动关节的控制产生缓冲阻尼的着陆方式,通过构型调整可实现对着陆地形的强适应性,采用机械臂末端设计多功能取样器的方式实现取样方式多样化、放样简单化,整体装置能够在实现稳定着陆的同时,于多种环境情况下完成取样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00650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62956.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实现表层块状样品抓取采样的小行星探测器,包括轨控发动机喷嘴、探测器主体、若干圆形太阳翼、若干着陆腿、采样机械臂和样品返回舱;轨控发动机喷嘴固定在探测器主体顶面中心,为探测器提供推力;圆形太阳翼在探测器主体上部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着陆腿在探测器主体底面外缘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采样机械臂安装在探测器主体底面,样品返回舱固定在探测器主体底部中心且开口位于探测器主体外部。本发明可在小行星表面实现可靠的多次附着,科研探测时间充分、探测区域大;并且可拾取小行星表层块状物质并返回地球,样品所含信息丰富完整、样品量多,地面研究对样品的利用程度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919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015262.1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伺服机构系统,属于航天器驱动机构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系统安装板、三个压紧释放机构、双轴驱动机构、底部支架、天线安装支架、限位开关、控制系统;其中双轴驱动机构包括横轴驱动机构、纵轴驱动机构和轴间支架;在横轴驱动机构和纵轴驱动机构上分别设置限位开关,当双轴驱动机构超出-25~+25°的运动范围时,通过轴间支架与簧片的接触,使双轴驱动机构停止运动。本发明所述星载伺服机构系统,采用XY型平面十字交叉布局和紧凑的布局构型方式,确保了天线光电轴与驱动机构两个轴的三轴线正交,使得对目标相对角度的指向和角度测量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4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015050.3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双边弹簧驱动展开锁定机构。所述驱动展开锁定机构中,公铰和母铰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并可绕转轴相对转动,一对或一对以上平面涡卷弹簧对称并同轴安装在公铰两侧。其中,平面涡卷弹簧内圈通过弹簧挡和转轴与公铰固定连接;平面涡卷弹簧外圈通过弹簧外圈固定轴和弹簧外圈固定套与母铰固定连接,锁紧钩安装在公铰上,其尾端具有凸台且伸出公铰。在展开锁定状态,锁紧钩尾端进入母铰的凹槽中,其尾端凸台落在锁紧槽中通过摩擦自锁实现锁定,锁紧钩受力方向与锁紧面法向的夹角应小于锁紧钩的摩擦自锁角。所述展开锁定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空间利用率提高、质量分布均匀、节省材料、同样驱动能力下重量更轻且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7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998014.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曾磊 , 陈明 , 金俨 , 朱超 , 张昕蕊 , 高翔宇 , 刘宾 , 李德伦 , 王友渔 , 王炜 , 王耀兵 , 熊明华 , 胡成威 , 孙康 , 许哲 , 刘延芳 , 高鹏 , 张英男 , 刘小松
IPC: G01L5/00
Abstract: 基于多点支撑力反馈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低应力装配方法,属于航天技术领域,包括气浮支撑装置、力监视系统、气浮平台及配气装置;所述气浮支撑装置放置在气浮平台上,通过配气装置为每个气浮支撑装置的平面气足供气,使气浮支撑装置浮起;所述气浮支撑装置用于多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地面零重力状态模拟,降低或消除产品的装配应力,减小重力对空间机械臂产品功能及性能的影响;所述力监视系统包括若干设置于气浮支撑装置上的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各个活动部件装配前后的受力状态,实现了多自由度机械臂基于气浮平台的三维全物理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944144.2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行走的四足探测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机身、第一移动腿、第二移动腿、第三移动腿和第四移动腿;采用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基于系统自身的状态而非时间规划步态以提高干扰自适应性;通过机身的速度级规划实现姿态调整;通过质心规划使机身前倾、后仰以适应斜坡;建立落足点二维调整率实现速度调节和抗干扰调节;通过基于动力学的控制实现规划步态的渐进跟踪;本发明显著提高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动态行走的稳定性,并具备良好的速度调节、斜坡自适应、干扰自适应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87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371175.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49 , G05D109/12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用腿式机器人可重复着陆缓冲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对驱动机构输出端力矩保护的前提下,利用驱动机构的关节主动驱动能力,调整并提供腿足机构所需的着陆缓冲力,在耗散冲击动能、完成着陆缓冲的同时,保护驱动机构载荷安全,使机器人能够稳定、可重复的完成多次软着陆。本发明提出的航天器用腿式机器人主动着陆缓冲控制方法,利用基于分段式参数体系和应用策略的笛卡尔空间阻抗控制方法,设计控制策略和流程,通过主动控制各腿足机构关节力矩和触地状态检测,实现对着陆冲击能量的耗散,完成着陆缓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