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调温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88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46228.7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载调温装置,进行高效的制热并抑制PCU、MG等发热设备的过度的冷却。车载温调装置(1)具备低温回路(3)和制冷回路(2)。低温回路具有与发热设备进行热交换的发热设备热交换器(37、38)、散热器(33)、第一热交换器及三通阀(35)。制冷回路具有从制冷剂向高温回路(4)放热而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二热交换器和从冷却水向制冷剂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热交换器,并且构成为通过制冷剂通过它们而循环来实现制冷循环。低温回路具备冷却水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一部分回路和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但通过发热设备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二部分回路,构成为冷却水能够同时分别在第一部分回路及第二部分回路中循环。

    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65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061805.X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为内燃机预热温度以上时电池温度比电池预热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作为内燃机循环回路与电池循环回路之间的热交换的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比低于电池预热温度的预定电池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不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为预定电池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59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142511.0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活性物质及导电材料的其中一者即第1电极材料的粉末、与磷酸锂的粉末混合而形成第1混合物;将第1混合物与活性物质及导电材料中的另一者即第2电极材料的粉末混合而形成第2混合物;将第2混合物与粘结材料及溶剂混合而形成湿法颗粒体;以及将湿法颗粒体粘附在集电箔的表面而形成活性物质层。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0565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8723.7

    申请日:2009-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F01P7/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车辆控制系统(10)具备:具备电磁离合器的水泵(23)、油溢流装置(25)、OCV(26)、水温传感器(31)、及ECU(11)。ECU(11)基于水温传感器(31)的检测结果将水泵(23)的电磁离合器分离,使冷却水的循环停止,对OCV(26)发出指令,通过油溢流装置(25)将润滑油压调整向低油压侧。ECU(11)基于水泵(23)的电磁离合器的卡合持续了规定时间时的水温传感器(31)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停止油溢流装置(25)进行的润滑油压向低油压侧的调整的执行。

    发动机液压控制装置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7895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38110.0

    申请日:200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F01M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液压控制装置(1),该发动机液压控制装置(1)具有由曲轴的旋转从油盘(3)中吸取油的油泵(4),当已由油泵(4)吸取的油的液压达到阀开启压力Qa时打开并经由油喷射路径(5)向活塞喷射油的活塞喷嘴(6),配置在回油路径(7)中并在已由油泵(4)吸取的油的液压达到阀开启压力Qb时打开的减压阀(8),和设置在回油路径(7)中的切换阀(9)。阀开启压力Qb被设定为比阀开启压力Qa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