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DMS的柔性植入式神经微电极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266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6117.8

    申请日:201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柔性植入式神经微电极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弹性的PDMS作为神经微电极的基底材料,通过电镀、PDMS注模和键合工艺,制作形成包含一个电极位点区域、一个连接线区域、一个焊接点区域和一个微管道区域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中电极位点、连接线和焊接点结构由电镀金属层形成,增强了PDMS微电极金属结构的抗拉伸性能和可靠性;电极上集成的微管道则可用于灌注含药物或神经生长因子的可固化液体材料,以改善PDMS神经微电极手术植入的可操控性和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PDMS微电极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以及可标准化大批量制作的特点。

    纳米微电极及制作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679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33265.6

    申请日:2008-01-30

    Abstract: 一种纳米微电极以及制作方法,其首先在铝片的一表面形成具有用于制作纳米电极的位点窗口的第一绝缘层,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所述位点窗口处形成氧化铝纳米孔,接着在所述氧化铝纳米孔中填充导电材料以形成纳米电极,再通过Lift-off方法或图形化腐蚀方法在第一绝缘层表面沉积金属层,并进而形成包含所述纳米电极的金属连接线和金属焊接位点的图形化金属层,然后在所述图形化金属层形成具有焊点窗口的第二绝缘层,并使所述焊点窗口处于所述金属焊接位点处,最后通过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法腐蚀所述铝片以形成由绝缘材料、金属、及绝缘材料组成的三层结构的纳米微电极,如此可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纳米微电极的有效面积。

    一种手持式生物荧光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736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607460.2

    申请日:201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生物荧光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式仪器包括:光学检测模块1、信号采集模块2、信号处理模块3、信号显示及传输模块4和电源模块5。该手持式仪器的检测方法特征在于:光学检测模块1将待检测的生物荧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信号采集模块2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3,信号处理模块完成结果的显示以及传输任务,同时向光学检测模块1提供反馈控制量。电源模块5用于向上述各模块提供适合的工作电压。使用本发明的检测仪以及检测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手持仪器难以检测弱荧光信号的传统问题。

    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218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710046237.3

    申请日:2007-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柔性聚合物作为微电极基底材料,首先在硅基片上制作牺牲层,通过剥离(Lift-off)、聚合物图形化制作正面电极;然后将硅基片电极面与已完成聚合物图形化的玻璃基片通过热压局部键合,并通过腐蚀牺牲层去除硅基片,实现电极反转;最后通过剥离、聚合物图形化来制作背面电极,并以凹槽结构定义双面电极的轮廓,实现双面电极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聚合物基底的双面电极制备方法具有与微机电加工工艺兼容、可标准化大批量制作的特点,所制作的植入式双面柔性电极可以在同样损伤的情况下,提供比单面电极高一倍的刺激或记录分辨率。

    一种柔性器件的互连方法及所用的柔性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99609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55102.2

    申请日:2009-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器件的互连方法及所用的柔性连结器。其特征在于柔性器件的互连方法包括步骤:a)按照柔性器件的尺寸制作具有通孔特征焊接位点的柔性连接器;b)将柔性连接器的通孔焊接位点与待连接柔性器件的焊接位点对准并贴合,于焊接位点处点涂导电胶实现连接导通;c)于焊接位点处涂覆或者沉积聚合物将连接处绝缘封装。所述的柔性连接器为长条形薄膜,具有聚合物-金属-聚合物层三层结构;两端为金属层暴露的焊接位点或连接位点,中间为包埋的金属连接线。提供的基于柔性聚合物材料的微电极连接器具有与传统的微机电加工工艺兼容、可标准化大批量制作的特点。保证柔性器件与设备或者柔性器件之间的有效连接与信号传输,解决柔性器件连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