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极差电压的动力电池风险识别与溯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56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3753.1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差电压的动力电池风险识别与溯源系统,包括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要素提取模块、风险量化模块、风险识别模块和风险溯源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动力电池的历史运行数据作为初始数据;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预处理初始数据并得到基础数据;所述要素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风险要素;所述风险量化模块用于量化风险要素并形成量化特征p;所述风险识别模块用于基于量化特征,进行安全状态识别,并获取绝对风险概率;所述风险溯源模块用于按照溯源策略,制备风险要素图像,并基于安全要素图像中的特征变化确定风险源。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采样异常故障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505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01511.7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采样异常故障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中各个电芯在放电状态时的电压数据;对电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形成距离累积矩阵;对距离累积矩阵中每个电芯的特征向量进行遍历,获取各个电芯的第一分位数和第二分位数;根据各个电芯的第一分位数和第二分位数,分别获取电池组整体的第一全局分位数和第二全局分位数,并以此对距离累积矩阵中每个电芯的特征向量进行遍历,判定此时刻是否发生采样异常;当采样异常在单位时间内累计发生次数达到设定次数时,则判定确实发生采样异常故障,并返回标记时刻及发生故障的电芯号。本发明解决了采样异常故障误报问题多的问题。

    一种白车身侧面的碰撞试验实施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5799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632343.4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车身侧面的碰撞试验实施方法及装置,方法的步骤包括白车身安装固定;设置摆锤,并进行碰撞位置的调节;实施碰撞。装置包括试验台架及悬挂式摆锤,在所述试验台架上具有用于与白车身底部连接固定的工字梁,所述工字梁通过压板、压板紧固螺栓及设置在试验台架上的T形槽固定在试验台架上;所述悬挂式摆锤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上端固定或铰接在旋转轴上,摆杆的下端安装有碰撞头安装板及碰撞头,所述碰撞头位于安装后的白车身侧面待碰撞的位置。碰撞时,将摆杆提升至预设碰撞角度,自由释放后完成对白车身的侧面碰撞;试验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试验数据精度高,可获取白车身的侧面碰撞性能。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保险杠型材弯曲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904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234529.0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保险杠型材弯曲成形方法及装置属于金属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领域。在卧式挤压机出口处布置一套矫直切割装置、液压驱动弯曲装置及淬火装置,铝合金坯料在经过热挤压后形成所需的型材,在牵引至所需的长度后,将型材矫直切断,送至液压弯曲装置;在型材弯曲完成时,在温热状态下对弯曲型材进行淬火,用较少的工序实现挤压型材的弯曲成形和淬火处理。通过调整液压杆及定位块的个数和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弯曲半径;可在挤压机出口处对挤出型材矫直切断后直接进行弯曲并淬火;型材在温热状态下进行弯曲,可防止冷弯时出现的截面变形及表面划痕;可调整型材弯曲半径;可实现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废料的产生,降低成本。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保险杠型材弯曲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904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4529.0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保险杠型材弯曲成形方法及装置属于金属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领域。在卧式挤压机出口处布置一套矫直切割装置、液压驱动弯曲装置及淬火装置,铝合金坯料在经过热挤压后形成所需的型材,在牵引至所需的长度后,将型材矫直切断,送至液压弯曲装置;在型材弯曲完成时,在温热状态下对弯曲型材进行淬火,用较少的工序实现挤压型材的弯曲成形和淬火处理。通过调整液压杆及定位块的个数和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弯曲半径;可在挤压机出口处对挤出型材矫直切断后直接进行弯曲并淬火;型材在温热状态下进行弯曲,可防止冷弯时出现的截面变形及表面划痕;可调整型材弯曲半径;可实现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废料的产生,降低成本。

    一种模拟整车小偏置碰撞的子系统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0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2365.X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碰撞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整车小偏置碰撞的子系统仿真方法,首先在待小偏置碰撞的整车上的预设位置布设碰撞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并将整车执行小偏置碰撞实验,获取预设位置处在传感器坐标系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时间曲线数据;接着在整车仿真模型基础上,构建带有假人的小偏置碰撞子系统模型,并将预设位置处对应的子模型进行刚体化处理;最后将S1中得到的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时间曲线数据施加在小偏置碰撞子系统模型中对应预设位置处,待小偏置碰撞子系统模型完成实验后,输出假人各部位碰撞测试结果。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子系统仿真方法无法满足小偏置碰撞的模拟和分析需求的问题。

    一种汽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的行人保护虚拟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0262.7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的行人保护虚拟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车辆的车辆信息,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和道路环境模型;确定待测车辆在不同场景下的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辆俯仰角度;构建行人有限元模型,并设置下肢负荷条件和行人速度;对待测车辆和行人有限元模型进行碰撞仿真,确定不同场景下的场景得分和行人碰撞数据,计算待测车辆的行人保护测试得分。本说明书实施例将车辆主动安全与车辆被动安全进行融合测评,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真实交通事故的行人损伤,同时,使用行人有限元模型代替冲击器,能够更加反映行人被撞后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更加准确的反映行人损失,使得行人保护虚拟测试的整体测试效果更好。

    一种针对侧面碰撞事故的车辆动态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3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30145.1

    申请日:202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侧面碰撞事故的车辆动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车辆车身多维信息数据信息、车辆环境信息数据信息和车辆乘员信息数据信息,并经过数据融合搭建实时更新的数据模型;根据车辆碰撞仿真软件生成的虚拟碰撞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得到碰撞风险预测模型;S2:将模型中的数据输入碰撞风险预测模型获得乘员受伤害程度和发生碰撞预测位置点信息,将车辆与潜在碰撞物之间的状态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生成风险地图;S3:车辆调整系统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对进行车辆悬架系统高度、速度和座椅姿态和车辆安全带进行调整,并对车辆乘员进行风险提示,以降低风险等级,并实时更新风险地图。本发明能够在侧碰事故中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