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06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5327.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标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碳纤维的测试类型,根据测试类型设计碳纤维试样结构,以及碳纤维试样的方向;对碳纤维试样进行预处理,并基于测试类型,对对应的碳纤维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获取试验数据;提取试验数据中的位移参数和应变参数,结合力学性能试验中的荷载数据,计算碳纤维试样的测试参数;建立与碳纤维试验相同的有限元模型,将测试参数输入有限元模型进行运行模拟,并基于运行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对测试参数进行校准,得到校准后的测试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216280.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学性能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拟无吸能盒式前防撞横梁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落锤部件和试验支架,落锤部件位于试验支架上方,试验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本体,每个支架本体均包括支座和上支板,上支板固定连接在支座的顶部,上支板顶面倾斜设置,前防撞横梁能够与上支板的倾斜面相贴,至少一个上支板上设有用于将前防撞横梁与上支板固定的安装孔;还包括用于采集前防撞横梁溃缩变形过程中图像数据的图像采集模块。本方案用以解决目前对防撞梁进行动态落锤冲击试验时支撑构件试验后变形或损坏带来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73441.7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B22D11/16 , C21D8/02 , C21D1/26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钒复合微合金化热成形钢及其生产、热冲压成形方法,该铌钒复合微合金化热成形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23-0.29;Si:0.2-1.0;Mn:1.0-2.5;P≤0.020;S≤0.010;Al:0.02-0.06;Cr:0.2-1.0;B:0.001-0.003;Ti:0.01-0.03;Nb和V均为0.03-0.08;N≤30ppm,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由炼钢、铸坯、热轧、酸洗和冷轧各道工序组成。本发明钢板经热冲压成形后得到的零件,其基体具有超细晶粒、强塑性、冲击韧性、抗弯曲性、抗断裂性、抗氢致延迟断裂性优异的特点,可显著提高热成形零件产品的抗碰撞侵入及吸能性能,并降低其氢致延迟断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11254.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三维断裂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设计第一组试样和第二组试样;采用非线性拉伸力对所述第一组试样进行准静态标准拉伸试验,获得该第一组试样的真应力-塑形应变曲线,将该第一组试样的真应力-塑形应变曲线输入该第二组试样中各种试样类型对应的材料数值试验模型中,获得该第二组试样中各种试样类型对应的应力三轴度η、归一化洛德角参数 ;采用该非线性拉伸力对所述第二组试样中各种类型的试样进行断裂试验,获得该第二组试样中各种试样类型对应的临界断裂应变值;根据该第二组试样中每种试样类型的应力三轴度η、归一化洛德角参数 和临界断裂应变值,得到金属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三维断裂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0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902136.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性能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电动车车身的轻量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车白车身在正碰试验、侧碰试验和顶压试验中的安全性能参数作为车身参数。将带电池包的白车身作为试验整体,获取试验整体在正碰试验、侧碰试验和顶压试压中的安全性能参数作为整体参数。将车身参数计算白车身安全系数S1,通过电动车的车身参数和白车身安全系数S1计算白车身轻量化系数L1,将整体参数用于计算试验整体的整体安全系数S2,通过整体参数和整体安全系数S2计算整体轻量化系数L2;根据整体轻量化系数L2和白车身轻量化系数L1得到电动车车身的轻量化评价参数为:K=L2/L1。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方法对电动车车身轻量化评价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02136.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性能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电动车车身的轻量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车白车身在正碰试验、侧碰试验和顶压试验中的安全性能参数作为车身参数。将带电池包的白车身作为试验整体,获取试验整体在正碰试验、侧碰试验和顶压试压中的安全性能参数作为整体参数。将车身参数计算白车身安全系数S1,通过电动车的车身参数和白车身安全系数S1计算白车身轻量化系数L1,将整体参数用于计算试验整体的整体安全系数S2,通过整体参数和整体安全系数S2计算整体轻量化系数L2;根据整体轻量化系数L2和白车身轻量化系数L1得到电动车车身的轻量化评价参数为:K=L2/L1。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方法对电动车车身轻量化评价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9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631042.X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白车身侧面移动变形壁障碰撞的试验实施方法及装置,属于汽车碰撞试验技术及装备领域。白车身在前后地板通过白车身紧固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通过安装板紧固螺栓固定在移动台车上;移动台车上装有可拆卸的配重板;调节移动台车轮胎的安装高度,使白车身的门槛达到预设的离地高度;碰撞时,移动台车自由放置在预设的碰撞位置,采用移动变形壁障完成对白车身的侧面碰撞;试验与整车实车侧面碰撞的工况吻合度较好,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试验数据精度高,可获取白车身的侧面碰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9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31042.X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白车身侧面移动变形壁障碰撞的试验实施方法及装置,属于汽车碰撞试验技术及装备领域。白车身在前后地板通过白车身紧固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通过安装板紧固螺栓固定在移动台车上;移动台车上装有可拆卸的配重板;调节移动台车轮胎的安装高度,使白车身的门槛达到预设的离地高度;碰撞时,移动台车自由放置在预设的碰撞位置,采用移动变形壁障完成对白车身的侧面碰撞;试验与整车实车侧面碰撞的工况吻合度较好,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试验数据精度高,可获取白车身的侧面碰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9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2343.4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车身侧面的碰撞试验实施方法及装置,方法的步骤包括白车身安装固定;设置摆锤,并进行碰撞位置的调节;实施碰撞。装置包括试验台架及悬挂式摆锤,在所述试验台架上具有用于与白车身底部连接固定的工字梁,所述工字梁通过压板、压板紧固螺栓及设置在试验台架上的T形槽固定在试验台架上;所述悬挂式摆锤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上端固定或铰接在旋转轴上,摆杆的下端安装有碰撞头安装板及碰撞头,所述碰撞头位于安装后的白车身侧面待碰撞的位置。碰撞时,将摆杆提升至预设碰撞角度,自由释放后完成对白车身的侧面碰撞;试验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试验数据精度高,可获取白车身的侧面碰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47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32626.9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白车身正面的碰撞试验方法及装置,属于汽车碰撞试验技术及装备领域。白车身地板通过白车身紧固螺栓固定到白车身安装板上;白车身安装板通过安装板紧固螺栓固定到试验台车上;配重板通过配重板紧固螺栓固定到试验台车上。调整白车身以及试验台车位置,使白车身纵向中心面与试验台车纵向中心面重合,试验台车直线行驶方向与刚性墙前表面法线成0°夹角。碰撞时,驱动试验台车,带动白车身达到预定的碰撞速度,正面撞击刚性墙,完成对白车身的正面碰撞。试验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试验数据精度高,在白车身开发阶段便可进行正面碰撞试验,评价白车身的正面碰撞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