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红人脸识别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92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8976.X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红人脸识别装置,其结构包括:避光组件、采集组件、对比屏、标签槽、保护壳体、警报端,避光组件设置于采集组件的上方并相通;本发明由保护壳体进一步改进后,根据系统集成组件与数据交换块、通电模块采用磁吸通电基础,使得承载器的通腔与接触层、限定框架则会将整体系统集成组件位置进行固定,然后根据限定框架上的拉块能从实心边框的侧端直接将系统集成组件进行拉出,从而系统集成组件根据所采用的磁吸通电则会迅速脱离通电模块与数据交换块的衔接区域,以至于从实心边框侧端拉出效果能提高系统集成组件的检修与养护效率,防止了因故障影响而产生的需将整体人脸识别装置从墙壁拆卸而产生的检修不便性。

    一种航空检测机器人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25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653051.4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检测机器人,其结构包括螺旋桨、机身、检测机构、支撑架、着陆支架,螺旋桨与支撑架的上端靠外侧活动卡合,支撑架的内侧与机身的边侧相焊接,着陆支架固定于支撑架的底部位置,检测机构安装于机身的底部位置,当绕机飞行的机身进行降落,通过土地的表面对检测机构上的热红外摄像头下端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防尘机构沿着外框向上快速滑动,从而使防尘机构能够对检测机构外部扬起的尘土进行阻挡,通过助推片对活动板产生的推力,能够使活动板与板体的前端紧密贴合,从而使海绵材质的接触块能够将前端表面的尘土擦除。

    一种基于人体步态识别的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61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56803.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步态识别的监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供电模块、信息录入模块、训练模块、监控模块、特征识别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所述信息录入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且视频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有步态特征提取模块,步态特征提取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且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与训练模块相连接。本发明更加精准,可对自由行走的人体进行识别,隐蔽性高,可在被检测人体目标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检测识别,对运动步态特征敏感,识别不同步态的区分度和准确度高,且能够非接触感知,感知距离远。

    一种工业内窥镜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3546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42250.4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内窥镜的定位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发动机孔探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陀螺仪和重力传感器集成于工业内窥镜的镜头,S2、将所述工业内窥镜通过发动机孔探孔伸入发动机中,S3、建立坐标系,获取工业内窥镜的距离信息和旋转角速度,S4、基于所述工业内窥镜的距离信息和旋转角速度计算工业内窥镜的坐标信息,S5、将所述工业内窥镜的坐标信息与发动机的结构图进行对比,得出镜头所处的位置信息,本申请能够降低对孔探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帮助操作人员更好的操作设备,提高工业内窥镜在发动机内位置判断的准确度,使工业内窥镜更加快速的到达发动机的指定位置进行查看。

    一种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114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48295.1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涉及光谱成像技术领域,其中涉及到了PC机、相机、投影仪Ⅰ和投影仪Ⅱ,PC机与相机、投影仪Ⅰ和投影仪Ⅱ之间设置有触发控制通道和数据传输通道。投影仪Ⅰ与投影仪Ⅱ的投影光源波段不同;投影仪Ⅰ能投影单波段的结构光。投影仪Ⅱ能投影多种不同波段的结构光。相机位于所述投影仪Ⅰ和投影仪Ⅱ之间。相机、投影仪Ⅰ和投影仪Ⅱ均能升降调节,且它们的镜头水平朝向和上下朝向均可调节。相机、投影仪Ⅰ和投影仪Ⅱ的投影焦点汇于一点。本发明能投影多个光源波段结构光,能适用于不同材质物体的三维成像,可避免物体成像基础信息的缺失和不完整,单个系统便可实现多个光谱波段的信息采集,后期融合简单且误差较小。

    一种激光增材修复的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18813.0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增材修复的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修复零件的损伤表面进行清理;步骤二:将待修复零件进行装夹固定;步骤三:根据待修复零件的损伤表面,通过自适应轮廓追踪初步确定受损伤表面的位置,以及损伤表面的尺寸大小;自适应轮廓追踪是指根据被修复部分的边缘轮廓特征,动态地调整激光头的运动轨迹,根据轮廓的曲率和梯度信息,来确定激光头在每个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从而对弯曲的损伤表面的轮廓进行精准的扫描规划轨迹;经过图像实时计算中的图像增强,对图像边缘也就是轮廓经过Roberts算子进行锐化,锐化后的轮廓更加的清晰,从而增强对待修复零件的轮廓进行修复的精度。

    一种动态物品的三维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909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505737.8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物体的三维测量方法及系统,涉及三维测量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高速动态物体的运动轨迹;基于高速动态物体的运动轨迹构建坐标系,根据坐标系建立三维测量体系,并对三维测量体系进行精度校正;根据三维测量体系获取三维测量数据,将三维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相位校正;相位校正后的三维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得到高速动态物体的三维测量结果。本发明围绕物体运动的跟踪与数学描述、包含运动信息的三维重构模型以及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相位提取展开研究,实现运动物体的精确测量。

    一种结构损伤检测系统及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9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154864.8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损伤检测系统及结构损伤检测方法,涉及结构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建模单元、构建钢结构数字孪生模型;标记单元、将识别出损伤特征在钢结构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标记;评估单元、对识别出的钢结构损伤进行评估,获取钢结构损伤值,如果钢结构损伤值超过阈值,确定相应的位置;分析单元、基于钢结构数字孪生模型及损伤评估,获取损伤关联值,判断损伤的演变对钢结构造成的影响;基于对损伤关联值的大小的判断,将损伤演变对钢结构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对寿命期内的钢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而且通过钢结构数字孪生分析模型,对裂纹比Lw及挠度Ni的演变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对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形成预测效果。

    一种飞机机身检测机器人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787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362174.9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机身检测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吸盘式爬壁机器人、柔性传动装置,解析垫,多旋翼无人机下安装有吸盘式爬壁机器人,吸盘式爬壁机器人上设有柔性传动装置,因无人机加装的摄像头为加载有红外、视频与三维扫描摄像头,可在不同环境光条件下,进行整体快速机身扫描检测,确保视频信息采集的质量,起到的预定位的作用,达到近距离非接触无损检测的目的,利用探环沿被测机身表面滑过时,探环在纠偏件、控制体的配合下,不仅能在被测表面上的微小峰谷流畅滑行,还能沿峰谷作上下运动,即探环可相对解析头伸缩运动,避免与被测表面产生相对偏移。

    一种多能束增减材复合修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026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8191.1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减材复合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能束增减材复合修复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壳、电焊机主体、焊接头和工作台,所述底座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壳,且支撑壳内部顶端安装有电焊机主体,所述电焊机主体底端通过调节机构安装有焊接头,所述底座顶端滑动安装有工作台。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转动杆转动挤压U型挡板移动对支撑壳进行覆盖封堵,进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微型电机一和微型电机二工作,进而便于调节焊接头的位置,还能够通过斜面块移动挤压圆环移动,使得圆环上的圆锥块进入限位孔内部卡接固定转动环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