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利用系统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550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4889.6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利用系统,首先通过第一换热件将废气中的热能转换到第一发电子系统中,并通过第一发电子系统中的第一发电驱动机和第二发电驱动机驱动第一发电机发电,实现对废气的高温余热回收利用;其次,对于废气中的剩余热能通过第二换热件转换到第二发电子系统中,并通过第二发电子系统中的第三发电驱动机做功,驱动第二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对废气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同时,还通过废气分离子系统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工质进行净化和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二氧化碳工质存储至存储子系统或者补充到第一发电子系统中,从而实现对废气的梯级回收利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高温高压下两相流精细化测量装置的密封件结构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793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681449.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高压下两相流精细化测量装置的密封件结构及装置,密封件结构包括密封件本体,密封件本体为圆柱体,密封本体轴向设有通孔,通孔内用于设置两相流精细化测量装置的电极丝;密封件本体设置于两相流精细化测量装置基板上的贯穿结构内;密封件本体材质为热膨胀系数大的金属,在冷态情况下,将电极丝穿过通孔,把该密封件结构装配到两相流精细化测量装置基板上的贯穿结构内,使通孔与电极丝之间存在第一热胀间隙,该密封件结构外周与基板上的贯穿结构内周之间存在第二热胀间隙;当开展高温高压工况实验时,密封件本体随温度升高并产生热膨胀,将压紧电极丝和基板上的贯穿结构,实现密封。

    一种用于制备液态氯化盐的加热炉及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254499.4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液态氯化盐的加热炉及加热系统,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坩埚,所述坩埚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炉体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上设置有进气管和第一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和第一排气管与坩埚内部连通,还包括卸料管,所述卸料管延伸至坩埚内部,卸料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气管。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炉和气体处理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较大质量的粉料预处理以及特定温度的熔融材料制备,同时结合特殊设计的气体控制系统及卸料系统,在无额外机械结构的条件下,实现腐蚀性熔融氯化盐的导出。该装置成本低廉,加热稳定性好,熔融物纯度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的绝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36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43044.4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的绝缘装置,包括:第一吊篮围筒,第一吊篮围筒内用于设置模拟堆芯;若干个第一绝缘件,每个第一绝缘件用于将模拟堆芯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模拟燃料体隔开;以及第二吊篮围筒,第二吊篮围筒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吊篮围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吊篮围筒的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绝缘件与模拟堆芯的每个模拟燃料体的一端绝缘密封连接;第一吊篮围筒的一端将模拟堆芯的每个模拟燃料体的另一端绝缘密封于第一吊篮围筒内。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中存在的模拟燃料体之间以及模拟堆芯与模拟堆芯筒体之间的绝缘性能不可靠的缺陷,保证了堆芯热工水力试验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种弹性网状结构安装固定辅助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16090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483967.5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网状结构安装固定辅助工装,所述辅助工装用于弹性网状结构上弹性丝在基板上的安装,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工作台,由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至另一端,工作台依次为:端部段、中部段及端部段;两端部段上均设置有多个孔口位于台面上的第一内螺纹孔、两端部段上的第一内螺纹孔数量相等;所述中部段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基板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高于任意端部段上任意第一内螺纹孔孔口高度。本辅助工装结构简单,可用于制作丝网传感器等弹性网状结构,同时具有使用方便、方便制作的特点。

    一种金属熔池顶部注水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9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058603.9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熔池顶部注水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熔炼盛装机构、气氛保护与蒸汽释放机构、顶部注水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熔炼盛装机构为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设计的熔炼炉,用于熔炼金属;所述气氛保护与蒸汽释放机构为金属熔炼以及骤冷实验阶段向上传热热流密度测量装置提供保护气氛;同时在骤冷实验开始后约束蒸汽释放以及疏导蒸汽爆炸能量;所述顶部注水机构用于以稳定流量向熔炼炉内熔池注水以在熔炼炉内进行注水骤冷实验;所述测量机构用于实现注水骤冷实验阶段的传热热流密度的测量。本发明的装置使得熔炼和顶部注水骤冷实验均在氧化镁坩埚内进行,简化了实验操作、增强了对原型工况的模拟程度、提升了测量精度。

    一种堆芯熔融物冷却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1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3161.9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熔融物冷却收集装置,以钢制收集容器与堆腔之间的间隙形成冷却腔,由钢制收集容器同时对堆芯熔融物进行逐层扩展收集和冷却,再通过冷却腔中对堆芯熔融物进行进一步冷却,提升整个装置的冷却能力,而且堆芯熔融物和冷却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构成的冷却腔的结构占用空间更少,在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时,能够快速高效收集堆芯熔融物,以非能动的方式冷却熔融物,使其固化在收集容器内,减少放射性物质释放,安全可靠效率更高。

    一种基于modelica规范的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仿真架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1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475651.0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规范的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仿真架构方法,本发明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和自下而上的集成对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模型库进行架构,建立清晰明确的层次化结构图。在自上而下的分解方面,本发明建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从系统级→组件级→设备级→基础级的层次化分解图,并对各级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说明。在自下而上的集成方面,本发明以基本控制方程模型为核心,采用多级继承的方式,把控制方程所需的物性模型、源项模型、热构件模型、接口模型等基础级模型进行关联和组合形成设备模型,进而通过组合封装和拖拽式建模形成组件模型和系统模型。

    一种熔池传热特性模拟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1584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0727800.6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池传热特性模拟材料,是一种三层熔池传热特性模拟材料,以金属Na模拟严重事故中反应堆下封头内三层熔池中的轻金属层,共晶熔盐LiCl/KCl模拟氧化物层,金属Sn模拟重金属层。本发明的模拟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性能稳定和成本较低等特点。由于各组分间物理性质不同可形成自然分层,使用金属材料来模拟真实反应堆中熔池顶部及底部金属层,材料的特性相近,可有效降低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可用于反应堆严重事故机理及缓解措施的问题实验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