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80376.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非能动自流动能力的堆芯结构,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主要包括了上封头、下封头和设置于上封头与下封头之间的筒体,限位板和阻力调节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燃料组件套筒,阻力调节板上与燃料组件套筒连接处开设有阻力调节部,阻力调节部用于调整燃料组件套筒入口的阻力,通过上述结构,可便捷调节燃料组件流量分配,其次,取消堆芯吊兰和下降环腔,消除冷却剂流动180°转向,降低冷却剂进出堆芯的流动阻力。此二者共同作用可提高反应堆的自然循环潜力从而提高反应堆自流动能力。同时大幅简化堆内结构,取消大部分堆内构件,降低堆芯制造难度和成本,减小堆芯总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2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4568.3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工水力实验系统主回路的温度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热工水力实验研究领域。一种热工水力实验系统主回路的温度调控方法,包括采集热工水力实验系统的历史数据;训练待训练的阀门开度预测模型,获得训练完成的阀门开度预测模型;将实时的实验支路加热功率、冷却器一次侧入口流体流量、冷却器一次侧入口流体温度和冷却水入口流体温度作为阀门开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实时预测获得阀门开度前馈值;得到阀门开度反馈值;将阀门开度前馈值和阀门开度反馈值相加,得到阀门开度值,分别对冷却水流量调节阀、主回路冷却器旁路流量调节阀和主回路冷却器支路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实现对热工水力实验系统主回路的温度调控。本发明解决了调控温度的同时,难以维持实验过程中热工水力实验系统主回路维持相对稳定、主回路流量波动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4672.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尺度堆芯热态流量分配计算方法及系统,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或系统,包括根据堆芯涉及的几何特点进行分类,通过改变系统压力、入口流量和组件总功率,得到组件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并建立组件的总体性能矩阵;对组件的总体性能矩阵进行插值计算得到组件的总压降和平均压降,本发明准确把握了该型堆芯流量分配多尺度耦合的内在规律,抓住了影响堆芯流量分配计算速度的关键环节,从而提出了多尺度堆芯流量分配的快速计算方案。将计算耗时最大的环节独立出来,通过问题分解的方案提前开展对应的计算,从而使得工程设计计算时可以调用预计算的结果,从而大大提高设计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01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75899.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临界热流密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核动力系统矩形通道中流体的多个流体特征数据和多个温度场数据;将多个所述流体特征数据分别输入预设临界热流密度经验关联式,计算得到所述流体对应的多个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将多个所述温度场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临界热流密度确定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流体对应的多个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分别计算各个所述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之间的残差;确定所述残差最小的目标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和目标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根据所述目标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和目标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得到所述流体的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5899.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临界热流密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核动力系统矩形通道中流体的多个流体特征数据和多个温度场数据;将多个所述流体特征数据分别输入预设临界热流密度经验关联式,计算得到所述流体对应的多个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将多个所述温度场数据分别输入至预设的临界热流密度确定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流体对应的多个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分别计算各个所述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之间的残差;确定所述残差最小的目标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和目标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根据所述目标第一临界热流密度值和目标第二临界热流密度值,得到所述流体的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8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29220.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N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棒束通道流动沸腾热工水力参数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热工水力参数预测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棒束通道内液体的温度场分布云图、流场分布云图和气泡分布云图;分别将所述棒束通道内液体的温度场分布云图、流场分布云图和气泡分布云图划分为多个网格点;提取每个网格点对应的棒束通道内液体的物理性质特征和流动状态特征,所述物理性质特征表示棒束通道中液体的物理状态,所述流动状态特征表示棒束通道中液体的流动过程;将所述物理性质特征和所述流动状态特征输入至所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棒束通道的目标热工水力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345973.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穿带电承压结构的绝缘密封测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结构;取样结构一端和带电承压结构的壁面连接;取样结构沿自身一端到另一端方向带有贯通的腔室,腔室包括位于取样结构一端的长颈腔和另一端的内腔,内腔和长颈腔连通,内腔直径大于长颈腔直径;长颈腔内设有底部绝缘垫块,底部绝缘垫块一端穿过壁面伸入带电承压结构内,底部绝缘垫块另一端伸入内腔;底部绝缘垫块中部带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长颈腔轴线平行。该测量装置可贯穿带电承压结构,在测量带电承压结构内的介质温度、压力等信号的同时,避免温度传感器、取压结构带电,避免带电对温度传感器等一次测量仪表的干扰,方便其与二次仪表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608374.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 G21C17/022 , G21C17/032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电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通过实时获取热工水力试验系统的运行参数结合引入的反应性模型计算当前功率需求值,并依据功率计算的当前功率需求值进行自动调节;解决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功率控制难的问题,能够保证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过程中电功率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精确模拟反应堆实堆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变化;在工况切换过程,即便功率变化剧烈,无法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计算获知电功率需求值,及时对热工水力试验系统进行电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391916.5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28 , G21C15/243 , G21C1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冲蓄能的高密度相变储热系统及方法,包括充热端、相变储热球床和放热端,充热端、相变储热球床和放热端通过形成封闭的自然循环回路,自然循环回路内填充有热量传输流体,相变储热球床内设置有相变储热材料;所述充热端用于加热热量传输流体,并将热量传递给相变储热球床,所述放热端用于冷却热量传输流体,并吸收相变储热球床释放的热量。本发明的储热系统采用相变储热材料来实现可逆充放热过程,同时结合充热端和放热端组成封闭的自然循环回路,整个回路依靠传热流体冷热段竖直密度差产生的重力压差驱动自然循环,完成充放热过程中的热量搬运,形成依靠非能动自然力自动充放热的高密度蓄热系统,结构紧凑、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871642.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无水冷却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电部,包括反应堆,反应堆连通FLiNaK‑FLiBe换热器,FLiNaK‑FLiBe换热器连通CO2‑FLiNaK换热器,CO2‑FLiNaK换热器的CO2侧出口与透平连通,透平连接发电机;冷却部包括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主冷却器、主压缩机、再压缩机和空冷塔,主冷却器内循环闭式冷却水,主冷却器与空冷塔连通,空冷塔通过风机驱动冷空气与闭式冷却水换热;控制部。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实现发电系统的电输出,空气冷却的方式实现发电系统的无水冷却,为受水源条件限制的地区提供新的发电系统;控制部实现发电系统的自动控制过程,以响应电网的变负荷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