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6431.7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壳容器的外壁均流结构,包括外夹套,所述外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外夹套的内壁与安全壳容器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多个位于进液管下方的弧形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安装在安全壳容器的顶部;多个均流板围绕安全壳容器的竖直中轴线均匀分布,多个均流板的一端共同构成内圈,多个均流板的另一端共同构成外圈,所述内圈的竖直中轴线与外圈的竖直中轴线共线。本发明使得流体由内侧向外侧运动时,一边旋转,一边做离心运动,在安全壳壁面形成旋流式液膜,有助于增大流体对壁面的浸润面积,同时,均流板作为翅片,增大了流体与安全壳的换热面积,进一步增强了流体携带热量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17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1658.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壳体传热结构及传热管束的定位与安装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二次侧出口端和二次侧入口端,壳体侧面从上至下设有一次侧入口端和一次侧出口端,壳体内从上至下安装有若干定位环,每个定位环内安装有一个管子支撑板,所述管子支撑板设有若干管孔,若干传热管一端与一次侧入口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有管子支撑板后与一次侧出口端连接,管孔与传热管一一对应;本方法设计出一种工艺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的管壳式C型传热管束在壳侧的安装及定位结构及工艺,可以实现热弯成型的C型传热管束在具有多层支撑板和狭窄壳体内的热交换器模拟体内的安装及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67034.8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升压的安全阀动作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蒸汽供应系统,所述蒸汽供应系统连接有蓄能系统,蓄能系统连接有稳压系统和减温减压系统,稳压系统连接有稳压器安全阀,且减温减压系统与稳压系统连接。该装置及方法结构紧凑、可连续开展长时间试验的试验装置,应用于测试安全阀在蒸汽条件下的动作性能试验系统,验证安全阀的设计指标和性能参数,为安全阀的设计改进以及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可使用多种方法开展试验,以满足安全阀动作性能试验标准对升压速率和开启时间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186419.6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4 ,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壳容器的外壁温分区控制装置,包括套设于安全壳容器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与安全壳容器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所述控温流道内设置有若干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控温流道分隔为至少两个温度区,所述温度区连通有控温回路和排液管路,所述控温回路用于向温度区提供控温流体。本发明在进行安全壳容器内热工水力相关实验时,可根据需求改变控温流道内流体的温度,进而使得各温度区内的温度产生差异,实现安全壳容器外壁面温度的主动控制、可调控制和分区控制,增强了壁温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灵活性,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温度状况,大幅地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5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86431.7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壳容器的外壁均流结构,包括外夹套,所述外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外夹套的内壁与安全壳容器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多个位于进液管下方的弧形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安装在安全壳容器的顶部;多个均流板围绕安全壳容器的竖直中轴线均匀分布,多个均流板的一端共同构成内圈,多个均流板的另一端共同构成外圈,所述内圈的竖直中轴线与外圈的竖直中轴线共线。本发明使得流体由内侧向外侧运动时,一边旋转,一边做离心运动,在安全壳壁面形成旋流式液膜,有助于增大流体对壁面的浸润面积,同时,均流板作为翅片,增大了流体与安全壳的换热面积,进一步增强了流体携带热量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1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141658.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壳体传热结构及传热管束的定位与安装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二次侧出口端和二次侧入口端,壳体侧面从上至下设有一次侧入口端和一次侧出口端,壳体内从上至下安装有若干定位环,每个定位环内安装有一个管子支撑板,所述管子支撑板设有若干管孔,若干传热管一端与一次侧入口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有管子支撑板后与一次侧出口端连接,管孔与传热管一一对应;本方法设计出一种工艺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的管壳式C型传热管束在壳侧的安装及定位结构及工艺,可以实现热弯成型的C型传热管束在具有多层支撑板和狭窄壳体内的热交换器模拟体内的安装及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6419.6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4 ,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壳容器的外壁温分区控制装置,包括套设于安全壳容器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与安全壳容器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所述控温流道内设置有若干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控温流道分隔为至少两个温度区,所述温度区连通有控温回路和排液管路,所述控温回路用于向温度区提供控温流体。本发明在进行安全壳容器内热工水力相关实验时,可根据需求改变控温流道内流体的温度,进而使得各温度区内的温度产生差异,实现安全壳容器外壁面温度的主动控制、可调控制和分区控制,增强了壁温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灵活性,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温度状况,大幅地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01396.7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验证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装置性能的试验系统,包括高压过热蒸汽锅炉系统、流量计A、过热蒸汽减温减压装置、减温水调节阀、流量计B、混合器、流量计D、循环泵、流量计C、调节阀、雾化装置、汽水分离器、干燥器、试验容器、饱和蒸汽减温减压装置、冷凝器。本发明采用过热蒸汽锅炉过热蒸汽作为蒸汽源,流量可准确测量,可实现从低蒸汽负荷到高蒸汽负荷以及极端工况下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装置性能试验,试验参数可扩展性好,调节控制灵活。从循环泵出口引出一条支路用于干燥器入口蒸汽湿度调节,该支路连接了一台水雾化装置,满足干燥器不同入口湿度条件下性能试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32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4051.1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动湿蒸汽湿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流动湿蒸汽湿度测量系统包括采样湿蒸汽的采样入口段、提供过热蒸汽的过热蒸汽源、混合湿蒸汽和过热蒸汽的蒸汽混合装置、入口端与过热蒸汽源相连的过热蒸汽入口段、入口端与蒸汽混合装置相连的混合蒸汽出口段,其中采样入口段和过热蒸汽入口段的出口端均连接到蒸汽混合装置上;所述过热蒸汽入口段和混合蒸汽出口段上均设置有压力采集装置、流量采集装置和温度采集装置,所述采样入口段上设置有压力采集装置;所述采样入口段和过热蒸汽入口段上近入口端均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本发明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实时测量不同湿度条件下流动湿蒸汽的湿度,且其系统结构简单、所需设备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7768.5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水分离装置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水分离器的试验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包括:启动汽水分离器,向汽水分离器输入汽水混合物;启动空气烘干加热器,通过空气烘干加热器对汽水分离器输出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烘干加热;基于汽水分离器入口处的第一空气参数和空气烘干加热器装置出口处的第二空气参数,确定空气烘干加热器出口处的水蒸气相对湿度和水蒸气绝对湿度;基于空气烘干加热器出口处的水蒸气相对湿度、水蒸气绝对湿度、第二空气参数以及汽水分离器入口处的水质量流量,确定汽水分离器出口处的空气含水量以及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实现了汽水分离器的出口空气含水量和分离效率的在线监测和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