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和系统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3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02960.9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海下数据采集单元、海下数据传输单元、至少一个海下中继单元和监控单元;海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石油管道检测数据和/或钻井平台的检测数据,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与海下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的海下数据传输单元;海下数据传输单元以混沌水声通信方式发出信号,通过至少一个海下中继单元将检测数据传输给监控单元;该系统还包括海下供电单元,用于给海下数据采集单元、海下数据传输单元和海下中继单元供电。基于本发明的系统可代替光纤用于远距离传输海下石油管道检测数据和/或海下钻井平台的检测数据,具有抗噪声性好、灵敏度高、功耗低、成本低、安装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主动式车辆阻截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3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31381.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式车辆阻截装置,该装置附着于目标车辆表面,用于:测量目标车辆的当前速度;判断当前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装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目标车辆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通过通信连接,将制动指令或控制程序发送至目标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使目标车辆的动力系统停止工作。基于本发明的装置,可以主动快速控制危险车辆,有效保障主要设施、场所和人身安全。

    一种转台无线近程遥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2545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10683689.7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台无线近程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所述的发送端安装在旋转轴内部,所述的接收端安装在转台外部的控制站上;本发明采用扩频调制与窄带数字调制相结合的方式,扩展了信号传输的带宽,提高了信号抗多径干扰的传输能力,降低了信号在超高转速下的误码率,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采用同步编码和纠错编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保证了在超高速条件下出现传输信道受扰时,具有极高的纠错能力,同时便于接收端的多路数据拆分以及后期数据处理;采用微处理器实现遥测功能,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缩小了电路的体积,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

    一种起爆系统及方法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1354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091804.0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爆方法,编码供电端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包括各数码电子雷管密码和延时时长的爆破信息,并传输给各数码电子雷管;在接收到所有数码电子雷管返回的密码解锁成功信息和雷管等待起爆信息后,执行电源切换,将工作电压切换为爆破电压,通过数据控制总线为各雷管内电容充电,并向智能终端发送系统等待起爆信息;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系统等待起爆信息发出的起爆指令后,将所述起爆指令传输到各雷管,以使各雷管根据自身配置的延时时长执行起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起爆系统。采用本发明能够简化起爆系统,降低爆破成本。

    一种可加密雷管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18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80232.6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C19/08 F42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的可加密雷管,包括:雷管管壳,沿其轴线的一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固定连接的密封塞封闭;导爆管,其一端位于雷管管壳的外侧、另一端穿过密封塞并延伸至雷管管壳的内侧;爆炸组件位于雷管管壳的内侧、且与开口相对的一端;电子锁组件固定连接于雷管管壳的内壁,且其信号端子穿过雷管管壳并延伸至雷管管壳的外侧;微动组件设置于导爆管与爆炸组件之间,以隔离导爆管与爆炸组件,且微动组件与电子锁组件电连接,以接收电子锁组件发出的电信号并连通导爆管与爆炸组件;解锁组件可拆卸地与电子锁组件的信号端子连接,以通过输入密码实现对电子锁组件的解锁。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可加密雷管的使用方法。

    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集群节点自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8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78115.8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集群节点自定位方法,属于水下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将预处理的声学环境特征数据输入Bi‑LSTM‑MLP模型进行训练,生成预测的声速模型,采用双向时差法计算传播时间;通过声速模型将水体垂直深度划分为若干离散层,利用Snell定律建立多层次传播角度与声速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传播时间计算每一层的传播角度;利用每一层水平距离与厚度的几何关系,计算各层传播路径的水平距离,并累计得到总传播路径的水平距离;结合水下AUV到三个水面AUV的水平距离,通过三圆定位法结合深度信息,确定AUV的空间位置;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集群节点自定位方法,显著提升了定位算法对复杂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电子雷管高低压通用激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72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426531.3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码电子雷管领域,特别涉及电子雷管高低压通用激发装置,包括手持终端、前级输入电路、后级输出电路、电路闭合判断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手持终端用于提供直流电压,前级输入电路,与手持终端通信,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压先进行初次滤波,然后将直流输入经过变压器放大。本装置能够实现适应多种不同电子雷管起爆点火端电压,可以在原装电子雷管起爆点火装置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了民用工业爆破的施工进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一种激光成像雷达距离像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5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6530.9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成像雷达距离像仿真方法,属于目标识别技术领域,采用普林斯顿形状基准数据集可以获取多种模型的数据信息,使仿真距离像的背景更加复杂,从而使仿真场景更加接近于真实;通过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对目标模型的变换可以在初始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形态位姿的距离像数据;通过噪声的添加,可以生成更真是的距离像数据,便于后续识别方法的研究,更真实、多变的大量数据信息可以更好的满足现有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对于大体量、多角度、高质量的距离像数据的需求。本发明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一种基于TDC的多电压阈值采样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08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22730.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DC的多电压阈值采样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将基准电压阈值以及正弦阈值信号一同输入至现场可编辑门阵列的第一差分输入口,生成方波信号;根据方波信号确定正电压信号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的计时标志以及负电压信号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的计时标志;将正弦阈值信号以及未知信号一同输入至现场可编辑门阵列的第二差分输入口,生成未知信号的数字化波形;根据正电压信号的计时标志以及负电压信号的计时标志,利用时间数据转换器记录数字化波形的时间信息;根据数字化波形的时间信息,将数字化波形映射至方波信号在此时刻的电压值,生成时间‑电压对。本发明的采样速率和精度不受ADC采样位宽限制,能够实现上百通道的TDC采样。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地下浅层起爆点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1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928937.0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地下浅层起爆点定位方法,通过布设震动传感器阵列、生成基于能量信息的学习样本、设计深度学习网络,后,直接在三维能量场图设定一个初始搜索框,经过上采样输入训练好的深度决策网络中,输出最大价值对应的动作,然后在三维能量场图中,找到该动作对应的新区域,重新作为初始搜索框,并经上采样再次输入到深度决策网络,以此类推,直到停止动作时,最后一个区域的中心点为预测震源位置。本发明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定位的稳定性。同时极大了减少了传统浅层震源定位过程中定位参数提取、定位模型建模和定位模型解算等步骤,极大提高了震源定位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