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形带凸台筒形件的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06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90383.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形带凸台筒形件的挤压成形方法,将预应力圈落入滑道底部,将左瓣凹模与右瓣凹模拼合压紧在锥形孔内,使左瓣凹模、右瓣凹模与锥形孔自锁,推杆位于所述成形通道内,与成形通道形成可变成形腔,可变成形腔内至少露出一层凹槽,在可变成形腔内放置坯料;成形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凸模下行,挤压可变成形腔内的坯料,坯料流动充满当前的可变成形腔;二是,凸模继续下压,坯料沿成形通道侧壁向上流动,坯料通过凹槽挂带凹模组件上滑,进而使坯料继续填充后续露出的可变成形腔,以及各层凹槽;将凸模退出可变成形腔,将预应力圈脱离后分离左瓣凹模与右瓣凹模,取出加工完成的坯料。本发明实现了一次成形外形带凸台筒形件。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形辊轮卷簧复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19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072993.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形辊轮卷簧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涉及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形装置,每层辊挤机构包括三个辊轮,每个辊轮轴对应独立的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包括座体、卷簧、限位板、挡板、螺母和限位螺栓,座体固定在机架,卷簧一端固接在座体上,另一端连接在辊轮轴;辊轮轴穿出座体且套接限位板,限位板上安装挡板,座体上设有限位螺栓以抵触挡板;通过控制限位螺栓与挡板间的接触长度来控制辊轮轴的位置;限位螺栓连接螺母,辊轮型槽位置调好后旋紧螺母。本发明降低了成形装置锥齿轮装配及调整难度,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且可以在线快速调整,取消锥齿轮啮合,容易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无需气缸和气泵,结构简单,成本低。

    轮毂成形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38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93245.5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毂成形装置。该轮毂成形装置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之间形成轮毂挤压型腔,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模芯(1)和设置在下模模芯(1)的外周侧的多个组合凹模(2),组合凹模(2)沿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模芯(1)的方向活动设置,组合凹模(2)组合在一起时,与下模模芯(1)配合形成下模腔。根据本申请的轮毂成形装置,能够简化生产工序,提高成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圆筒坯料变形量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3562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281165.6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对坯料变形量的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圆筒坯料变形量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心的模座、安装在底座边缘的导柱、安装在上紧固装置上的上模板、安装在上模板中央的凸模、安装在上紧固装置上处于模板边缘的与导柱对应配合的导柱导套、安装在模座上的凹模、圆形钢球、U型顶杆,底座的中部从底座上表面到底座的下表面有圆柱通孔,模座中心有阶梯内通孔,凹模中心有坯料安装孔,U型顶杆安装在底座的圆柱通孔和模座的阶梯内通孔中。本发明测量装置可以精确地对圆筒坯料进行测量。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9561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440820.8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该装置由上下两层辊挤机构组成,每层均包括一个主动辊轮、与通过锥齿轮与主动辊轮啮合的两个从动辊轮、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气缸、齿条、活塞,在同层辊挤机构中,主动辊轮上的复位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连接活塞,活塞安装在气缸上。本发明装置封装了两层辊挤机构,能够一次成形出无飞边的变壁厚筒形零件,能够实现该零件的快速、精确成形。

    一种高强度内六方通孔螺栓近净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035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111764.3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内六方通孔螺栓近净成形方法,其顺序包括:(1)、管材下料;(2)、冷挤压、机加工,热处理退火、表面处理及润滑;(3)、将处理好的空心坯料放入一种高强度内六方通孔螺栓近净成形模具的成形凹模的模腔中,内六方通孔和螺栓头部的凸台一次成形,成形完后,挤压件可以从凹模中顺利地顶出(4)、将已近净成形好的挤压件机加工切削端面及螺纹制成一个标准的内六方通孔螺栓。本发明操作方便简单,生产效率高,与传统工艺相比,螺栓的内六方通孔和头部的凸台可一次成形,加工工序少,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挤压铝合金壳体零件的无飞边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2699091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174825.6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铝合金壳体零件的无飞边模具,主要结构包括凹模、凸模、型腔、曲面齿、左部凹模、右部凹模、定位孔、螺孔、螺纹连接部、销孔,是针对铝合金枝杈壳体零件在挤压过程中易产生飞边的情况,对挤压成型模具进行了改进,在凹模的锥形部增设了曲面齿,使在挤压过程中产生的余料和流动金属被约束挡住,阻碍了飞边的形成,随着凸模的引入,相互啮合的曲面齿越来越多,剩余的可供金属流动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少,使形成飞边的机会越来越小,从而使壳体枝杈零件在挤压过程中不产生飞边,提高了挤压成型质量和效率,节省了金属材料,是十分理想的铝合金壳体枝杈零件的无边模具,此模具结构可用于多种类似零件的挤压成型。

    一种任意空间角度翻挤内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261513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060553.7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空间角度翻挤内形模具,包括挤压内凸的若干凸模;挤压内凸的若干合页凹模;合页凹模的合页与凹模成型为一体,合页凹模可绕销(10)旋转,方便凹模与毛坯(2)脱离;大梁(7)沿毛坯轴线贯穿整个毛坯,承受凸模下挤压力,大梁(7)支撑在支架(1)上,与支架(1)各自独立,能够在支架(1)上独立沿轴线旋转,改变角度,达到改变挤压内凸方位,大梁(7)受力面与合页凹模底面贴合,合页凹模、前压环(5)、后压环(3)、大梁(7)相对固定。可以拆装、一次加热、挤压多个数量多角度内凸的模具装置,使压机加载方向与内凸方向一致,避免成形时受力不均,达到内凸容易成形,模具受力减小,提高模具寿命,批量生产的目的。

    一种镁合金汽车车轮挤压成形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23440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54600.0

    申请日:2008-03-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汽车车轮挤压成形方法及模具,挤压成形方法其工序包括:下料—镦粗—反挤压—机加—正挤压—扩口—热处理—最终机加—表面处理;挤压成形模具包括:反挤压模具、正挤压模具和扩口模具;它可直接成形出各种形状的镁、铝合金车轮,解决了轮缘难以成形等问题,同时降低了成形力;尤其对具有密排六方晶格的塑性较低的镁合金,通过正挤压获得的三向压应力状态有利于提高材料塑性;成形的车轮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综合力学性能好,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了工艺过程,模具结构简单,减少了模具工装和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

    非对称组合零件整体挤压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25366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012828.4

    申请日:2006-06-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对称组合零件整体挤压成形方法及装置,使用凸、凹组合模具装置,坯料加热—整体挤压成形;其特点是:根据零件上凸台的位置及尺寸,设计不等厚度的坯料;坯料放在凹模内有一个偏置量S,坯料厚度大的一边放置,或偏置于非对称组合零件带凸台的一边;通过坯料的不等厚度或坯料放在凹模内偏置量S,控制金属流量与流动方向,使金属充填满模腔而成形零件。模具装置为组合式结构,工作稳定,减少了模具工装和设备;工艺简化,零件可一次性整体挤压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制成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