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3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50553.4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车悬架用液压减震装置,包括液压减震件和阻尼调节件,液压减震件包括阻尼器腔体、活塞、连接杆、挡板和弹簧,阻尼调节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环、第二调节环驱动件和壳体。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驱动件同步调节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可以改变阻尼器腔体内液体的流通路径,根据不同流通路径直径的大小来改变液压减震件的阻尼,能够使卡车根据路况选择合适的阻尼,令卡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顺。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7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992522.4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50/264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中空腔和活动门,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空腔,中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支撑底座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连接件。该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通过稳固减震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稳定性,延长了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散热防爆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在装置内部温度异常飙高时能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避免了新能源电池因工作温度过高使其使用寿命下降,通过低温加热保温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29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1132.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单元和缓震单元,座椅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以及与所述坐垫配合的靠背,缓震单元设置于坐垫下方,包括缓震支架、缓震件和调节件,所述缓震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三铰接支座铰接,其包括腔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上的单向阀,以及与所述活塞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三流通孔、第四流通孔和调节件的配合,使缓震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用人员在乘坐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使,可根据路况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缓震件工作模式,是汽车座椅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06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15933.4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广西科技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门饰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轻量化多层复合材料重卡车门装饰板,包括饰板、车门,所述饰板和所述车门前后依次分布,所述饰板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槽,所述车门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凹口槽,所述通孔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通过调节螺纹筒实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相对移动,进而实现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之间的距离调节,左限位柱与右限位柱接触时可以插入凹口槽内,再通过调节螺纹筒调节左限位柱与右限位柱之间距离,进而实现饰板与车门之间的卡接,避免现在的螺钉固定出现的螺钉滑丝或重复拆卸造成螺孔失效问题,且避免在拆卸饰板时需要配备拆卸工具的情况,让使用者在拆卸饰板时更加简单方便与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8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46298.8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况识别的能量管理方法,包括,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四种典型工况进行工况分类,计算四种典型工况的聚类中心;根据汽车参数建立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结合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利用Isight软件中的Task组件构建组合优化模型;利用组合优化模型对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的变量和四种典型工况的聚类中心进行集成优化,获得最终的聚类中心和四种典型工况下对应的最优等效燃油系数;提取一段随机的行驶工况特征参数,进行工况分类,根据当前所属的典型工况类型和所述最优等效燃油系数进行功率的最优分配;本发明能够实现工况特征参数的识别,同时解决了单一局部或全局优化算法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4798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217279.4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0R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其包括:折叠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壁的折叠件,所述折叠件的一端与基础板相连;伸缩单元,包括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两侧的滑动件,所述支撑件通过设置在底部的连接扣分别与所述基础板和所述滑动件相连;以及,调节单元,与所述侧板相连,包括第一壳体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折叠以及伸缩调节实现对车载显示屏的空间位置进行转换,使得显示屏可以随着调节装置一同进行运动,一方面可以进行收纳节省空间体积,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满足不同体态驾驶员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7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211399.3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车后视镜,包括固定支架,其包括后视镜安装部以及分别衔接在所述后视镜安装部两端的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两者分别通过铰接机构和调节机构安装在卡车的侧面上;调节机构包括具有容置通道的外壳、一端插入容置通道且另一端外伸的按压组件,以及设置于容置通道内并与下固定部的末端进行固定连接的套管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内部具有滑动通道,其在所述外壳中仅能够发生沿其长度方向的直线滑动;所述按压组件的内部沿其周向均布有一圈间隔凸起;所述套管组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间隔凸起的定位凸起。本发明能够方便地调节后视镜的角度和朝向,且调节之后能够对其朝向和状态进行锁定,维持其稳定状态,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2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243328.1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操作的卡车用离合器装置,包括离合单元,包括飞轮盘、与所述飞轮盘连接的主动轴、位于所述飞轮盘内的从动盘、与所述从动盘连接的从动轴;调节单元,包括位于所述从动盘内的摩擦块、与所述摩擦块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铰接的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套设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摩擦块在所述从动盘内沿所述从动盘径向滑动并与所述飞轮盘内侧壁相抵触;传动单元,包括与所述调节套筒连接的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泵体连接的第二泵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泵体连接的踏板;通过设置的调节套筒与摩擦块之间的运动关系,使得驾驶员在操作离合器踏板时,可轻易调节到离合器全联动、半联动、不联动的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47552.8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艺处理的卡车底盘设计方法及系统,分别将卡车底盘的片体结构及卡车底盘的异常噪音振源参数导入CAE内进行工艺分析;依据输出的工艺分析结果,结合工艺手段调整底盘片体的异常位置;输出工艺调整后的底盘片体并导入建模格式内构建几何模型,建立初次设计方案;保存几何模型并导入仿真格式内进行机床加工的仿真模拟,分别输出底盘片体加工时的弹性模量、刚度、硬度及安全强度;利用输出结果数据分别修改几何模型内的参数和结构,构建新的底盘结构模型,完成卡车底盘设计。本发明通过二次建立结构模型,设计合理的、安全承受值大于初次方案的底盘结构,提升底盘结构的安全性能、经济适用性、车辆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67386.8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F16D51/42 , F16D1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式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单元,包括制动鼓、与所述制动鼓抵触的制动蹄、支撑所述制动蹄的支撑轴,所述制动蹄分为第一制动蹄、第二制动蹄;分级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一轴套同轴设置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制动蹄连接,所述第二轴套通过第二连杆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制动蹄连接;所述第一制动蹄与所述第二制动蹄结构相同;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壳根据不同情况对车辆采取不同的制动措施,比如缓慢减速、制动驻车等操作,制动效果循序渐进,不会出现车辆抱死的情况,提高了驾驶体验和车辆平顺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