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716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827.4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9/26 , A23B9/005 , A23V2002/00 , A23V2250/636 , A23V230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渗入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以海藻糖溶液润湿大米,同时采用超高压设备对大米施加一定压力,超高压促进海藻糖渗入大米颗粒孔隙中。海藻糖分子充分结合直链淀粉分子形成配合体,抑制淀粉回生现象。处理后的大米经干燥后,表面形成致密薄膜隔绝氧气,抑制大米氧化作用,防止蛋白质变性。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深入处理后的大米经过干燥即可在粮仓贮藏条件下贮藏18个月,且食用品质优于相同条件下未经处理的普通大米,即脂肪酸值为12mgKOH/100g,比同条件下普通大米低4mgKOH/100g,大米加热吸水率为2.85%,比同条件下普通大米高0.72%,米汤透光差为35.7%,比同条件下普通大米高11.2%。
-
公开(公告)号:CN10555806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6843.3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秋葵酸豆奶粉及其制作方法,创新在于将秋葵加到鲜豆奶中,再加入纯牛奶、乳酸菌、稳定剂等物质混合均匀,进行发酵,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了秋葵豆奶粉。秋葵豆奶粉表面光滑,酸甜适度,清香协调,风味良好,具有保胃护肝等保健功能。本发明制成了一种集秋葵,豆奶和牛奶的营养于一体的秋葵豆奶粉。为秋葵的高值化产品开发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1998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7813.2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酶解冷榨方法制取玫瑰籽油,解决了溶剂萃取法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以及传统热压榨工艺中易产生一定量反式脂肪酸的问题,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其中的营养成分,本发明创新在于通过机械外力使植物细胞壁充分破碎,使其与酶充分接触,加入复合酶经过复合酶酶解,使油脂最大程度的游离出来,提高低温干燥调节水分,进行冷榨,提高了出油率,最终得到油率达66.1%,并且整个提取过程无反式脂肪酸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14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6143.7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二次酶解制备低能SLS型结构脂质的方法。利用一级大豆油、乙醇及乙酸为原料。利用脂肪酶Novozym 435,然后采用醇解与酯化结合的二次酶法制备低能SLS型结构脂质,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能SLS型结构脂质的产量,缩短反应时间。相比于一步法合成结构脂质,两步法的脂肪酸插入率和产物得率更高。本发明优化了反应时间、加酶量、底物摩尔比及反应温度等酯化工艺参数。在最优状态下进行反应,乙酸插入率为64.5%,经分子蒸馏纯化后的低能油脂纯度为94.3%。为以后工业化生产低能油脂工艺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76717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861.1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添加海藻糖及真空包装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将一定浓度的海藻糖均匀喷洒在大米上使得海藻糖与大米内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充分接触。利用海藻糖与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水晶状的玻璃体结构,能够使生物分子维持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防止蛋白质变性、抑制脂类物质酸败和矫正气味等,有效的抑制在储藏中的大米的陈化。大米的真空包装可以隔绝大米和氧气,使大米内的微生物不能生长,营养物质不易氧化,进而抑制大米的陈化。仓储环境下普通大米可保存12个月,运用这两种方法储存的大米储藏18个月后RVA峰值粘度达到3468cP高于普通大米;RVA最终粘度达到3822cP低于普通大米;游离脂肪酸含量13mgKOH/100g低于普通大米,进使储藏期达到18个月。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6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36900.8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针对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多的TFA,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油脂降低油脂中TFA的方法。利用脂肪酶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可有效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取消油脂脱酸过程中添加NaOH的过程,发现合理的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控制油脂中脂肪酸双键的能量,影响后续脱臭过程中生产TFA的含量,使得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仅产生0.42%的TFA含量,其关键问题是在脱酸过程中没有添加NaOH,油脂中脂肪酸的双键活化能没有改变,减少了油脂中脂肪酸双键异构化的机会,有效控制了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少TFA。
-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6858.X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 C12N13/00 , C12N15/01 , C12Y301/04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诱变蜡状芽孢杆菌产磷脂酶C的方法。其特征是:以蜡状芽孢杆菌作为出发菌株,将其单胞子菌悬液依次进行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剂进行混合诱变,得到一株高产磷脂酶C的菌株,然后确定了该菌珠的最适培养条件。利用本发明诱变得到的菌株及培养方法生产的磷脂酶C,其沉淀圈直径达33.12mm,磷脂酶C活力达26.23U/mL,且操作简单,效率高。在油脂领加工域采用磷脂酶C脱胶,可使磷脂转化成DAG,从而提高油脂中的功能成分,又可降低油脂中的磷脂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42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6813.2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磁性固定化磷脂酶C和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2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利用PLC水解磷脂Sn-3位上磷酸酯键,酶解大豆毛油中的PC及PE,生成DAG及磷酸类产物,提高油脂得率,先采用PLC进行酶法脱胶操作,而后利用PLA2特异性酶解磷脂中Sn-2位上酰基的酶,且酶解后不发生酰基转移,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较少的特点脱除非水化磷脂。考察PLC和PLA2的加入时间,加入量以及反应的温度和pH等。在最佳条件下测得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8.9mg/kg。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101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71742.3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改善大豆蛋白质的起泡性的方法。按大豆分离蛋白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5~10%调浆,调整pH值6.5~7.5,调节浆液温度至40~50℃;配制由米曲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组成的复配酶,其复配比例为5.68∶39.03∶55.29;按大豆分离蛋白重量计,加入1~3%复配酶,搅拌处理1~3小时;经离心、浓缩、冻干,得到高起泡性的大豆分离蛋白。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水解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比未处理前提高了83.3%,比单一酶作用后提高了19.3%~29.3%。同时,蛋白水解度为7.64%~9.01%,产品无苦味,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