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217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92059.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MOF复合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复合材料用于检测手性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和手性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手性配体的碱性水溶液与醋酸铜-氧化石墨烯-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共混后,室温静置、离心分离、水洗涤、干燥制得。采用该复合材料构建的手性传感器,用于D-(+)-色氨酸与L-(-)-色氨酸对映体含量的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手性检测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486486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292083.0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室内行人导航的AHRS/UWB无缝组合导航方法,包括:将整个导航方法分为培训和预估两个阶段,在UWB信号正常的情况下,将AHRS采集到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与UWB采集到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主数据融合滤波器的观测量,对当前时刻最优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误差进行预估;一旦UWB信号出现失锁,AHRS中输出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作为预估输入传送到人工智能算法中,通过构建的映射关系,对主数据融合滤波器失锁的观测向量进行预估,保证主数据融合滤波器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整个导航系统的无缝导航。
-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64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10101697.0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35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沙丁胺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双金属共掺杂二维纳米材料FeMn‑TiO2/g‑C3N4,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沙丁胺醇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产生电化学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制得了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沙丁胺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993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148505.1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纳米材料构建的具备电致化学发光和光电化学双重信号发达策略的生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检测快、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对莱克多巴胺的快速、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67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82787.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C08G7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 C08G73/0672 , G01N27/32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银掺杂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负载石墨烯量子点PDANS@Ag/GQDs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高负载特性,用银掺杂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负载电化学发光材料石墨烯量子点,从而提高了电化学发光稳定性,用于标记探针pDNA。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负载Pd纳米立方体复合物作为基底材料用于固定凝血酶核酸适配体,通过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成功构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信号关闭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7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139.X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氨基甲酸酯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电极材料——掺杂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Co-TiO2/MoS2,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氨基甲酸酯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钴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产生电化学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化学方法检测氨基甲酸酯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1794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338.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23/75 , B01J23/745 , B01J2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51 , B01J21/063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光催化活性高的负载型双金属共掺杂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铁、钴共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铁、钴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铁、钴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FeCo-TiO2/MoS2。所制备的FeCo-TiO2/MoS2可应用于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9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21371.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7/26 , G01N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5 , G01N21/76 , G01N27/26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雌二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雌二醇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铜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雌二醇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06632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369739.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金纳米颗粒和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优异的催化性能,制备了金纳米颗粒负载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通过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实现了发光试剂鲁米诺和生物分子的固定。纳米复合物对共反应试剂良好的催化性能极大提升了发光试剂的发光效率。多臂聚乙二醇不但提高了发光试剂和生物分子的固定量,其抗蛋白性质降低了非特异性分子的吸附,提高了灵敏度。该标记物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