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071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38073.2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8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杂化MoS2/Bi2S3纳米棒固载鲁米诺检测淀粉样β蛋白42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本发明中,MoS2/Bi2S3纳米棒不仅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而且可以通过金-硫键固载大量的发光材料鲁米诺,增强发光材料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为了灵敏地检测淀粉样β蛋白42,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夹心型的猝灭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采用姜黄素-ZnO纳米材料基于消耗超氧根自由基和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猝灭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根据不同浓度的淀粉样β蛋白42可以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聚多巴胺@姜黄素-ZnO,使得该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强度变化不同。本发明对淀粉样β蛋白4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 pg/mL-10 ng/mL,检测限为21 fg/mL。
-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61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0090224.X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超分子凝胶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界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单宁酸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导电超分子凝胶为载体,实现了电化学发光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电极界面的简易固定与高效发光。同时生物分子单宁酸与金属钛离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超分子凝胶对生物大分子的反应活性,可以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该方法不仅步骤简单,操作容易,而且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发光性能,解决了纳米材料及生物分子缺乏简单而有效的电极固定方法等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电极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7217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101734.8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苯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非贵金属掺杂复合材料所构建的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甲苯气体含量。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TiO2/g‑C3N4,利用该材料大的比表面积、介孔高气体吸附特性和电子传递受材料表面气体变化而影响敏感的诸多特性,实现了对甲苯气体具有灵敏、快速响应的气敏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732893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22875.7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416 , G01N33/5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46 , G01N27/41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信号响应比率型丝网印刷电极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硫化铜-硫化亚铜/石墨烯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作为基底材料,甲苯胺蓝/羧基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铈/羧甲基壳聚糖/离子液体作为信号标记物,检测癌胚抗原比率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硫化铜-硫化亚铜/石墨烯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固定捕获抗体,并直接产生电化学信号。羧基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铈作为固定标记抗体和电子媒介体甲苯胺蓝标记矩阵,直接产生电化学信号。该免疫传感器是在一个传感平台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在不同的电位产生电化学信号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提高了分析性能,临床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23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909086.9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到Nafion膜中来固定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材料。采用简单方法制备的仿生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可以猝灭三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此外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还有丰富的氨基官能团,可连接抗体作为二抗标记物,构成夹心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066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0369739.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金纳米颗粒和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优异的催化性能,制备了金纳米颗粒负载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通过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实现了发光试剂鲁米诺和生物分子的固定。纳米复合物对共反应试剂良好的催化性能极大提升了发光试剂的发光效率。多臂聚乙二醇不但提高了发光试剂和生物分子的固定量,其抗蛋白性质降低了非特异性分子的吸附,提高了灵敏度。该标记物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23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09086.9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到Nafion膜中来固定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材料。采用简单方法制备的仿生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可以猝灭三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此外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还有丰富的氨基官能团,可连接抗体作为二抗标记物,构成夹心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86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54230.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修饰三维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应用,涉及纳米科学、高分子科学、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三聚氰胺与甲醛的聚合特性以及三聚氰胺的高温聚合性质,实现了在三维电极上原位制备氮化碳纳米材料。基于氮化碳良好的电化学发光特性和分子识别能力,可实现多种目标物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46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75925.9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74 , G01N33/543 , G01N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93 , G01N21/76 , G01N33/54366 , G01N33/57434 , G01N33/58 , G01N2800/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银杂化硫化铋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以二氧化铈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金杂化氨基化石墨烯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增加抗体的固载量。用银杂化硫化铋作为二抗标记物,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