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非均相电芬顿体系的GO/PEDOT:PSS改性的石墨毡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0598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234927.0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非均相电芬顿体系的氧化石墨烯GO/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改性的石墨毡电极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将经过除油去污的石墨毡材料作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氧化石墨烯悬浮液、3,4‑乙烯二氧噻吩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混合液作为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电聚合方法制备改性的石墨毡电极。本发明改性的石墨毡电极应用于非均相电芬顿体系能显著提高阴极导电性能和氧化还原产生H2O2反应催化活性,可以有效地提升对阳离子染料废水的降解去除能力;本发明改性电极改性过程简单易操作,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短程内回流强化缺氧/好氧反应器脱氮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66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39485.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程内回流强化缺氧/好氧反应器脱氮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控制系统、短程内回流系统、污泥外回流系统和二沉池,其中,短程内回流系统由好氧池第3格流入到缺氧池第1格,污泥外回流系统由二沉池回流到缺氧池第1格,所述方法是好氧池1~3格溶解氧控制为0.2~1.0 mg/L,实现亚硝酸盐积累并用于内回流,而缺氧池利用进水有机碳源实现内回流液中亚硝酸盐的反硝化。本发明实现了基于亚硝酸盐型的生物强化反硝化作用,相同城镇污水进水水质条件下,采用短程亚硝酸盐内回流系统,较传统硝酸盐回流系统明显节约碳源,特别适用于处理低碳氮比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一种基于二维磁性纳米复合纳米材料的氨气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1716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101673.5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气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二维片状的磁性纳米材料所构建的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氨气气体含量。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铁和钴双金属原位复合的氮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片FeCo‑N@TiO2,利用该材料大的比表面积、介孔高气体吸附特性和电子传递受材料表面气体变化而影响敏感的诸多特性,实现了对氨气气体具有灵敏、快速响应的气敏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基于铁掺杂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8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21137.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电极材料Fe‑TiO2/MoS2,即铁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橘青霉素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铁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产生电化学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化学方法检测橘青霉素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基于二维磁性纳米复合纳米材料的氨气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171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01673.5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气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二维片状的磁性纳米材料所构建的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氨气气体含量。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铁和钴双金属原位复合的氮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片FeCo?N@TiO2,利用该材料大的比表面积、介孔高气体吸附特性和电子传递受材料表面气体变化而影响敏感的诸多特性,实现了对氨气气体具有灵敏、快速响应的气敏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呋喃唑酮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1709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01732.9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G01N33/5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呋喃唑酮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TiO2/g?C3N4,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呋喃唑酮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产生氧气,并进而为与底液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高而稳定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相应降低,最终制得了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呋喃唑酮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