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浸提大豆油的新型混合溶剂

    公开(公告)号:CN10346839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50435.1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浸提大豆油的新型混合溶剂,特别是一次性浸出大豆油的工艺。包括油料的粉碎,浸提及分离等工序,其特征在于选择了一种取代现有浸油工艺所需的6号溶剂的新型混合替代溶剂。从而使整个浸取油的工序节约能源,安全性好等优点。混合溶剂的提油率为98.5%,残容量为10.2mg/kg。有效解决了油渣粕中的蛋白质损失大等问题。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毛油品质高,渣粕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出油率高。

    一种氢化溶剂油除芳烃及不饱和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830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50112.2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化溶剂油除芳烃及不饱和烃的方法。由于镍铝催化剂在H2中易吸附并活化,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过程中的传质阻力,提高了反应速率,使氢化反应更易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饱和键易脱除。研究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催化剂添加量等不同条件对溶剂油氢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图像进一步解释此种氢化溶剂油的优势。用本方法优化出的条件进行溶剂油氢化,得到的最佳脱芳率为96.3%,较常规方法脱芳率提高5~10%。因此,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溶剂油进行氢化反应,既可提高脱芳率,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适用于脱除米糠中砷元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164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50159.9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米糠蛋白中砷含量过高的问题,而提出了用水洗法在一定条件下脱除米糠蛋白中砷元素的方法。用水洗法脱除米糠蛋白中砷元素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前处理;二、水洗米糠;三、分离;四、提纯,即得到脱除砷元素后的米康蛋白。用水洗法脱除米糠蛋白中砷元素的方法,砷元素的脱除效果明显,米糠蛋白中砷元素残留量明显减低,同时脱除后的水可以重复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无毒,无污染。得到的米糠蛋白中砷含量为0.22ppm,蛋白质损失率为1.3%。本发明稳定性高、可长时间连续操作,可进行大规模工业操作。

    一种利用复合酶膜处理大豆胚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45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31743.8

    申请日:2012-09-10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浸出法浸出时间较长,水酶法酶的用量较大,无法重复使用等缺点,而提出的将酶法与溶剂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提油方法。本发明是在最佳固定条件下将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固定,取出酶膜缠绕在圆柱体的表面上制得固定化纤维素酶辊和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调节空气中的湿度来调节胚片水分,最佳的相对湿度为75%,利用固定化纤维素酶辊连续碾压胚片30min,使纤维素酶酶解植物细胞壁,然后利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连续碾压胚片30min,使蛋白质与油脂分离。酶解结束后的胚片,用溶剂萃取提油,萃取时间仅需35min,残油达到0.5%以下。同时固定化酶柱可连续作用料胚24h以上,酶活力仍保持80%。

    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606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6605.8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用于大豆油脱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用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选择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进行脱胶,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酶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而导致酶失活以及酶法脱胶中磷脂酶成本高的问题。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用于大豆油脱胶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的制备;二、大豆毛油前期处理;三、向油中添加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四、搅拌后离心,即实现用包埋-交联磷脂酶A1聚集体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工艺。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处理,其脱胶效率比现有方法提高了5~25%,经济效益增加1~3%。

    一种从纳豆中提取微生物生产纳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9600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10508851.9

    申请日:2010-10-18

    Abstract: 一种从纳豆中提取微生物生产纳豆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采用分离纯化的方法提取生产纳豆的纳豆芽孢杆菌,将分离纯化后的该菌接入蒸煮大豆中发酵生产纳豆,在此过程中确定生产纳豆的最佳生产工艺:用3倍的清水浸泡大豆12h,沥水后,在121℃条件下蒸煮30min;随即,将从纳豆中提取出的纳豆芽孢杆菌接入到蒸煮大豆中;最后,对影响纳豆生产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后熟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最优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h、后熟时间24h。此时,蛋白质含量为19.34%较常规方法生产的纳豆平均提高1%,得到纳豆的口味佳,营养丰富。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035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81449.1

    申请日:2011-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利用辛酸和玉米油在超临界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的问题。步骤实现:将辛酸、玉米油和脂肪酶置于高压釜中,超临界CO2状态下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离心后即得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经气相分析,反应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中链脂肪酸含量高达32.00%,增强了玉米油的功能特性。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的玉米油,可大大降低酶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提高酶反应速率,最重要的是控制了反式脂肪酸的生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