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前置式水冷凝及干式冷凝脱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1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196.5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脱臭过程中蒸汽利用不合理及对水蒸气进行液化捕集的方式不当,造成整个脱臭系统中负荷过大,能耗过大,大量的过热蒸汽直接冷凝造成的冷凝设备负担严重,污垢易堆积,甚至使连续脱臭生产难以连续进行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前置式连续干式冷凝脱臭的方法。在原有脱臭塔基础上采用两次冷凝并对使用后水蒸气的捕集方式进行改变,采用两次冷凝并对使用后水蒸气的捕集方式进行改变,首先经过列管式冷凝器初步冷凝,使脱臭蒸汽中的低沸点物质首先冷凝流出,减少了下步冷凝的负荷,提高了干式真空冷凝器的冷凝效率,并且采用水封装置和两组干式真空冷凝器保证了脱臭生产的连续性。

    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磷脂酶A2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371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7999.5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磷脂酶A2的方法,采用物理包埋的方法来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Lysomaxoil)。研究了海藻酸钙浓度、壳聚糖浓度、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交联时间等不同固定化条件对脂质酰基转移酶(Lysomaxoil)固定效率和催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根据本发明中复合载体的包埋特性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Lysomaxoil),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调节和控制酶的活性与选择性,从而有利于酶的回收和产品的生产,最终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80%,对于油脂精炼中的酶法脱胶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种单色光与活性白土协同作用来降低大豆油色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48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30803.4

    申请日:2012-09-10

    Abstract: 在油脂脱色过程中有机色素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易转化为其他色泽物质,这些新生成的色素很难脱除,同时会消耗大量活性白土。本发明采用两段式脱色的方法,既先用VIS-450日光照射除去类胡萝卜素等有色物质,再利用再生白土进行预处理的方式,除去在单色光照射过程中新生成的色素。类胡萝卜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氧、光、热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均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从而降低油脂的色泽。并且类胡萝卜素在VIS-450处吸光值几乎达到最大。因此选用VIS-450可见光为脱色条件,并且可见光对大豆油氧化程度小,不会对大豆油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并且脱色率有所提高。

    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C脱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7917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48337.5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C(PLC)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由于游离磷脂酶C能特异性水解磷酸基与甘油基之间的磷氧键,生成甘油二酯,甘油二酯溶于油中成为食用油的一部分,可以提高脱胶油的得率。但是由于自然酶混溶在反应体系中不仅不易分离回收,且成本高昂,难以反复或连续使用,因此,将固定化后的磷脂酶C添加到大豆毛油中,进行脱胶。对脱胶后磷含量、油脂得率及固定化磷脂酶C的重复使用次数的确定,得到脱胶后磷含量最低为3.8mg/kg,且油脂得率提高1.2倍,磷脂酶C连续使用6个批次后固定化酶相对活力仍保持在80%左右。因此,采用固定化后的磷脂酶C脱胶,既可提高精炼率,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A2脱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606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7043.9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A2对水化脱胶大豆油进行脱胶。研究了脱胶温度、脱胶起始pH、固定化磷脂酶A2添加量以及脱胶反应时间等不同脱胶条件对大豆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根据本发明中固定化磷脂酶A2对大豆油进行脱胶,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油脂精炼的成本;此外,采用固定化磷脂酶A2对大豆油进行脱胶,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胶大豆油磷含量显著降低,可降至9.83ppm;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7次后活力可以保持54%以上,对油脂精炼具有重要意义。

    油脂碱炼水洗废水替代水化热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136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103072.0

    申请日:201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脂脱胶方法,是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直接用于脱胶中的研究。水化磷脂具有亲水性,可通过水化方法脱除,而非水化磷脂具有明显的疏水性,是以磷脂酸(PA)和溶血磷脂酸的钙镁盐的形式存在的,较难除去。由于水洗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毛油中加入水洗废水,PA的解离程度提高了,钙镁盐形式的磷脂转换为易水化的磷脂,碱炼水洗废水pH为9.14,温度较高,适合于脱胶,用于脱胶后,脱胶油磷含量约为20ppm,同时脱胶过程没有添加强磷酸从而避免了油脂中不饱和双键的异构化反应。该工艺特点:回收了水洗废水中的油脂,生产每千克成品油可节省能量35~37KJ,同时可减少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一种利用复合酶膜处理大豆胚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45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331743.8

    申请日:2012-09-10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浸出法浸出时间较长,水酶法酶的用量较大,无法重复使用等缺点,而提出的将酶法与溶剂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提油方法。本发明是在最佳固定条件下将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固定,取出酶膜缠绕在圆柱体的表面上制得固定化纤维素酶辊和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调节空气中的湿度来调节胚片水分,最佳的相对湿度为75%,利用固定化纤维素酶辊连续碾压胚片30min,使纤维素酶酶解植物细胞壁,然后利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辊连续碾压胚片30min,使蛋白质与油脂分离。酶解结束后的胚片,用溶剂萃取提油,萃取时间仅需35min,残油达到0.5%以下。同时固定化酶柱可连续作用料胚24h以上,酶活力仍保持8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