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03190.8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G01N21/954 , G01N21/88 , G01N1/44 , G01N1/04 ,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器内坯壳质量检测方法及设备,属于炼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硫磺粉进行熔化后凝固,制成硫磺块;将硫磺块装入铝罐中;将装有硫磺块的铝罐加入到连铸机的结晶器中,并控制加入铝罐的耗时在1‑2s;对连铸机产出的连铸坯进行取样,并对所取板坯试样进行硫印试验,以得到所述结晶器内坯壳厚度变化和/或结晶器内的凝固系数。通过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结晶器内坯壳质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0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03153.7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吹气装置,包括:环形框架组,所述环形框架组设置在铁水包表面;若干喷嘴,若干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环形框架组上。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KR高效扒渣方法,包括:KR搅拌结束后,将上述所述的吹气装置放置在铁水包表面,开始吹气操作;吹气结束,将铁水包旋转至合适位置,进行扒渣操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吹气装置及KR高效扒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扒渣难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高效扒渣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02179.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吹风口的布置方法及底吹转炉,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底吹转炉的炉底上设置N组底吹风口集;根据每个所述底吹风口在炉底钢壳上的位置、所述炉底钢壳的球心位置和所述炉底钢壳的中心点,确定包括第一方向轴和第二方向轴的风口参考坐标系;将每组所述底吹风口集中的Mi个所述底吹风口分为a个所述底吹分口和b个所述底吹风口;将所述a个所述底吹风口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方向轴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方向轴成第一预设夹角;将所述b个所述底吹风口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方向轴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方向轴成第二预设夹角。采用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炉终点碳氧积与T‑Fe含量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47819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锟 , 张旭 , 姜杉 , 王松涛 , 庞陆峰 , 黄天华 , 田志红 , 徐永先 , 于晨 , 原园 , 邓素怀 , 韩赟 , 徐海卫 , 于孟 , 缪成亮 , 艾矫健 , 王学强 , 朱国森 , 陈斌 , 安瑞东 , 程洋 , 李瑞 , 王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2C38/2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1D8/02 , B21B3/02 , B21B1/26 , B21B37/74 , C21D1/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耐候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50MPa级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043%~0.048%,Si:0.51%~0.59%,Mn:0.61%~0.68%,P:0.101%~0.109%,S:0.0031%~0.0038%,Al:0.071%~0.079%,Ti:0.062%~0.067%,Cu:0.251%~0.259%,Cr:1.31%~1.42%,N:0.0031%~0.003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低C含量、低Mn含量和高Ti含量的微合金化设计,提高整体高耐候钢强度,降低轧制过程的变形抗力,轧制稳定性好,针对Si、P、Cu和Cr元素进行复合耐候性设计,充分发挥Si、P等廉价耐候性元素对耐候性能及固溶强化的贡献,再利用Cu,降低碳化铬对耐候性和韧性的不利影响,实现耐候性和强韧性同步提升,降低轧制难度和合金成本并兼顾高耐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69281.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铝镁镀层钢板黑变倾向评价方法,属于镀层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锌铝镁镀层钢板进行去氧化膜处理,获得稳定锌铝镁镀层钢板;测量所述稳定锌铝镁镀层钢板的表面亮度为L0;对所述稳定锌铝镁镀层钢板进行湿热试验;测量所述湿热试验后的稳定锌铝镁镀层钢板的表面亮度为L1;用所述L0减去所述L1,获得亮度变化量ΔL;用所述ΔL评价所述锌铝镁镀层钢板的黑变倾向。使用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可以精准的预测其黑变情况,指导锌铝镁镀层钢板的使用,避免将会黑变的锌铝镁镀层钢板用于生产汽车车身导致的涂漆后外观质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0605.2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液真空脱氮的方法,属于炼钢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钢液送入精炼站,后进行真空处理,使钢液进入真空室循环;真空精炼脱氮从开始至t1时间的过程中,将进入真空室循环的钢液进行第一底吹CO2气体,并以CO2作为载气进行第一喷吹碳粉;真空精炼脱氮从t1至t2的时间过程中,将进入真空室循环的钢液进行第二底吹CO2气体,并以CO2作为载气进行第二喷吹碳粉;真空精炼脱氮从t2至结束的过程中,将进入真空室循环的钢液进行底吹氩气,以进行真空精炼脱氮。利用CO2作为载气,将碳粉喷吹浸入钢液内部,CO2和碳粉在钢液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O气泡,CO气泡对钢液脱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18695.1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邹英 , 刘华赛 , 韩赟 , 朱国森 , 滕华湘 , 周建 , 徐海卫 , 邱木生 , 王朝斌 , 王松涛 , 周欢 , 于孟 , 阳锋 , 王保勇 , 刘武华 , 郑艳坤 , 程鹏飞 , 张秋生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1D8/02 , C21D1/26 , C23C2/02 , C23C2/06 , C23C2/40 , C21D11/00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200MPa级热轧镀锌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热轧镀锌马氏体钢包括钢基体和附着于所述钢基体至少部分表面的镀锌层,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钢基体的化学成分包括:C:0.1%~0.25%,Si:0.1%~0.5%,Mn:1.5%~2.5%,P:0~0.01%,S:0~0.003%,Al:0.01%~0.3%,Cu:0.05%~0.5%,Ni:0.02%~0.2%,Nb:0~0.05%,Ti:0.02%~0.1%,B:0.001%~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合理设计钢的化学成分,从而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热轧镀锌马氏体钢的强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819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锟 , 张旭 , 姜杉 , 王松涛 , 庞陆峰 , 黄天华 , 田志红 , 徐永先 , 于晨 , 原园 , 邓素怀 , 韩赟 , 徐海卫 , 于孟 , 缪成亮 , 艾矫健 , 王学强 , 朱国森 , 陈斌 , 安瑞东 , 程洋 , 李瑞 , 王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2C38/2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1D8/02 , B21B3/02 , B21B1/26 , B21B37/74 , C21D1/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耐候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50MPa级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043%~0.048%,Si:0.51%~0.59%,Mn:0.61%~0.68%,P:0.101%~0.109%,S:0.0031%~0.0038%,Al:0.071%~0.079%,Ti:0.062%~0.067%,Cu:0.251%~0.259%,Cr:1.31%~1.42%,N:0.0031%~0.003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低C含量、低Mn含量和高Ti含量的微合金化设计,提高整体高耐候钢强度,降低轧制过程的变形抗力,轧制稳定性好,针对Si、P、Cu和Cr元素进行复合耐候性设计,充分发挥Si、P等廉价耐候性元素对耐候性能及固溶强化的贡献,再利用Cu,降低碳化铬对耐候性和韧性的不利影响,实现耐候性和强韧性同步提升,降低轧制难度和合金成本并兼顾高耐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03392.2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8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780MPa级热镀锌高扩孔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冶炼后的钢水进行炉外精炼,得到精炼钢水;对精炼钢水进行连铸,后进行第一再加热、粗轧和精轧,得到热轧板;对热轧板进行冷却和卷取,得到热轧卷;对热轧卷进行冷轧,后进行连续热镀锌退火处理,得到高扩孔性能的热镀锌高扩孔钢;其中,冷却以稀疏冷却模式和边部加热的方式进行,卷取的温度为500℃~540℃;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高扩孔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Cr,P,S,N,Alt,Nb,Ti,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通过稀疏冷却和边部加热的同时进行,再限定卷取温度,能保证组织均匀性,保证扩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478203.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锟 , 张旭 , 姜杉 , 田志红 , 陈斌 , 庞陆峰 , 黄天华 , 惠亚军 , 原园 , 徐永先 , 王学强 , 韩赟 , 牛涛 , 徐海卫 , 于孟 , 缪成亮 , 王伦 , 李飞 , 安瑞东 , 李瑞 , 李悦 , 白凤霞 , 朱国森 , 李永林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2C38/2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1D8/02 , B21B3/02 , B21B1/26 , B21B37/74 , C21D1/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耐候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043%~0.048%,Si:0.51%~0.59%,Mn:0.61%~0.68%,P:0.101%~0.109%,S:0.0031%~0.0038%,Al:0.071%~0.079%,Ti:0.062%~0.067%,Cu:0.251%~0.259%,Cr:0.84%~0.89%,N:0.0031%~0.003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低C含量、低Mn含量和高Ti含量的微合金化设计,提高整体高耐候钢强度,降低轧制过程的变形抗力,轧制稳定性好,针对Si、P、Cu和Cr元素进行复合耐候性设计,充分发挥Si、P等廉价耐候性元素对耐候性能及固溶强化的贡献,再利用Cu,降低碳化铬对耐候性和韧性的不利影响,实现在不加入或少加入贵重合金元素的前提下对钢材的耐候性能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