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构件中钢绞线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991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374744.4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张法构件中钢绞线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其是在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先张法构件的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的测力传感器,在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套筒放置架,在套筒放置架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先张法构件的套筒,利用套筒放置架将套筒固定,再利用传力组件对先张法构件的钢绞线施加向下的拉力荷载,通过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时记录荷载大小和钢绞线的位移值,从而确定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失效瞬间所对应的荷载力大小,本发明试验数据更精确可靠,大大减小了测量误差,为先张法构件应用与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基于粘结钢纤维混凝土的组合钢桥面板及其铺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334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625907.0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粘结钢纤维混凝土的组合钢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在钢盖板上表面设置有粘结层,粘结层的上表面设置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钢盖板与粘结层、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厚度比是1:0.3~0.6:1.5~2.5。铺筑方法由钢盖板预处理、铺筑粘结层、制备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合料、铺筑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层组成。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局部刚度、降低疲劳应力幅值、提高铺装层寿命的综合目标。与传统混凝土铺装层相比,采用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铺装层不仅可以降低铺装层厚度,降低了桥面板盖板的厚度,降低了桥面板的自重,节约了材料。

    组合板梁桥温度梯度模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9837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58213.X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组合板梁桥温度梯度模式评价方法,在组合梁桥的混凝土顶板和钢腹板上布置温度测点并采集温度,将采集获得的组合梁桥温度进行分析,作出梯度散点图,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横向温度梯度曲线;将得到的温度梯度曲线简化成折线,为温度梯度模式;得到竖向温度梯度模式钢腹板各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和横向温度梯度模式混凝土顶板各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对组合梁桥的混凝土顶板和钢腹板各个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温差概率分布直方图,再对直方图进行概率拟合,得到日极值温差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通过步骤(6)计算不同重现期无铺装和铺装后钢箱梁的温差标准值,并得到温差标准值的建议值。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71906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624989.7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E01D2101/2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连接构造,该组合梁是由上翼缘、下翼缘、腹板以及顶板连接构成,其中上翼缘与下翼缘平行设置,腹板垂直设置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中心线之间,顶板设置在上翼缘的顶部,梁段间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过焊缝错开、设置接头区域加劲肋、特殊的螺栓连接方式实现梁段连接,将上翼缘加工为倒等腰梯形、矩形、圆形、或者是V型、U型、弧形凹槽结构,下翼缘加工为梯形或矩形等特殊结构,降低了主梁腹板高度,提高了组合梁的刚度和稳定性,伸入顶板内部的上翼缘提高了混凝土顶板的刚度,其结构合理、构造简单、受力性能优越、施工方便。

    一种钢板梁桥面外变形足尺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7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309536.1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梁桥面外变形足尺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试验梁上设置钢垫板、加载梁、伺服液压作动器,试验梁腹板设置竖向加劲肋,斜撑杆调节端设置在竖向加劲肋上、支撑端设置在锚固块上,试验梁底部设置连接型钢、两端设置辅助梁,辅助梁与试验梁连接处设置水平加劲肋,辅助梁与试验梁间设置连接板,前、后辅助梁底部分别设置前、后辅助梁段支撑结构并固定在地槽内,试验梁、加载梁、辅助梁及其连接结构构成右梁段,前、后辅助梁段支撑结构和连接型钢左端设置与右梁段结构相同、方向相对、互相平行的左梁段,试验梁腹板竖向加劲肋两侧设置加载点加劲肋,内侧竖向加劲肋下端与试验梁腹板间设置水平节点板,左、右梁段水平节点板间设置平联。

    先张法构件中钢绞线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99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74744.4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张法构件中钢绞线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其是在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先张法构件的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的测力传感器,在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套筒放置架,在套筒放置架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先张法构件的套筒,利用套筒放置架将套筒固定,再利用传力组件对先张法构件的钢绞线施加向下的拉力荷载,通过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时记录荷载大小和钢绞线的位移值,从而确定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失效瞬间所对应的荷载力大小,本发明试验数据更精确可靠,大大减小了测量误差,为先张法构件应用与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竖向加劲肋与翼板间腹板间隙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8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8884.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加劲肋与翼板间腹板间隙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是在混凝土调平层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测试件的地锚,测试件通过连接组件与加载梁连接,加载梁是工字型梁,其上翼缘板中部连接有伺服液压作动器;本发明利用高强螺栓将测试件固定在地锚上,伺服液压作动器通过加载梁和连接组件向腹板竖向加劲肋提供两个集中循环荷载,能够真实地模拟钢板梁桥中横撑对于腹板加劲肋的作用力;此外通过合理的简化将测试件的规模减小,节约试验空间,简化构造,降低对加载吨位的要求,并且测试件可替换性强,易于拆卸,可以方便经济地做大量变参数的试验,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钢板梁桥面外变形足尺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7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9536.1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梁桥面外变形足尺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试验梁上设置钢垫板、加载梁、伺服液压作动器,试验梁腹板设置竖向加劲肋,斜撑杆调节端设置在竖向加劲肋上、支撑端设置在锚固块上,试验梁底部设置连接型钢、两端设置辅助梁,辅助梁与试验梁连接处设置水平加劲肋,辅助梁与试验梁间设置连接板,前、后辅助梁底部分别设置前、后辅助梁段支撑结构并固定在地槽内,试验梁、加载梁、辅助梁及其连接结构构成右梁段,前、后辅助梁段支撑结构和连接型钢左端设置与右梁段结构相同、方向相对、互相平行的左梁段,试验梁腹板竖向加劲肋两侧设置加载点加劲肋,内侧竖向加劲肋下端与试验梁腹板间设置水平节点板,左、右梁段水平节点板间设置平联。

    长寿命铁路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与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8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341060.X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铁路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与构建方法,该荷载谱包含4种竖向温度子梯度与其发生概率。根据铁路钢箱梁桥温度场分布特征布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场长期监测,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铁路钢箱梁季节性竖向温度梯度差异,确定了铁路钢箱梁桥温度疲劳荷载谱4类子梯度,采用统计学手段得到了不同温度子梯度的发生概率,构建了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150年、200年的铁路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所构建的铁路钢箱梁温度疲劳荷载谱反映了不同季度的铁路钢箱梁桥的温度梯度特征,可用于铁路钢箱梁桥温度疲劳损伤计算。

    钢桥面板U肋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7113.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王春生 李璞玉

    Abstract: 一种钢桥面板U肋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如式(1)所示,为双折线型式。针对钢桥面板U肋闭口截面特点与温度场分布特征,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和损伤等效原则,构建了桥面板U肋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该模型计入了U肋高度的影响,实现了钢桥面板U肋细节处温度疲劳应力历程计算,可以用于钢桥面板U肋100~2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抗疲劳设计与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