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4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25892.X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35/30 ,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80管线钢焊丝及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X80管线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缺乏配套的焊接材料、难以获得高强韧性的焊接接头的问题。按照质量百分比,焊丝的化学成分包括:0.05~0.07%C,0.50~0.70%Si,1.10~1.30%Mn,1.05~1.20%Ni,0.20~0.30%Mo,0.02~0.04%Ti,0.0005~0.0020%B,S≤0.006%,P≤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上述焊丝对X80管线钢进行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能够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焊接接头强度系数为1.0,抗拉强度不小于726MPa,‑20℃冲击吸收能量不小于100J。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0290.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化物含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粉末及其应用,属于激光加工材料技术领域。高碳化物含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粉末以质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为:Al 5.0%~5.8%,C 4.1%~4.6%,Cr44.0%~46.0%,B 0.02%~0.04%,O≤200ppm,N≤50ppm,H≤10ppm,余量为Ni。本发明的高碳化物含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粉末制备的熔覆层无裂纹,硬度高,耐磨性好,能够满足重载柴油机关键部件表面性能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999505.3
申请日:2021-08-2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镍基合金丝材及制造工艺,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2~0.05,Si:≤0.30,Mn:≤0.20,Cr:19.50~21.00,Mo:2.00~2.30,Ti:0.40~0.70,Nb:1.00~1.20,Al:0.40~0.65,Fe:≤2.00,Cu:≤0.10,P:≤0.010,S:≤0.008,余量为镍和通常金属冶炼存在的杂质。制造工艺:激光功率2.0kW~4.0kW,扫描速度0.3m/min~0.9m/min,送丝速度0.9m/min~1.8m/min,光丝间距0.5mm~2.0mm,热丝电流50A~65A,激光束为圆形光斑或矩形光斑,保护气体为氩气。增材制造成形构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80MPa,断后伸长率≥35%。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25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99505.3
申请日:2021-08-2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镍基合金丝材及制造工艺,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2~0.05,Si:≤0.30,Mn:≤0.20,Cr:19.50~21.00,Mo:2.00~2.30,Ti:0.40~0.70,Nb:1.00~1.20,Al:0.40~0.65,Fe:≤2.00,Cu:≤0.10,P:≤0.010,S:≤0.008,余量为镍和通常金属冶炼存在的杂质。制造工艺:激光功率2.0kW~4.0kW,扫描速度0.3m/min~0.9m/min,送丝速度0.9m/min~1.8m/min,光丝间距0.5mm~2.0mm,热丝电流50A~65A,激光束为圆形光斑或矩形光斑,保护气体为氩气。增材制造成形构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80MPa,断后伸长率≥35%。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5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1244757.5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覆制备Fe3Al/Cr3C2复合涂层的方法,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对钢铁材料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去除附着在钢铁材料的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将Cr3C2粉末添加到Fe3Al粉末中并混匀,得到Fe3Al与Cr3C2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中Cr3C2的含量为5wt%~40wt%;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混合物熔覆在钢铁材料的表面,以使混合物在钢铁材料的表面形成Fe3Al/Cr3C2复合涂层。优点在于,获得的Fe3Al/Cr3C2复合涂层组织结构致密,具有显著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56417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0121644.4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高强塑积中锰钢激光焊接接头塑性的热处理方法,该高强塑积中锰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5~0.45wt.%、Mn:4.50~8.00wt.%、Si:0.01~2.50wt.%、Al:0~3.00wt.%、P:≤0.02wt.%、S:≤0.02wt.%、Nb:0~0.02wt.%、V:0~0.30wt.%、Ti:0~0.3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焊接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采用真空热处理炉,热处理温度设定在650~750℃,到达设定温度后将工件放入炉中,透保5±2min,保温时间为10min~3h;达到保温时间后将焊接接头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
-
公开(公告)号:CN1063923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023016.X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B23K3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000MPa级及以上强度级别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高强度高韧性实心焊丝。焊丝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6~0.10,Si+Mn 1.6~2.5,Ni 1.8~2.5,Mo 0.5~1.0,Cr 0.3~0.6,Al 0.01~0.04,Ti 0.05~1.0,P≤0.01,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气体保护焊实心焊丝可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焊接电弧稳定,焊缝成形美观,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的焊缝金属,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具备优异的冲击韧性。焊缝金属为混合板条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其熔敷金属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大于950MPa,抗拉强度大于1100MPa,‑40℃冲击吸收功大于40J。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23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410822105.5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钢铁研究总院 , 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3Al/Cr3C2复合涂层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钢铁材料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去除附着在钢铁材料的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将Cr3C2粉末添加到Ni3Al粉末中并混匀,得到Ni3Al与Cr3C2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中Cr3C2的含量为10wt%~50wt%;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混合物熔覆在钢铁材料的表面,以使混合物在钢铁材料的表面形成Ni3Al/Cr3C2复合涂层。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Ni3Al/Cr3C2复合涂层具有显著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87578.0
申请日:2016-07-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1D1/18 , C21D1/26 , C21D6/00 , C21D6/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8 , C21D1/18 , C21D1/26 , C21D6/004 , C21D6/007 , C21D6/04 , C22C38/06 , C22C38/105 , C22C38/12
Abstract: 一种含Al节Co型高比强度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 0.30‑0.40%,Cr 0.5‑1.5%,Ni 10.0‑15.0%,Co 5.0‑10.0,Mo 2.0‑3.0%,W 0.5‑1.5%,Al 0.5‑2.2%,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在于,同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高比强度、较低的屈强比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简单,经济性强,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300MPa以上,比强度达到300Nmm/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7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6223.2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钛强化高钴马氏体时效耐蚀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特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C≤0.01%,Cr7.0-14.0%,Ni3.0-11.0%,Co5.0-17.0%,Mo0-6.0%,Ti0.3-2.0%,Al≤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宜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等冶炼工艺。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合金中高Ti、高Co的共同作用使得综合性能良好,由于含有相应的Cr,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抗应力腐蚀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