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670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1087434.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SF6替代气体分解产物的亚微米薄膜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基底,传感器基底上表面为电流感应薄膜,用于输出传感器响应电流,传感器基底下表面为粘合材料层,用于固定传感器基底,电流感应薄膜上设置有气敏探针阵列,气敏探针阵列外部涂覆有无定型氟聚合物层,其中,传感器基底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者液态硅胶材料制成,电流感应薄膜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屏蔽电缆输出响应电流,粘合材料层为低渗透性的聚丙烯薄膜,气敏探针阵列材料为对氟原子敏感的叶绿素,气敏探针阵列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而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精确检测环境友好型SF6替代气体分解组分的设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830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54568.6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分解组分的高压电力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微型气体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信号监测模块,所述微型气体传感器用于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流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放大、数字滤波和采集,并输出至信号监测模块;信号监测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用户,实现高压电力设备绝缘状态监测。本发明能够检测微型气体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并最终实现气体分解组分的精确测量,具有功耗低,结果精确,操作简单,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便于安装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5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104520.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H02G15/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构建方法,包括构建贯穿全寿命周期的跨时间阶段模型框架和基于“段”层的跨空间尺度设备数字模型框架,对构建的模型框架进行交融互联,即获得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能够实时监测直流GIL的复杂运行状态,为电网运行提供更安全、准确、高效的计算分析技术支撑,实现对直流GIL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04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939864.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失效程度的评估方法,具体为:步骤1,获取离子交换树脂的平衡吸附量;步骤2,获取离子交换树脂对超特高压换流阀内冷水系统中降解产物的吸附特性;步骤3,建立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获得饱和吸附量、吸附强度特征常数;步骤4,利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吸附速率常数、内扩散速率常数;步骤5,根据获得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质量、饱和吸附量、吸附强度、吸附速率常数、内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离子交换树脂失效程度。本发明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失效程度的评估方法,实现对离子交换树脂失效程度进行定量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04520.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H02G15/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构建方法,包括构建贯穿全寿命周期的跨时间阶段模型框架和基于“段”层的跨空间尺度设备数字模型框架,对构建的模型框架进行交融互联,即获得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能够实时监测直流GIL的复杂运行状态,为电网运行提供更安全、准确、高效的计算分析技术支撑,实现对直流GIL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6606.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H01H33/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括热量吸收模块的真空开关触头结构,包括触头片,触头片的底端连接有热量吸收模块,触头片的底端围绕热量吸收模块连接有触头基座,触头基座在远离触头片的一侧连接有导电杆。本发明的热量吸收模块可在燃弧过程中吸收电弧输送至触头的热量,减少能量在触头表面的集聚,大幅度减少了电弧对触头片表面的侵蚀破坏,提高了真空开关的短路电流开断成功率及使用寿命。本发明没有干扰触头片结构及触头基座磁场设计,保证了触头的电气性能及开断过程中所需的磁场要求。本发明触头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191861.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nventor: 付钰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分解产物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强度计算方法,首先计算高压电气设备所充气体的分子结构S及其在局部放电过程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反应体系R;然后根据反应体系R,计算气体分解产物在局部放电下的演化规律;最后根据气体分解产物的演化规律,计算气体的绝缘强度(E/N)cr。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特性研究中没有考虑非平衡效应,并且忽略了电子碰撞截面数据不完整的粒子,导致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运行状态评估和在线监测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11651.6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数值模拟的导体与环氧树脂界面应力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置导体与环氧树脂材料热、力学参数,建立导体与环氧树脂界面模型;步骤2:对固化动力学模块、热传导模块和应力应变模块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固化过程环氧树脂材料的固化度、温度和应力变化;步骤3:对固化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建立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原工艺基础上优化温度和固化度均匀度,减小固化前后残余应力;步骤4:将最优解代入导体与环氧树脂界面模型进行检验,若响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精度要求,则将最优解和模型计算结果返回步骤3,重新选取参数进行计算,若满足精度要求,优化结束。该方法能够减少由于残余应力引发的界面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9914.1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CNN网络的GIS故障诊断方法,具体为:步骤1,通过内置式超高频传感器得到不同局部放电缺陷的超高频时域脉冲谱图;步骤2,对超高频时域脉冲谱图进行数据预处理并通过采样得到局部放电一维序列;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局部放电一维序列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一维局部放电数据集;步骤4,采用一维VGG16神经网络对CWRU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利用迁移学习算法,将训练好的模型迁移后再使用局部放电数据对一维VGG16神经网络进行更新训练,实现局部放电故障模式识别,输出故障类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依靠人为主观判断难以发现局部放电早期故障以及对GIS局部放电故障模式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1096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91848.6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nventor: 付钰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放电分解产物空间分布情况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高压电气设备所充绝缘气体类型和含量,确定高压电气设备所充绝缘气体的优化分子结构S、配比C确定绝缘气体的放电分解路径及绝缘气体放电分解路径的速率常数K;然后确定绝缘气体放电分解产物非平衡0维分布情况N1;最后根据所述绝缘气体非平衡0维分布情况N1以及高压电气设备空间结构,确定绝缘气体放电分解产物空间分布情况N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压电气设备放电分解产物空间分布情况未知的计算难题,为实现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强度的合理评估奠定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