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5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7812.6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协同增韧的改性方法,包括向环氧树脂中依次添加端羟基聚醚砜和端羟基液态丁晴橡胶,在高温下共混,并在真空环境下脱气,然后加入酸酐类固化剂和咪唑促进剂,混合均匀,制得共混的固化前驱物,最后浇注、阶梯固化成型,即获得活性端基液体橡胶和热塑性填料协同增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向环氧树脂基体中同时引入带端基的液态橡胶和聚醚砜,生成差异性的球相结构以及半互穿的聚醚砜结构,有效实现了填料与基体的键合,从而实现对基体增韧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冲击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5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104520.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H02G15/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构建方法,包括构建贯穿全寿命周期的跨时间阶段模型框架和基于“段”层的跨空间尺度设备数字模型框架,对构建的模型框架进行交融互联,即获得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能够实时监测直流GIL的复杂运行状态,为电网运行提供更安全、准确、高效的计算分析技术支撑,实现对直流GIL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04520.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H02G15/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构建方法,包括构建贯穿全寿命周期的跨时间阶段模型框架和基于“段”层的跨空间尺度设备数字模型框架,对构建的模型框架进行交融互联,即获得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面向直流GIL的数字孪生模型框架能够实时监测直流GIL的复杂运行状态,为电网运行提供更安全、准确、高效的计算分析技术支撑,实现对直流GIL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25481.6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盆式绝缘子应力监测系统,包括盆式绝缘子模具和上位机,盆式绝缘子模具内侧面上设置有光纤光栅传感器,外侧面设置有热电偶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解调仪与上位机信号连接,热电偶传感器通过温度采集仪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内部安装有盆式绝缘子固化过程数字孪生模型,盆式绝缘子固化过程数字孪生模型根据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计算当下的固化度场、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并进行可视化显示。采用本发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盆式绝缘子应力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盆式绝缘子在生产过程中应力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1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025481.6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盆式绝缘子应力监测系统,包括盆式绝缘子模具和上位机,盆式绝缘子模具内侧面上设置有光纤光栅传感器,外侧面设置有热电偶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解调仪与上位机信号连接,热电偶传感器通过温度采集仪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内部安装有盆式绝缘子固化过程数字孪生模型,盆式绝缘子固化过程数字孪生模型根据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计算当下的固化度场、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并进行可视化显示。采用本发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盆式绝缘子应力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盆式绝缘子在生产过程中应力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343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32727.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子模拟的环氧‑橡胶体系介电常数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环氧树脂和酸酐类固化剂的分子模型并几何优化,将优化后的分子模型放入立方体中混合均匀,形成无定形晶胞结构,设计环氧树脂与酸酐类固化剂的交联脚本,并预设交联反应条件,根据交联脚本以及预设的交联反应条件使环氧树脂与酸酐类固化剂分子进行交联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环氧树脂模型,根据羧基丁烯丙烯腈CTBN的分子结构构建橡胶分子模型并几何优化,设计交联环氧树脂与CTBN的交联脚本,预设交联反应条件,将优化后橡胶分子加入交联环氧树脂模型中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环氧/橡胶体系,最后计算环氧/橡胶体系的介电常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