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108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009857.4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气体固态分解产物的抑制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结合密度泛函与反应分子动力学,计算环保型气体分解路径及反应速率常数;步骤2,通过分解路径及反应速率常数,建立环保型气体持续电晕放电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来分解产物在持续电晕放电下的时间演化特性和形成机理;步骤3,根据时间演化特性和形成机理,通过计算各相关反应对含碳固态分解产物的生成/去除贡献,通过改变变量并采用多变量协同优化方法对固态分解产物的组分进行抑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固态分解产物的形成机理不明而导致的固态分解产物的抑制措施难以开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9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0903351.3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包括光纤微应变传感器,光纤微应变传感器的光纤接头与光纤传感器解调仪上的光学通道相连;光纤传感器解调仪的通信接口端与计算机相连;光纤微应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光纤尾端刻上光纤光栅将其插入陶瓷插针中,将两者固定粘接;步骤2,用电钻在剪裁好的圆形固定片中心钻孔,将陶瓷插针插入钻好孔的固定片上并将两者固定粘接;步骤3,把硬性压电陶瓷和带有陶瓷插针的固定片固定在金属圆筒内,用胶固定粘接;步骤4,在硬性压电陶瓷焊接引线连线柔性压电材料即完成光纤微应变传感器制作;具有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体积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0484.8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5/04 , G16C60/00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13/0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潮电缆真空除湿仿真方法及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真空烘干试验获取电缆材料试样在受潮前后的质量变化及在不同烘干条件下的烘干前后的质量变化;根据在真空烘干试验中所记录的质量变化数据计算电缆材料所对应的真空烘干过程中的扩散系数;根据所述扩散系数构建电缆结构模型,并模拟真空烘干装置的工作环境;通过所述电缆结构模型分析电缆内部水分的分布情况和脱水动态。本发明通过构建电缆结构模型分析电缆内部水分的分布情况及其脱水动态,基于仿真结果优化的真空除湿处理参数和条件,以实现更高效和可靠的电缆除湿效果,能够从微观角度提供关于电缆除湿效果的准确预测,为电缆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010978.0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16C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气体放电过程中绝缘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环保型气体放电下分解产物的演化特性;步骤二:根据每种产物的微观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其相对于SF6的绝缘性能;步骤三:计算放电过程中气体混合物的相对绝缘性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保型气体放电分解后绝缘性能无法评估的问题,对环保型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32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047779.9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K11/2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超声波检测电缆内部温度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待测电缆的表面安装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向待测电缆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待测电缆内传播并发生反射,反射的回波被超声波换能器接收;将接收的回波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根据待测电缆的内部结构搭建结构模型,根据渡越时间计算出超声波在待测电缆中预设区域的介质声速,然后根据介质声速计算预设区域的温度;根据预设区域的温度对其中缺失的温度进行插值计算,得到待测电缆内部被测区域的温度场。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脉冲回波测量法,得到待测电缆截面的较为完整的连续温度场,测量方法简单、用时较短、成本较低,为电缆的运行状态评价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481760.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62 , H01M50/289 , H05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电池组、缓冲机构和抗静电机构,电池组设置于缓冲机构内部,缓冲机构为电池组提供了抗振作用,抗静电机构设置于缓冲机构的两侧,抗静电机构是为避免装置产生静电,本发明通过纵向抗振装置、横向抗振装置和水平抗振装置,对电池组起到了有效全方位的缓冲保护,在受到冲击振动时,达到分力效果减少应力集中,同时在壳体和第一外接板与第二外接板上固定加装防静电PVC膜,支载框和防滑管均是由内加型永久性抗静电剂的混合材料所制,提高了装置的防静电效果,拆装快捷,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电池组组装装置的安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391066.8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义磁电效应的能量转换建模方法,具体为:步骤1,获取交流磁场通过金属电极表面产生的交流磁通参数;步骤2,根据交流磁场分布和交流磁通参数计算金属电极表面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涡旋电流;步骤3,获取直流磁场和交流磁场作用参数,根据感应电动势引起的感应涡旋电流计算洛伦兹力,然后计算施加在样品上的总扭矩;步骤4,计算磁电转换系统输出电压函数;步骤5,根据系统能量转换函数建立磁‑电耦合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广义磁电效应的磁电转换定量计算还没有完整的计算方法,同时对应的磁能和最终转化的电能具体数值无法得到详细的计算结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390890.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的广义磁电效应测量探头,包括圆柱模具,圆柱模具上表面以悬臂方式固定有压电陶瓷,压电陶瓷的非固定端对应的圆柱模具上开设有沿圆柱模具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陶瓷插针,陶瓷插针下方伸出通孔并通过接头连接有单模光纤,压电陶瓷上表面还设置有金属电极镀层。本发明利用压电陶瓷金属电极表面在交流磁场下产生的涡旋电流,在直流磁场作用下产生洛伦兹力作用于压电陶瓷,然后测量压电陶瓷振动信号,通过光纤解调仪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实现磁场测量和磁电能量的转换,具有无源、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的良好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F‑P的广义磁电效应测量探头的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247236.1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5G设备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5G技术配网设备的故障识别和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台,还包括控制器、测试机构、夹持机构和清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块和抵紧组件,测试机构包括通电组件、采集组件和显示组件,清洁机构包括牵引组件、旋转组件和三个风扇,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每个风扇均通过铰接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部,旋转组件设在安装板的顶部,牵引组件设在通电组件和旋转组件之间,通电组件、采集组件和显示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用于5G技术配网设备的故障识别和检测系统,能够识别5G配网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障碍,同时能够精准判断为哪一类型的放电障碍。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70836.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超顺磁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磁电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铁硅铝软磁材料外壳,铁硅铝软磁材料外壳内部通过悬臂梁的方式设置有机电换能材料,铁硅铝软磁材料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钕铁硼双侧镜像封装永磁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能量转换装置存在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