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2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50002.2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浸种箱,所述浸种箱内设有孔箱,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倾斜机构,所述升降倾斜机构与所述孔箱相连接,所述浸种箱的一侧设有伸缩传送机构,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伸缩传送机构远离所述浸种箱的一侧设有升降催芽箱,所述伸缩传送机构与所述升降催芽箱相适配。本发明提供的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具有能够自动实现浸种,同时能够自动将浸种后的水稻种子移至催芽箱体内进行育苗的优点。

    OsMATE2-YY基因在调控水稻粒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74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8575.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MATE2‑YY基因在调控水稻粒型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具有稻瘟病广谱抗性的粳稻品种云引为研究材料,前期利用Affymetrix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构建了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后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编号为AK073902的转录本,通过NCBI网站比对发现该转录本编码一个MATE基因,将其命名为OsMATE2‑YY。然后利用转基因实验对其功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OsMATE2‑YY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上调还是下调,水稻籽粒粒长变长、粒宽变宽、粒厚变小。本发明对于进一步阐明植物籽粒发育分子机理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种水稻再生力鉴定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53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328480.3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再生力鉴定方法,包括:(1)采集水稻头季及再生季有效穗数;(2)计算有效穗数比,有效穗数比=再生季有效穗数/头季有效穗数×100%;(3)根据再生力估算模型Y=951.95+24.68X估算水稻产量并鉴定再生力;式中:X表示有效穗数比,Y表示产量。本发明有益效果:根据有效穗数比,既考虑了头季有效穗数适宜中等的要求,又兼顾再生季有效穗数要求足够多的特点,达到早期准确鉴定品种再生力的要求;有效穗数比消除了品种间特性差异的影响,具共性特征,适合作为衡量指标;免去了依赖仪器检测或人工大量考种的过程;再生力估算模型与再生季产量相关系数达0.65**,预测产量平均精度达到90.04%。

    一种新型水稻育苗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41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72262.3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苗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稻育苗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车把、存土斗、种子斗和传动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车轮、后车轮、前轮轴、后轮轴和车架,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轮轴齿轮、离合从动齿轮、主动摩擦盘、从动摩擦盘、活动爪、联动盘、联动弹簧、控制弹簧、从动盘、离合握把、离合拉线,所述轮轴齿轮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下方在所述后轮轴外侧,所述离合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轴齿轮前方。通过本发明采用的离合机构,相对于市面上常见的育苗装置,本发明能够根据需要切断车轮传动机构的连接,从而满足车轮转而不进行播撒工作的需求。

    一种实验室用水稻无土壮苗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8588.X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水稻无土壮苗装置,包括壮苗盘和水培架,壮苗盘上规则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壮苗孔,各壮苗孔内分别拆装设置有壮苗筒;水培架包括主体支架和设置于主体支架外部用于存储营养液的营养液箱,主体支架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培养箱,各壮苗盘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上;营养液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各个所述培养箱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方便实验过程中集中统一的观察和培养水稻苗,更容易观察根部和植株的表型,方便幼苗期水稻抗性筛选,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能够在水稻苗的成长过程中维持稳定,防止水稻苗成长过高倒下,同时方便进行根部遮光实验。

    一种水稻复杂性状的定向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2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7372.7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复杂性状的定向改良方法,该方法基于将多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杂交选育相结合,提供了包括:一步PCR法多基因组装体系,后代快速荧光筛选法,以及高通量多基因分型等基因编辑材料创制流程,仅需短短两年时间即可获得遗传稳定、性状优良的株系材料。为后续的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案例。本发明建立了复杂农艺性状定向改良的策略,提供了从sgRNA组装、无转基因筛选到通过MGE与育种相结合的有前途的种质资源创造的快速实用的过程,可以实现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和抗病性的情况下,对主要优良栽培品种生育期进行定向改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