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2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50002.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浸种箱,所述浸种箱内设有孔箱,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倾斜机构,所述升降倾斜机构与所述孔箱相连接,所述浸种箱的一侧设有伸缩传送机构,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伸缩传送机构远离所述浸种箱的一侧设有升降催芽箱,所述伸缩传送机构与所述升降催芽箱相适配。本发明提供的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具有能够自动实现浸种,同时能够自动将浸种后的水稻种子移至催芽箱体内进行育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94465.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OsLOX1基因在调控水稻抗干旱性和种子活力中的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通过CRISPR/Cas9敲除OsLOX1的突变系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低于野生型品系,并且伴随着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此外还发现,与野生型相比,敲除OsLOX1降低了水稻种子寿命,同时伴随着H2O2、MDA含量的上升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可用于水稻耐储藏抗旱品种的选育;为培育耐干旱水稻品种和提高种子寿命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8575.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MATE2‑YY基因在调控水稻粒型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具有稻瘟病广谱抗性的粳稻品种云引为研究材料,前期利用Affymetrix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构建了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后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编号为AK073902的转录本,通过NCBI网站比对发现该转录本编码一个MATE基因,将其命名为OsMATE2‑YY。然后利用转基因实验对其功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OsMATE2‑YY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上调还是下调,水稻籽粒粒长变长、粒宽变宽、粒厚变小。本发明对于进一步阐明植物籽粒发育分子机理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84080.6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抗性的测定方法,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稻抗性的测定方法包括耐旱性、耐盐碱性测定和抗病性测定两大部分,该方法能够科学、高效地对水稻新品种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对选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053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328480.3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再生力鉴定方法,包括:(1)采集水稻头季及再生季有效穗数;(2)计算有效穗数比,有效穗数比=再生季有效穗数/头季有效穗数×100%;(3)根据再生力估算模型Y=951.95+24.68X估算水稻产量并鉴定再生力;式中:X表示有效穗数比,Y表示产量。本发明有益效果:根据有效穗数比,既考虑了头季有效穗数适宜中等的要求,又兼顾再生季有效穗数要求足够多的特点,达到早期准确鉴定品种再生力的要求;有效穗数比消除了品种间特性差异的影响,具共性特征,适合作为衡量指标;免去了依赖仪器检测或人工大量考种的过程;再生力估算模型与再生季产量相关系数达0.65**,预测产量平均精度达到90.04%。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72262.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苗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稻育苗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车把、存土斗、种子斗和传动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车轮、后车轮、前轮轴、后轮轴和车架,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轮轴齿轮、离合从动齿轮、主动摩擦盘、从动摩擦盘、活动爪、联动盘、联动弹簧、控制弹簧、从动盘、离合握把、离合拉线,所述轮轴齿轮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下方在所述后轮轴外侧,所述离合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轴齿轮前方。通过本发明采用的离合机构,相对于市面上常见的育苗装置,本发明能够根据需要切断车轮传动机构的连接,从而满足车轮转而不进行播撒工作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27640.9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OsDUF6基因在提高水稻耐旱性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克隆获得了一个水稻未知功能结构域基因OsDUF6,通过遗传转化获得该基因的过表达植株;对OsDUF6过表达植株进行干旱处理,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其存活率上升、抗氧化酶的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弱、ABA含量变化升高、活性氧(ROS)的含量下降,表明过表达OsDUF6可显著提高水稻对干旱的耐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712411.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OsLOX10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制备筛选出相应的纯合植株,并基于由相应植株得到的种子进一步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种子耐储存性进行考察。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新采摘的种子,OsLOX10基因过表达增强了种子的发芽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活力指数等;对于人工老化后的种子基因敲除苗的发芽率强于野生型和过表达株系,证明OsLOX10基因基因敲除苗具有提高种子耐老化的性能。由此,本发明为延长水稻种子耐储存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8588.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G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水稻无土壮苗装置,包括壮苗盘和水培架,壮苗盘上规则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壮苗孔,各壮苗孔内分别拆装设置有壮苗筒;水培架包括主体支架和设置于主体支架外部用于存储营养液的营养液箱,主体支架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培养箱,各壮苗盘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上;营养液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各个所述培养箱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方便实验过程中集中统一的观察和培养水稻苗,更容易观察根部和植株的表型,方便幼苗期水稻抗性筛选,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能够在水稻苗的成长过程中维持稳定,防止水稻苗成长过高倒下,同时方便进行根部遮光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7372.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复杂性状的定向改良方法,该方法基于将多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杂交选育相结合,提供了包括:一步PCR法多基因组装体系,后代快速荧光筛选法,以及高通量多基因分型等基因编辑材料创制流程,仅需短短两年时间即可获得遗传稳定、性状优良的株系材料。为后续的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案例。本发明建立了复杂农艺性状定向改良的策略,提供了从sgRNA组装、无转基因筛选到通过MGE与育种相结合的有前途的种质资源创造的快速实用的过程,可以实现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和抗病性的情况下,对主要优良栽培品种生育期进行定向改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