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紧固件计数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03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785519.5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紧固件计数设备及方法,包括抖料机构、传送机构、第一相机、第二相机、补料带、工控机、编码器、收料传送带、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抖料机构进料后,紧固件经传送机构经过第一相机工位,第一相机在第一相机工位进行实时地图像采集与图像处理,进行粗计数与停料位置的计算;紧固件经传送机构的运输,正好经过第二相机工位,第二相机在第二相机工位进行图像采集与处理,进行精计数,得出紧固件的精计数结果,同时比对第一相机工位检测结果,避免惯性导致的计数误差;补料带装有编码器,通过编码器实时控制补料带补料直至补料完毕,工控机控制补料带停止工作。本发明具有计数精度、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基于关键点预测网络的无序混叠工件抓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8014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56483.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键点预测网络的无序混叠工件抓取方法和系统,输入一张实时RGB图像,通过预设的关键点预测网络模型可以分割出每个工件的位置并预测其关键点位置,从而获得关键点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结合关键点在工件模型坐标系下的3D坐标以及相机内参,解算工件模型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再结合手眼标定获得相机坐标系到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求解得到机器人坐标系下工件的6DoF位置及位姿信息。该方法能够在关键点被遮挡的情况下通过投票预测出最可能代表关键点的像素位置,解决了工件混叠情况下关键点被遮挡的位姿计算难题,使机器人能够实现更加复杂场景下的工件拾取功能,有效提高拾取成功率。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热异常检测与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81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169167.7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热异常检测与定位方法,包括:建立圆柱电池温度空间分布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得到归一化后的空间位置和时间量并建立扰动和热异常存在时归一化的温度空间分布模型;根据预设的优化目标函数辨识归一化的温度空间分布模型的参数;采集电池表面温度数据、电池电流和端电压数据,结合归一化的温度空间分布模型构建反步边界观测器;根据反步边界观测器和归一化的温度空间分布模型得到误差系统,通过逐次逼近法对误差系统进行求解得到输出温度估计误差;对输出温度估计误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得到分布式残差量,代入预设的残差评估函数得到评估值,当评估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定位到空间位置处存在热异常。

    一种智能空瓶检测机器人瓶底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1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108468.6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空瓶检测机器人瓶底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瓶底图像预处理;(2)重心法获取瓶底圆心大致位置;(3)以重心为圆心径向扫描,根据瓶底防滑纹的几何特征,获得瓶底图像的防滑纹位置信息并引入权重算子,去除干扰点;(4)对各防滑纹边缘点分组,任选其中Nc组边缘点,采用变权重最小二乘法进行圆拟合。该方法克服了瓶底透光不均造成的定位不准难题,并能在玻璃瓶底图像有异物遮挡或存在连续干扰点时,准确快速的定位瓶底中心,适用于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玻璃瓶底质量自动检测。

    基于明暗场融合的基板玻璃缺陷图像自动对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701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46194.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明暗场融合的基板玻璃缺陷图像自动对焦方法及系统,旨在找到最清晰的基板玻璃缺陷明场、暗场图像。包括:获取相机拍摄的基板玻璃明场、暗场图像;提取明场、暗场图像序列的图像特征;利用若干个串接的CIM模块,再连接全局平均池化和1*1卷积层构建出双分支特征交叉融合网络,CIM模块为2输入2输出的空间、通道注意力交叉融合模块;将明场、暗场特征图输入双分支特征交叉融合网络得到明场、暗场对应的网络输出向量,并利用网络输出向量确定最清晰的明场图像和暗场图像,实现对焦;实验证明,通过该方法进行基板玻璃缺陷的自动对焦,在运行速度和精度上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器人三维测量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457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64607.3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器人三维测量路径规划方法,包含基于多层视球和下一最优视点的MLVS‑NBV规划方法生成候选视点集合,使用IKFast运动学求解器求解各视点对应的机器人的所有逆运动学解,建立视点—逆运动学解的评估矩阵,利用PC‑NBV点云网络学习和预测选择下一视点后的覆盖率,建立GTSP问题并利用DDQN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求解,使用GPMP2运动规划器快速生成测量路径,将训练网络迁移到实际的机器人测量任务。通过视点规划方法保证测量视点的可行性并提高对不同测量对象的测量覆盖率,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实现对不同已知对象的自主测量和对未知对象的探索式测量,规划速度快、适应性强、效率高。

    基于多分类学习检测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5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7823.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多分类学习检测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发送端Alice、接收端Bob及基于多分类学习的后处理程序模块;所述发送端Alice高斯调制量子信号,并将调制后的量子信号通过量子信道发送至所述接收端Bob;所述接收端Bob为量子密钥接收端Bob,使用零差检测器来测量接收到的量子信号,使用功率计来测量本振光强度,使用时钟电路来提供时钟信号,最后通过经典量子信道将量子信号数据发送至基于多分类学习的后处理程序模块;所述基于多分类学习的后处理程序模块对量子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产生最终安全密钥。本发明可以检测多种针对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量子黑客攻击,从而增强高斯调制下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