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71965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80154197.1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行李空间(10)内的小的收纳占有空间将收卷式车厢盖布组件收纳在底板下的构造。车厢盖布底板下收纳凹部(36)以沿车身的后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收纳组件时,组件的外筒(52)以其轴线方向切槽(64)朝向上方的方式被收容在车厢盖布底板下收纳凹部(36)中。挠性罩片(56)从轴线方向切槽(64)被拉出,结合在挠性罩片(56)上的自由端部件(58)沿外筒的背面,朝向车厢盖布底板下收纳凹部(36)的深底凹部(36B)内延伸。因此,车厢盖布底板下收纳凹部(36)具有不比外筒(52)的高度(h)大很多的宽度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0190991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2374.3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L3/0046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R13/02 , B60R13/0237 , B60R2011/0015 , B60R2013/0287 , B60R2022/1818 , H01M2/108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冷却风取入结构,其以与乘客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32)的侧部相连的方式配置车身侧部的行李箱侧壁内衬板(35),将从行李箱侧壁内衬板的前表面(35a)上设置的吸气口(36)取入到车室内的空气作为冷却风,对蓄电池进行冷却,其中,配置成使非使用状态的座椅安全带(38)的至少一部分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与吸气口(36)重叠,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带(38)的至少一部分在沿车宽方向观察时与吸气口(36)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b),因此能够以与座椅靠背(32)不重叠的方式尽可能地使座椅安全带(38)靠车宽方向外侧,同时,防止该座椅安全带(38)堵塞吸气口(36)而妨碍冷却风的取入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2470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80066398.5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按照物品来改变收纳空间的车辆用收纳结构。车辆用收纳结构(1A)具有: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其以彼此相向的方式被延伸设置;挠性部(90),其以能够载置物品的方式被架设于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之间,并且呈现大于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分隔部(100),其被设置于挠性部(90);卡止部(110,120),其能够将分隔部(100)卡止在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0711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959460.X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物品来变更收纳空间的车辆用收纳构造。车辆用收纳构造(1A)的特征在于,具有: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延伸设置的一对支承部(30、41);以能够供物品载置的方式架设在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之间、并呈比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间的间隔大的长度的柔性部(90);设于所述柔性部(90)的划分部(100);能够将所述划分部(100)卡定于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之间的卡定部(110、120);和设于一个所述支承部(30)的下方且将另一个所述支承部(41)能够转动地支承的转动支承部(50、60)。
-
公开(公告)号:CN1112470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80066398.5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按照物品来改变收纳空间的车辆用收纳结构。车辆用收纳结构(1A)具有: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其以彼此相向的方式被延伸设置;挠性部(90),其以能够载置物品的方式被架设于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之间,并且呈现大于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分隔部(100),其被设置于挠性部(90);卡止部(110,120),其能够将分隔部(100)卡止在支承部(40)和前后边部(5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909916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880122374.3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L3/0046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R13/02 , B60R13/0237 , B60R2011/0015 , B60R2013/0287 , B60R2022/1818 , H01M2/108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冷却风取入结构,其以与乘客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32)的侧部相连的方式配置车身侧部的行李箱侧壁内衬板(35),将从行李箱侧壁内衬板的前表面(35a)上设置的吸气口(36)取入到车室内的空气作为冷却风,对蓄电池进行冷却,其中,配置成使非使用状态的座椅安全带(38)的至少一部分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与吸气口(36)重叠,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带(38)的至少一部分在沿车宽方向观察时与吸气口(36)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b),因此能够以与座椅靠背(32)不重叠的方式尽可能地使座椅安全带(38)靠车宽方向外侧,同时,防止该座椅安全带(38)堵塞吸气口(36)而妨碍冷却风的取入的情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