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二轮车用物品箱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623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74877.0

    申请日:2006-04-25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用物品箱结构,其不使用特别的固定部件而把物品垫固定在物品箱内不偏移。在物品箱(7)的底部(38)周围一体设置有凸棱(42),把物品垫(50)的周围嵌合在内侧来定位物品垫(50)。在物品垫(50)的前后各左右位置一体地向下方凸出形成有垫侧卡合部(53),把它嵌合在底部(38)的前后各左右对应位置处形成的箱侧卡合部(43)内。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挡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460621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3119811.2

    申请日:2003-02-28

    Abstract: 一种在由车体框架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的动力单元与配置在其上方的车座之间配置有以车座将其上端开口部封盖的物品箱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在减少部件数量并减少组装作业工作量的同时,还能够防止泥水等甩到引擎上。具有连接空气滤清器(60)与气化器的连接软管(61)的吸气系统(57)配置在引擎与物品箱(39)之间,一体地设置在连接软管(61)的上部、向上方突出的直立壁(61a)以及一体地设置在物品箱(39)的下部、向下方下垂的下垂壁(39a)二者配置在前后重叠的位置上,使得用来防止后轮甩出的泥水等进入连接软管(61)的前方的迷宫路径(62)形成于上立壁(61a)与下垂壁(39a)之间。

    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7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85624.X

    申请日:200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其在头灯的对光调整时,可使间隙在与后方的车体罩之间而不会损伤外观。在头灯(25)的背面上部安装头灯罩(30),在其后部设置后方延长部(60),进入在位于头灯(25)的后方的上整流罩(33)的前面设置的前面开口部(77)内。头灯(25)的背面下部也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肋(65),并进入左右的前信号装置(26)之间的前部内侧。在对光调整时,即使以对光轴(52)为中心转动头灯(25),后方延长部(60)与后方延伸肋(65)也会进入上整流罩(33)和前信号装置(26)的内侧,由此,不会在侧视下形成间隙。

    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71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5624.X

    申请日:200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其在头灯的对光调整时,可使间隙在与后方的车体罩之间而不会损伤外观。在头灯(25)的背面上部安装头灯罩(30),在其后部设置后方延长部(60),进入在位于头灯(25)的后方的上整流罩(33)的前面设置的前面开口部(77)内。头灯(25)的背面下部也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肋(65),并进入左右的前信号装置(26)之间的前部内侧。在对光调整时,即使以对光轴(52)为中心转动头灯(25),后方延长部(60)与后方延伸肋(65)也会进入上整流罩(33)和前信号装置(26)的内侧,由此,不会在侧视下形成间隙。

    低底板车辆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43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28566.7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底板车辆,以在低底板车辆中提高脚踏板的外观性为课题。所述低底板车辆具备:车体构架(11)、由该车体构架(11)支承的转向手柄(29)及驾驶员落座的车座(46)、设置在转向手柄(29)和车座(46)之间供驾驶员放置脚的脚踏板(49),其中,该脚踏板(49)通过连接构件(68)安装在车体构架(11)上,在脚踏板(49)的前部具备有安装基准孔(75L、75R),在脚踏板(49)的后部具备有在和安装基准孔(75L、75R)正交的面上开口的安装孔(76L、76R)。

    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4305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49247.5

    申请日:2006-11-21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该二轮摩托车具备:至少具有从能转向地支承转向手柄的头管向后下延伸的下构架的车架;支承于车架的乘员用座;至少具有从上方覆盖下构架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构架罩部、及配置于下构架罩部的左右两侧的腿部挡泥板部的车体罩,其中,其能够容易地兼顾收纳量增大与上下性及乘坐性的提高,在乘员用座上的乘员能够操作的位置设置有收纳部。在下构架罩部(25)的左右至少一侧,在腿部挡泥板部(2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置面向上方的台阶部(39),并在该台阶部(39)设置收纳部(33)。

    机动两轮车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60779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3119815.5

    申请日:2003-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一种机动两轮车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向载装在具有框架管的车体框架上的引擎的排气系统供给二次空气的通路的一部分形成于所述框架管内;可使得二次空气用空气滤清器的维护易于进行,而且在将吸气软管连接到框架管上时不需要安装其它部件因而可降低成本。在配置在车体框架(25)的外部、并支持在该车体框架(25)上的二次空气用空气滤清器(63)的吸入口上连接有吸气管(64)的下游端,该吸气管(64)的上游端是将消音材料(65)夹在其与框架管(30)的内表面之间而插入该框架管(30)的端部开口中的。

    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91621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03151.5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驱动链条与副框架的干涉的同时增加收纳箱容量的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左右一对的副框架(45L、45R)中的一方的副框架(45L)的与驱动链条(68)对置的对置部(45L1)比驱动链条(68)的与一方的副框架(45L)对置的对置部(68b)靠上方离开配置,且左右一对的副框架(45L、45R)中的另一方的副框架(45R)的与收纳箱(81)对置的对置部(45R2)比一方的副框架(45L)的与收纳箱(81)对置的对置部(45L2)靠下方配置,从而相应地增加收纳箱(81)的容量。

    踏板型摩托车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5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86842.9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踏板型摩托车,从车宽方向左右的任一侧都能够容易地进行加油,且能够避免供油口与驾驶者的双腿的干涉。左右的下车架(12L、12R)从下车架(12)的中途向车宽方向左右分支并分别向下方延伸。加油管口(63)以通过分支的左右的下车架(12L、12R)之间的方式配置。在左右的下车架(12L、12R)上分别设有撑杆(93、93),在这些撑杆(93、93)上通过螺栓(95、95)紧固有加油管口(63)上部的支承部(94、94)。供油口(61)配置在车宽方向大致中央。由于供油口配置在车宽方向中央,所以,从车辆的左右任一侧都能够容易地够到供油口,从车宽方向左右的任一侧都能够容易地进行加油。

    机动二轮车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89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188514.9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在座前方设置收纳箱,用护罩覆盖其左右,使在膝盖夹紧护罩时对膝盖夹紧部分赋予足够刚性。该机动二轮车,在座(8)前方设置收纳箱(7),用护罩(33)覆盖其左右,同时膝盖夹紧护罩(33)上面。护罩(33)中央设有侧面开口(66),从护罩(33)和侧罩(34)之间形成的排风口(60)排出散热器(13)的排风。用分开的侧罩(34)覆盖侧面开口(66),同时护罩(33)利用卡合突起(72A、72B、72C)由作为刚性构件的前照灯支架(50)、收纳箱(7)及散热器(13)支承,提高了护罩的支承刚性。特别是利用卡合突起(72B)卡合到收纳箱(7)的侧面,用收纳箱(7)支承护罩(33),从而对护罩(33)的膝盖夹紧部(G)赋予足够的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