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9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80075888.3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1/10
Abstract: 该车辆的信息通知装置在将转向系统部件(10A)支承为能够转向的车身(1A)的左右一对的车身外侧部(1L、1R)中的至少一方具备通过致动器(105L、105R)进行工作的可动部(56、57),所述可动部(56、57)具有能够接触驾驶员的身体的外表面(56e、57e),所述可动部(56、57)使所述外表面(56e、57e)以预先确定的动作工作,由此向驾驶员通知预先确定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3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259372.6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失火检测装置。着眼于如下情况:没有基于离子的击穿辅助的期间中的承受压力与要求击穿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承受压力在失火时与燃烧时相比变低因此要求击穿电压变低,根据点火线圈的电压或电流来判定在没有击穿辅助的期间实施追加点火时的击穿的有无,对失火进行检测。在失火检测装置(100)中,通常点火正时计算部(101)计算通常点火正时。通常点火信号产生部(102)在通常点火正时产生通常点火信号(P1)。追加点火正时计算部(103)将刚进行通常点火之后的膨胀行程的规定正时计算为追加点火正时。追加点火信号产生部(104)在追加点火正时产生追加点火信号(P2)。击穿判定部(105)基于电压检测电路(40)的输出,对点火线圈(10)是否因追加点火而产生了击穿进行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076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135817.1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4 , F16H63/18 , Y10T74/19251 , Y10T74/20018 , Y10T74/20055 , Y10T74/2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装置,该换挡装置通过将换挡操作输入所引起的换挡心轴的旋转经由间歇式进给机构和空动机构传输至换挡鼓的旋转。设置有上游旋转保持机构,以将空动机构的通过换挡操作输入经由间歇式进给机构引起旋转的上游旋转构件保持在所需的旋转位置。当完成了所需水平的换挡操作后,换挡装置在没有后续换挡操作的情况下充分改变了速度,从而改善了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96964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810146370.0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变速器,包括换档位置变位驱动装置,其具有能够绕着换档轴轴线转动的主臂,用以响应于换档轴的转动而转动换档鼓,其中即使在中途停止换档操作,也防止换档鼓在达到中间位置。空动弹簧包括从环绕换档轴的螺旋部分的两侧夹紧按压部分。换档位置变位驱动装置的主臂设有压力接收部件,该压力接收部件由两个夹紧部分夹紧,这样,当转动部件转动时,如果响应于其转动方向,按压部分抵靠转动夹紧部分中的一个,则夹紧部分中的另一个抵靠压力接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65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61805.4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 F16H61/32 , F16H2061/2892 , Y10T74/2003 , Y10T74/20177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包含电动机且由该电动机发挥的动力来驱动换档鼓旋转的驱动机构被连接在换档鼓上,抑制沿换档鼓轴线方向的电动机从内燃机的伸出量,谋求驱动机构的小型化,而且谋求提高换档精度。驱动机构(112)包括:电动机(113),其把旋转轴线配置在与换档鼓(104)轴线正交的平面内;筒形凸轮(115),其通过来自该电动机(113)的动力传递而围绕与电动机(113)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在外周上设置有凸轮槽(130);传动旋转部件(116),其设置有能围绕与该筒形凸轮(115)旋转轴线正交的轴线旋转且在与换档鼓(104)连动的同时能有选择地与凸轮槽(130)卡合的多个卡合销(131)。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608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95337.X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8/02 , F16D23/12 , F16D25/086 , F16D2048/02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操作机构,该离合器操作机构在用手动操作或者使致动器工作来使离合器分离与接合的情况下不影响另一方。该离合器操作机构具有:操作杆侧损失机构(170B),其被设置在离合器操作杆与跷跷板式机构(103)之间,在不操作离合器操作杆时从离合器操作杆侧切断由电动马达(58)的驱动产生的、从跷跷板式机构(103)接受来的被动作力;和马达侧损失机构(170A),其被设置在电动马达(58)与跷跷板式机构(103)之间,在电动马达(58)不工作时从电动马达(58)侧切断由离合器操作杆的操作产生的、从跷跷板式机构(103)接受来的被动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698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81264.1
申请日:2007-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86 , F16D29/005 , F16D48/04 , F16D2025/081 , F16D2048/02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操作辅助装置,其具备离合器辅助用的促动器,能够在不需要促动器的隔热结构等的基础上,配置在可以控制发动机热的影响的位置。所述离合器操作辅助装置具备:设置在向车轮传递发动机(17)的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中的离合器机构(61)、被输入离合器操作力的离合器操作机构、按照该离合器操作机构的动作产生离合器辅助力的促动器(73),将所述促动器(73)配置在比所述发动机(17)更靠近前方且主车架(8)外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281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515.3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 F16H61/32 , F16H61/688 , F16H2061/2892 , Y10T74/20018 , Y10T74/201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档装置,该换档装置,用于发动机的变速器,具有:根据绕轴的旋转位置使上述变速器的变速档发生变化的变速鼓;使驱动轴相对于该变速鼓大致正交的致动器;与该致动器的驱动轴平行配置且在外周具有多个凸轮槽的蜗杆状的凸轮鼓;同轴固定在上述变速鼓上且在外周具有多个销的轮式齿轮,使上述轮式齿轮的上述各销和上述凸轮鼓的各凸轮槽至少一组卡合,且通过上述致动器经由上述凸轮鼓及上述轮式齿轮使上述变速鼓旋转,由此使上述变速器的上述变速档发生变化,还具有检测上述凸轮鼓的旋转位置的检测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6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780088872.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及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去除方法及装置,其在不等间隔点火发动机或单缸发动机中也能够将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从失火参数中去除以进行准确的失火判定。曲柄角速度测量部(5)检测各曲柄角的角速度。相对角速度计算部(7)计算各曲柄角处的相对于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死点附近检测到的基准角速度的相对角速度。累加角速度计算部(8)在规定的曲柄角范围内对所述相对角速度进行累加以计算累加角速度。惯性转矩成分去除部(9)及抽吸转矩成分去除部(11)从累加角速度中去除惯性转矩成分及抽吸转矩成分以计算去除后累加角速度。齿间误差系数学习部(10)根据去除后累加角速度计算齿间误差系数并学习。齿间误差成分去除部(12)使用齿间误差系数计算各发动机转速的齿间误差成分,从去除后累加角速度中去除齿间误差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6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80088872.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及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去除方法及装置,其在不等间隔点火发动机或单缸发动机中也能够将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从失火参数中去除以进行准确的失火判定。曲柄角速度测量部(5)检测各曲柄角的角速度。相对角速度计算部(7)计算各曲柄角处的相对于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死点附近检测到的基准角速度的相对角速度。累加角速度计算部(8)在规定的曲柄角范围内对所述相对角速度进行累加以计算累加角速度。惯性转矩成分去除部(9)及抽吸转矩成分去除部(11)从累加角速度中去除惯性转矩成分及抽吸转矩成分以计算去除后累加角速度。齿间误差系数学习部(10)根据去除后累加角速度计算齿间误差系数并学习。齿间误差成分去除部(12)使用齿间误差系数计算各发动机转速的齿间误差成分,从去除后累加角速度中去除齿间误差成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