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07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1718.2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体材料的现场渗透实验装置。本发明包括垂直渗透装置、水平渗透装置、底部承托装置、压力表、上排水接口、前侧面排水接口、透水石、下隔水板、底排水管、上充水加压接口、加压仪器、盖板、右侧面充水加压接口、前侧面充水加压接口、右侧面排水接口、透水石挡板、隔水板卡槽、吸铁石、铁质旋转挡板、左支撑板、侧面铁丝网、侧面隔水板、支撑板、转动轴、上部铁丝网、集水斜坡、汇水沟、侧面卡槽、侧面承插板、内框架、外框架。本发明所述装置可以更准确的分别测定散体材料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从而为各类土体边坡工程、基坑工程的稳定性研究及滑坡及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及灾害防治提供较可靠的理论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5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034046.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固定土体的现场测量散体材料渗透试验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土体固定装置、蓄水装置、渗透装置和底部承托装置,渗透装置设置在底部承托装置顶端,土体固定装置倾斜设置在渗透装置内,蓄水装置固定设置在渗透装置上。本发明渗透试验装置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固定土体,解决了原试验对土样结构的扰动问题;可以根据土体的性质来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多组试验,使所得试验更加接近实际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405447.7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光进 , 叶天浩 , 彭磊 , 杨成松 , 赵冰 , 孔祥云 , 胡斌 , 黄劲松 , 周汉民 , 刘坚 , 刘文连 , 李小双 , 张超 , 田森 , 陈结 , 袁利伟 , 唐永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并监测泥石流多物源全地形运动的实验装置,属于岩土工程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起动物源供给装置、沿程物源供给装置、多自由度地形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及泥石流运动监测装置等。物源供给装置为实验提供所需物源,多自由度地形模拟装置用于模拟不同地形条件,降雨模拟装置用于模拟降雨工况,支架装置用于支撑降雨模拟装置和挂载监测设备,泥石流运动监测装置用于完成泥石流运动全过程研究。本发明可以模拟研究在降雨、物源补给、冲蚀沉积、复杂地形条件下,泥石流演进的完整过程,并通过自动化监测设备记录物质交换、流速变化、流加速度等参数,实现对致灾过程(56)对比文件US 2018087945 A1,2018.03.29WO 2014087521 A1,2014.06.12倪化勇.人工降雨条件下冲沟型泥石流起动试验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15,第23卷(第01期),第111-118页.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842201.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体堆积坝失稳致灾全过程监测的实验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供水装置、降雨模拟装置、支架装置、坝体破坏及溃坝泥石流运动实验装置。供水装置为实验提供所需用水,降雨模拟装置用于模拟降雨工况,支架装置用于支撑降雨模拟装置和挂载超声设备,坝体破坏及溃坝泥石流运动实验装置主要用于完成坝体破坏和溃坝泥石流(洪水)运动过程研究。本发明可以模拟研究在降雨、洪水漫顶、管涌条件下,尾矿坝或均质土坝从坝体破坏到溃坝泥石流(洪水)在下游河道演进的过程,并通过自动化监测设备记录坝体破坏程度、坝体孔隙水压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6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577551.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饱和及水头反压饱和的动三轴实验仪器,属于岩土工程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玻璃护罩装置、进水排水室装置、动三轴底座装置、应力加载装置等组成。本装置的玻璃护罩固定在进水排水室装置上,进水排水室的底部为动三轴底座装置。做实验时可以在玻璃护罩内放置实验试样进行二氧化碳饱和和通水进行水头反压饱和,底部的动力加载装置可以为整体实验试样模拟地震时的尾砂液化现象。应力加载装置可以为实验试样加载围压和反压。本实验装置可以移动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5509.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5 , G16C60/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步轧制中熵合金原子变形方法,涉及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可在原子尺度上模拟CrCoNiAl0.014中熵合金室温异步轧制的变形过程。通过对轧制变形过程数据的二次处理,获得不同类型位错的密度变化和位错线的分布特性,揭示了异步轧制变形对中熵合金CrCoNiAl0.014的内部组织在原子尺度上的影响。本发明从原子尺度模拟了不同道次CrCoNiAl0.014中熵合金异步轧制变形,与实验上的数据形成了互补,特别是针对位错与孪晶等缺陷相互作用的动态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采用LAMMPS中的虚拟衍射和选区电子衍射技术将实验结果与模拟数据相结合,弥补了微观尺度上现有分析检测手段所存在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86114.9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导高电磁屏蔽效能的Mg‑Zn‑Y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在半连续浇铸法制备的Mg98‑99Zn0.3‑0.6Y0.6‑1.2镁合金铸锭的心部取尺寸为50×30×1.5mm的薄板,将其用有机溶剂清洗后进行机械打磨并抛光水洗、吹干。将切割好的镁合金板材抛光后预热;将预热完成的镁合金板材进行异步轧制,得到薄片状的镁合金。将轧制后的镁合金薄板裁剪到合适大小后放入真空管式炉中,洗气后在氩气中773K烧结24小时,得到高导高电磁屏蔽效能的Mg‑Zn‑Y合金。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半连续浇铸镁合金中固溶原子及第二相LPSO相的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提高Mg‑Zn‑Y合金的电导率进而提高其电磁屏蔽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033176.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维纳米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二维纳米镁合金材料热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镁合金材料表面预处理、表面机械打磨、预热处理、变形加工。本发明选用a‑Mg/LPSO纳米片层结构Mg‑Zn‑Y镁合金作为原材料,对镁合金进行380~420℃热处理后,使得镁合金材料内部产生大量层错,阻碍基体再结晶的生成,同时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LPSO相提供有利形核位置,在镁合金基体内形成二维层状纳米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647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0668.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磁屏蔽效能的铝/镁锂合金/铝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预处理:将镁锂合金板及铝板切割成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板材;将切割好的板材使用有机溶剂清洗,然后进行机械打磨以暴露出新鲜表面;将暴露出新鲜表面的板材进行研磨后抛光,随后用超声水洗、吹干。②成型:将板材按照铝板‑镁锂合金板‑铝板的顺序装配后进行预热;将预热完成的板材进行异步轧制,得到高电磁屏蔽效能的铝/镁锂合金/铝层状复合材料。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塑性变形方法存在的结合界面洁净度低、复合效率低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增加阻抗不连续的交界面,提高电磁屏蔽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33176.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维纳米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二维纳米镁合金材料热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镁合金材料表面预处理、表面机械打磨、预热处理、变形加工。本发明选用a‑Mg/LPSO纳米片层结构Mg‑Zn‑Y镁合金作为原材料,对镁合金进行380~420℃热处理后,使得镁合金材料内部产生大量层错,阻碍基体再结晶的生成,同时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LPSO相提供有利形核位置,在镁合金基体内形成二维层状纳米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