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4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275311.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花果香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本发明首先对采摘前的茶叶鲜叶进行机械胁迫处理,使叶片边缘发生泛红的机械损伤,以促进鲜叶内挥发性物质与非挥发性物质的生产与转化,采摘鲜叶后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制备得到高花果香红茶,使采摘后鲜叶的萎凋用时减少,用时仅为传统工艺的一半。因此,本发明不仅缩短了加工周期,也提高了红茶香气、滋味和品质的物质基础,使制得的红茶香气自然协调、汤色红且较浓亮、滋味鲜醇、花香浓郁,从而显著提升红茶的香气与品质,促进红茶多元化产品的开发,更有利于红茶的市场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4555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79559.9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神助眠速溶绿茶茶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绿茶速溶粉为底,调配合适的高茶氨提取物研制而成。与现有的安神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产品是以速溶绿茶粉为底,与高茶氨酸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而成的速溶茶饮,是一种简单的茶叶配方,组成均来自茶叶,安全可控,属于茶饮而非代茶饮。(2)产品为速溶茶,非传统茶和袋泡茶,没有茶渣,携带方便,饮用快捷、符合快节奏潮流的需求;(3)产品助眠活性成分明确,并很好保留了茶叶独特的风味;(4)产品物质基础清楚,助眠功能有相关动物数据支撑,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401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0780.5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矿泉水泡茶型英红九号红茶的制备方法,增加了水洗过程,使表面的微尘被清洗干净,鲜叶白毫的内涵物质也被溶解在水中,通过水洗、甩干的作用,部分白毫脱离叶面被排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使茶叶滋味更加醇和。摇青工序去除青臭气,增强红茶的香气;鲜叶堆放一定的高度和厚度使鲜叶产生高温加速内含成分转化速度提高茶叶香气和滋味醇滑度。重揉捻增加红茶的水浸出物使口感更丰富甜醇。而且将冷冻干燥大大保留了红茶的内含物,这种加工工艺打破了传统泡茶用水质量、温度等要求,使得常温矿泉水在矿物质浸泡红茶的情况下,内含物溶出量高,冲泡时间短,口感独特,即提高了品饮价值、便携度也增加了保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2993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32926.5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抹茶粉在菜肴中的应用,还涉及上述的应用方法。本发明要保护的是抹茶粉在菜肴中的应用;以及抹茶粉在制作菜肴表面图案中的应用;具体的应用步骤是,将抹茶粉与代茶粉混合后,加入饮用水,搅匀至生成抹茶泡沫,然后取抹茶泡沫置于菜肴上方,用茶勺蘸取饮用水绘制图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克服了在菜肴的造型过程中手工雕花、雕字费工、费时、费料及多次手工操作易造成污染而不卫生的弊端,提高了厨师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依据消费者需求绘制各种图案及文字;(2)可使人们吸收更多茶中不溶于水的固体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多糖类、矿物质、纤维素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96159.7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采摘鲜叶;(2)晒青;(3)晾青;(4)做青/摇青;(5)杀青;(6)做形;(7)干燥;(8)拣剔;(9)复火、装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所获得的沉香型颗粒茶,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口感品质俱佳。
-
公开(公告)号:CN114468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276151.4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果香型白茶加工工艺,本发明利用树体非生物胁迫技术来提高茶树鲜叶香气,采摘后经萎凋、起堆及烘干工艺制备得到花果香型白茶。与传统的花香型白茶制作工艺相比,本发明突破了高香型茶树品种的局限;与传统白茶加工工艺相比,本发明优化了茶叶的加工工艺,显著提高了白茶的香气品质,且色泽翠绿,而非传统的灰褐色。与利用摇青工艺加工的白茶相比,本发明能更加充分地刺激茶鲜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效应潜力,应激反应的效应范围更大,从而产生的花香化合物更加丰富,花果香更加显著。因此,本发明打破了茶树的品种局限,充分发挥鲜叶的应激响应效果,利用茶叶自身的优势极大提高白茶的香气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276153.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绿茶品质的加工工艺,本发明首先对绿茶茶树的嫩芽叶进行树上非生物胁迫破壁处理,待茶树嫩芽叶充分启动应激反应时采摘鲜叶,鲜叶经杀青、冷却、揉捻和干燥后制备得到高品质绿茶。该工艺对茶树树体嫩芽叶稍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刺激茶树整个植株发生应激响应,可以充分利用茶树鲜叶的各种酶解生化反应,诱导香气物质大量产生,从而更好地从茶叶本身获得高香型绿茶品质。本发明不仅无需摊青,直接杀青、揉捻、干燥即可制作出高花果香型的绿茶,缩短了加工周期,而且能够在茶叶自身的基础上提升绿茶的香气品质,香气化合物源自茶叶自身的应激响应,香气更纯正、浓郁。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75314.7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代替小绿叶蝉咬食鲜叶加工东方美人茶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树体非生物胁迫破壁技术处理茶树嫩芽叶,采摘茶树鲜叶后再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回水、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艺制作得到东方美人茶。本发明突破了传统东方美人茶茶青处理需要茶小绿叶蝉生物胁迫的局限性,不受季节、地域、气候等天然条件的影响,通用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从根本上获得提升;且本发明制备的东方美人茶花果蜜香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醇厚甘甜爽滑,赋予东方美人茶的花果香源于茶树在非生物胁迫下启动的糖苷酶应激响应,香气更浓郁,启动的应激响应是基于茶树本身,范围更大,产生芳香物质更多、更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142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153645.9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陈皮金花绿茶的制作工艺,本发明通过绿茶干茶制作、陈皮处理、渥堆、发花和干燥等制备工艺,制备得到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陈皮金花绿茶,该陈皮金花绿茶发花效果好,内外发花透彻,汤色滋味较好,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糖等品质成分含量较高,且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且本发明的陈皮金花绿茶,丰富金花茶的品类,提高金花茶的市场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3641.0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陈皮金花条形红茶的制作工艺,本发明经过条形红茶的喷淋处理、陈皮的喷淋处理、汽蒸、发花和干燥等工艺后制备得到一种陈皮金花条形红茶,该陈皮金花条形红茶金花分布均匀,数量较多,集陈皮的果香、茶的醇香、金花的菌香于一体,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醇。同时,本发明制作过程中茶叶不用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不经过压制直接以松散状态进行自然发花,制作流程简单,制作工艺稳定,参数确定,重复可操作性强,加工出的金花茶品质稳定,丰富了市场上金花茶的品类。此外,本发明制作的陈皮金花条形红茶比现有的金花茯砖茶具有更强的降血糖功效,可满足消费者对茶产品健康功效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