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50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58820.2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预测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1)依据已有的深井巷道工程资料进行层次分析,建立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评价指标体系;(2)依据已有的深井巷道工程资料设计神经网络,建立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预测模型;(3)获取待测深井巷道的工程资料,依据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预测模型进行等级预测。本发明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能够合理、有效、快速地实现深井巷道围岩综合分级预测,为深井巷道支护设计、施工方案提供准确的围岩等级,保证施工安全,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陆地单桩倒置双桶式风电基础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8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0748.4

    申请日:2019-07-02

    Inventor: 梁昊 单梁 冉金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地单桩倒置双桶式风电基础,其上端包括一个双桶组合结构,中间设有1个缓冲装置,下端包括1根预制端承摩擦桩。所述的双桶组合结构由中空基础外桶结构与基础内桶结构通过螺纹连接而成,基础内桶结构径高比为2-4,中空基础外桶结构径高比为6-10,双桶组合结构安装完成后倒置于圆形基坑中;所述的双桶组合结构与端承摩擦桩连接处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由抗疲劳性能较好的弹簧或橡胶皮垫制成,其尺寸与下部的端承摩擦桩横截面积相同,使用螺栓将双桶组合结构、缓冲装置以及预制端承摩擦桩顺次连接,本发明单桩倒置双桶式基础具有承载力高、地基沉降量小、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模型试验模拟巷道台阶法开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573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910229768.9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试验模拟巷道台阶法开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模型试验技术领域,解决模拟台阶法开挖效率和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由八个子开挖模块、数据采集装置、监测传感器和紧固装置组成;数据采集装置由数据采集面板、数据线和数据插头组成。八个子开挖模块有紧固凹槽,可由紧固装置连接为一榀开挖进尺断面;开挖模块侧壁设有监测传感器,前侧中心位置设有数据插头,后侧相应位置设有数据接口,二者首尾连接,传输监测数据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插头两侧有拆卸孔。本发明开挖模块与现场开挖的位置、尺寸按相似比尺缩小,还原度高,准确反映围岩台阶法开挖时的受力特性,提高试验效率,组装拆卸方便。

    一种新型钻孔图像采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059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0898535.8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钻孔图像采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要解决现有钻孔图像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产品包括自进装置、清洗装置、采集装置、连接装置和控制装置。本发明的自进装置设有8个可调节支撑角度的自转式防滑胶轮,内含高扭矩电机,可带动本发明在钻孔内居中行进;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可在钻孔内对防护镜头的防护壳进行清洗,提高了图像采集精度;本发明的控制装置设有控制按键和功能按键,可操控图像采集时的行进速度、姿态和光源亮度,并将采集信息实时储存。本发明适用于煤矿巷道顶板钻孔检测,具有操作简便、采集效率高、采集精度高的特点,采集数据可真实反映巷道顶板围岩变形破碎特性。

    一种轻型高强复合碳纤维约束混凝土拱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0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811032583.0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高强复合碳纤维约束混凝土拱架及施工方法,其结构是由若干复合碳纤维约束管通过连接套筒及固定钢板组装并灌注核心混凝土形成的拱架结构。所述的复合碳纤维约束管由内层管、浸树脂碳纤维夹层和外层管组成,各层之间通过树脂粘贴;所述的连接套筒分为单阻隔卡环闭合套筒和双阻隔卡环开孔套筒两种,单阻隔卡环闭合套筒的阻隔卡环两面均焊有四个环向分布的固定钢筋爪,双阻隔卡环开孔套筒的两个阻隔卡环的外侧均焊有四个环向分布的固定钢筋爪。本发明可用于巷道支护,不仅可以提高支护强度,而且极大降低拱架整体重量,便于施工。

    一种土岩复合地层下卧既有隧道的地下空间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11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0000755.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岩复合地层下卧既有隧道的地下空间开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选择不干扰主路正常交通的地方施作围护结构;在主路施工区域施作预留柱头和顶板结构,并回填土体;在辅路施工区域运用挖掘机配合破碎锤开挖至土岩交界面处,并进行开挖块形区域的划分;利用连续采煤机进行强度较低的地层开挖,利用综合机械化掘进机进行强度较高的地层开挖;在每一区域岩层开挖一段距离后,及时施作底板结构和承重柱结构。本发明解决了土岩复合地层下卧既有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开挖速度慢、施工质量低的问题,并有效减小了对上方高层建筑和下方既有隧道的扰动影响,保证了施工安全性。

    一种轻型高强复合碳纤维约束混凝土拱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05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1032583.0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高强复合碳纤维约束混凝土拱架及施工方法,其结构是由若干复合碳纤维约束管通过连接套筒及固定钢板组装并灌注核心混凝土形成的拱架结构。所述的复合碳纤维约束管由内层管、浸树脂碳纤维夹层和外层管组成,各层之间通过树脂粘贴;所述的连接套筒分为单阻隔卡环闭合套筒和双阻隔卡环开孔套筒两种,单阻隔卡环闭合套筒的阻隔卡环两面均焊有四个环向分布的固定钢筋爪,双阻隔卡环开孔套筒的两个阻隔卡环的外侧均焊有四个环向分布的固定钢筋爪。本发明可用于巷道支护,不仅可以提高支护强度,而且极大降低拱架整体重量,便于施工。

    自卸式相似模拟试验试件加工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7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210306.X

    申请日:2017-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卸式相似模拟试验试件加工模具及其操作方法,用于加工圆柱形试件。包括基座、缸体、约束套管、顶部垫片、底部垫片以及承压钢柱。其特征是:基座上设有一条滑动槽轨;缸体为外侧刻有一条齿轨内部具有圆柱体空间的中空圆台,缸体沿中间轴线可分为两部分,各部分下部边缘上都设有一个槽轨滑块,缸体放在基座上并使槽轨滑块卡在基座的滑动槽轨中;约束套管上设有齿轮和旋转把手,套在缸体外侧,使齿轮与缸体的齿轨咬合;顶部垫片、底部垫片为内部装有弹簧和弹瓣的中空柱体,分别置于缸体的顶部和底部;承压钢柱置于顶部垫片上。本发明专利解决了试件拆模过程中的自动化,减少了拆模过程中试件的损坏率,提高了制作效率。

    自卸式相似模拟试验试件加工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7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1210306.X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卸式相似模拟试验试件加工模具及其操作方法,用于加工圆柱形试件。包括基座、缸体、约束套管、顶部垫片、底部垫片以及承压钢柱。其特征是:基座上设有一条滑动槽轨;缸体为外侧刻有一条齿轨内部具有圆柱体空间的中空圆台,缸体沿中间轴线可分为两部分,各部分下部边缘上都设有一个槽轨滑块,缸体放在基座上并使槽轨滑块卡在基座的滑动槽轨中;约束套管上设有齿轮和旋转把手,套在缸体外侧,使齿轮与缸体的齿轨咬合;顶部垫片、底部垫片为内部装有弹簧和弹瓣的中空柱体,分别置于缸体的顶部和底部;承压钢柱置于顶部垫片上。本发明专利解决了试件拆模过程中的自动化,减少了拆模过程中试件的损坏率,提高了制作效率。

    一种深部巷道支护方案智能推荐及动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25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1299274.7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巷道支护方案智能推荐及动态优化方法,它通过对深部已支护巷道工程地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样本数据库并以松动圈厚度为依据划分支护等级;然后依次建立基于随机森林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的松动圈厚度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对比选定最优预测模型;采用最优预测模型预测待支护巷道的支护等级,并智能推荐支护方案,通过巷道周边位移监测技术和岩石力学反分析方法反演方案实施后的工程地质参数,并重新调整支护等级以及动态优化支护方案。本发明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能够全面、具体地考虑深部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快速地推荐支护设计方案,并实时、动态地调整支护方式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