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车轮立式轧制中辐板拉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4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311527.9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轻车轮立式轧制中辐板拉薄的方法,属于车轮轧制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车轮立式轧制工艺基础上,在轧制中期车轮扩径速度较大时,通过上下定心辊位置下移,使车轮轮心降低到主辊水平轴线以下20‑60mm,促使轧制变形区金属更易于流向辐板,减轻辐板拉薄程度;轧制末期当轮辋内径接近目标值时,上下定心辊位置抬高,使车轮轮心高度与主辊水平轴向保持一致,直至轧制结束。轮心高度的调整通过液压缸控制上下定心辊的位置实现。本发明不但可以减轻辐板拉薄程度提高车轮轧制成形精度,还可以改善轧制咬入条件,防止“轧卡”现象的发生。

    基于动静组合液池的板料双面控压充液拉深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9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83295.8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动静组合液池的板料双面控压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属于金属板材液压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静液池内充注液体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动液池被顶起到设定位置后在动液池内充注液体,将板料放置在动静组合液池上面;动液池液压系统启动实现板料预胀和对动液池内液体控压;压料板、凸模及板料组成的密闭空间和液压系统相连通,液体压力作用在板料上表面,实现板料上表面压力加载并过程控制;凸模下行至与动液池底部接触后,凸模和动液池一块下行,动静液池间密封失去作用,动静液池间液体通过动静液池的间隙连通,液体压力作用到板料上;凸模继续下行,静液池内液体和板料上表面压力按照设置的压力和凸模行程曲线变化直至成形结束。

    一种测量板材激光冲击高速成形中碰撞过程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1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79475.7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板材激光冲击高速成形中碰撞过程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激光成形系统和测量系统,激光成形系统包括光学玻璃、激光器、吸收层、金属薄板、金属圆棒、阻隔薄膜、绝缘纸及凹模;首先采用绝缘纸和阻隔薄膜使金属模具与金属薄板及金属圆棒不直接接触,金属薄板和金属圆棒分别接通电源正负两极,金属薄板受激光冲击变形后接触到金属圆棒,测量回路导通,产生的电压脉冲信号的个数就是高速运动的金属薄板与金属模具碰撞次数,电压脉冲的宽度就是碰撞接触的时间。该方法和装置可以精确测出板材激光冲击高速成形中的碰撞过程。本发明装置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98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中锰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7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23314.5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98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中锰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传统中锰钢为原料,无需添加任何其余合金元素,成本低。制备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连轧、连续退火;连续退火时将冷轧板加热到Ac3-30℃~Ac3+20℃;随后缓慢冷却至640~670℃;最后以15~30℃/s的冷却速率冷至Ms+20~50℃进行过时效配分处理。本发明提供的98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中锰钢的制备方法,获得细小等轴铁素体、下贝氏体体与奥氏体或下贝氏体与奥氏体复合组织,制备得到的冷轧中锰钢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低屈强比及成形性能好等特点,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对工艺装备要求不高,在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上即可生产。

    直壁圆筒件激光冲击成形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203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885801.4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壁圆筒件激光冲击成形方法和装置,属于金属零件近净成形的塑性加工领域。本发明采用激光冲击技术对薄板实施两步成形以获得高精度的成形件。第一步用较大脉冲能量的激光诱导压力较高的冲击波对薄板实施冲击,使之初步整体成形,但在成形过程中,薄板不仅与模具的侧壁贴合,变形速度极快的薄板还与模腔底部发生剧烈的碰撞,使初步成形件底部产生局部反向塑性变形,降低成形精度。第二步用较小脉冲能量的激光诱导较低压力的冲击波对初步成形件底部的反向塑性变形区域实施冲击,以消除第一步的初步成形件底部的反向塑性变形,对初步成形件校正定形,使得直壁圆筒件的成形精度大大提高。本发明大大提高薄板激光冲击成形的精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激光熔覆与渐进挤压改性的再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49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19495.5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熔覆与渐进挤压改性的再制造方法,属于激光加工增材制造领域。该方法根据受损零件表面的裂纹的区域和深度,对其进行铣削至一定深度。然后从底部进行给定的熔覆层厚度的激光熔覆,待第一层激光熔覆后,对第一层熔覆层进行渐进逐步挤压,使熔覆层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逐层的进行激光熔覆与渐进挤压交错再制造,直至熔覆层厚度大于铣削深度,再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将零件恢复至原来尺寸。本发明利用渐进挤压对激光熔覆层进行挤压变形处理,使每层熔覆层都产生塑性变形,有效的减少了其内部缺陷和内应力,从而获得性能良好的熔覆再制造层,使基体材料表面的强度和韧性大大提高。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板料充液拉深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34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10001791.3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板料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属于板料液压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基于并联机构上进行液压成形,凸模联接在一个并联机构上,凸模的空间姿态通过并联机构控制;凸模在下行和拔模过程中可以变换空间姿态,从而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成形,并通过优化凸模下行的空间路径和姿态来改变和优化板料变形路径,进一步提高板料充液拉深性能。本发明方法使一些难以拔模的壳体零件充液拉深变为可能,另外该方法通过凸模空间姿态不断变换实现凸模进给,从而改变板料应变路径,可以通过优化应变路径进一步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

    一种带液压背压的板料热渐进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95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527700.6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液压背压的板料热渐进成形方法,属于金属成形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数控渐进成形机床上设置一套含有液池的支撑底座,液池通过管路和油温加热与控制系统连接,支撑底座和油温加热与控制系统通过连接管路形成液压环路,液池内充满导热油;待成形板料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油温加热与控制系统运转,导热油在液压环路内形成一定的压力,该压力使板料在变形前产生一定程度的预胀;系统运转一定时间后,支撑底座以及板料在导热油的加热作用下产生温升,并逐步达到一定的平衡温度;数控渐进成形机床工作完成板料的成形。本发明方法使成形角较大的零件成形得以实现,特别适合冷成形性能差的轻质合金的渐进成形。

    一种难成形半挂车车轴轴头轧制成形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2433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202762.5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成形半挂车车轴轴头的轧制成形装置和方法,属于钢管热缩径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轧制时调整轧辊轴向位置,减少轧辊型腔中的变形区数目,降低推轧负荷,防止轧辊型腔外的空心轴坯应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稳变形,从而可以对难成形轴头进行一次轧制成形。在线调整轧辊轴向位置的关键在于,轧辊两端装有可轴向移动的轴承,并且在非进料侧轴端安装液压机构,液压机构一端安装在轴承座上,另一端安装在与轧辊轴固定连接的凸台上。该发明不但可以进行一般轴头的成形,还可实现难成形轴头的一次轧制成形,从而避免了二次轧制引起的成本提高。

    一种抗拉强度400MPa级冷轧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576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1045.1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400MPa级汽车用冷轧高强度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领域。该双相钢板主要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马氏体含量在4~9%之间,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01~0.05%、Si:0.1~0.4%、Mn:1.2~1.6%、Cr:0.1~0.4%、Als:0.02~0.05%、N≤0.005%、P≤0.02%、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其制备方法包括热轧、酸洗、冷轧和热处理步骤。本发明所生产的汽车用冷轧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200~250MPa,抗拉强度为400~450MPa,延伸率为30~3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