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4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190951.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B53/00 , C07C45/68 , C07C49/217 , C07C49/235 , C07C49/223 , C07C49/255 , C07C49/796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D333/22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相催化外消旋烯丙基醇与1,3‑二酮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的方法,所述烯丙基醇与所述1,3‑二酮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姥的不对称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所述高分子负载金属姥的不对称催化剂的结构式为:其中,n1为10‑100的整数,n2为1‑10的整数,n3为1。该方法利用高分子负载金属姥的不对称催化剂使烯丙基醇与1,3‑二酮发生烯丙基烷基化反应,高分子负载金属姥的不对称催化剂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催化剂可回收循环使用,无金属浸出,分离简便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7055.3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F15/00 ,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30/04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负载金属铑的不对称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所述高分子负载金属铑的不对称催化剂的结构式为:其中,n1为10‑100的整数,n2为1‑10的整数,n3为1。该合成方法为:以(S)‑联萘酚为起始原料,先将(S)‑联萘酚其中一个萘酚环上的羟基形成羧酸酯;然后在另一个萘酚环的6’位上进行溴取代;进一步使形成的羧酸酯发生水解;再将取代溴原子替换成4‑乙烯基苯基;然后与亚氨基芪和氯化磷经亚磷酰胺化反应获得苯乙烯基取代亚磷酰胺单体;将苯乙烯基取代亚磷酰胺单体与有机铑化合物进行络合反应后苯乙烯发生共聚得到所述高分子负载金属铑的不对称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081358.6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212/08 , C08F230/02 , C08F212/36 , C08F8/42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负载的不对称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是以(S)‑联萘酚为起始原料,先将(S)‑联萘酚其中一个萘酚环上的羟基形成羧酸酯;然后在另一个萘酚环的6’位上进行溴取代;进一步使形成的羧酸酯发生水解;再将取代溴原子替换成4‑乙烯基苯基;然后与(R)‑双((R)‑1‑苯乙基)胺和氯化磷经亚磷酰胺化反应获得苯乙烯基取代亚磷酰胺单体;将该单体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得到共聚物;将共聚物再与有机铜化合物进行络合反应。本发明合成了一种高分子负载的不对称催化剂,从金属与配体配位特征进行的负载型手性催化剂设计合成,固定金属与负载的配体的配位比例,并改进负载位点,减小活性中心处的位阻,防止由于高分子间的挤压而导致的金属浸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44113.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23F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金属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金属缓蚀剂包括:10~30重量份的噻吩羧酸物质,50~200重量份的第一溶剂,10~30重量份的添加物,10~20重量份的二氧六环,5~15重量份的甲硫氨酸,20~120重量份的碱性试剂,10~20重量份的第二溶剂,10~30重量份的酸性试剂,其中,第一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甲苯,第二溶剂为水或二氧六环,添加物为草酰氯或二氯亚砜,当添加物草酰氯为时,金属缓蚀剂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催化剂,本申请的金属缓蚀剂使用噻吩羧酸物质和甲硫氨酸等作为原料,原料的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无毒无害,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3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190023.2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B53/00 , C07C41/30 , C07C43/188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格式试剂、配体、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和溶剂混合均匀,发生去对称化反应,制得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mgabs0#其中,R为一级烷基或二级烷基,n为0或1。本发明利用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为底物进行去对称化反应,消除原料中的对称因素,直接构建具备两个手性中心的产物分子。作为原料的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而且其稳定性高,不易变质,易于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208276.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seudodestruxin B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仲胺关环合成方法和伯胺关环合成方法,其中,仲胺关环合成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树脂与Fmoc‑N‑甲基‑L‑缬氨酸连接,得到第一树脂;将第一树脂上的氨基酸端与Fmoc‑L‑苯丙氨酸连接,得到第二树脂;将第二树脂上的氨基酸端依次与Fmoc‑L‑脯氨酸、L‑闪白酸、Fmoc‑β‑丙氨酸和Fmoc‑N‑甲基‑L‑亮氨酸连接,得到链状多肽化合物;将链状多肽化合物脱除Fmoc保护,经含氟溶剂处理,并采用连续流法进行环化反应,制得Pseudodestruxin B。本发明通过在树脂上依次连接Fmoc‑N‑甲基‑L‑缬氨酸、Fmoc‑L‑苯丙氨酸、Fmoc‑L‑脯氨酸、L‑闪白酸、Fmoc‑β‑丙氨酸和Fmoc‑N‑甲基‑L‑亮氨酸,再脱除Fmoc保护,经含氟溶剂处理,将树脂切除,成功制得Pseudodestruxin B。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0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085186.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45/69 , C07C49/213 , C07C49/255 , C07C49/782 , C07C49/233 , C07C67/347 , C07C69/78 , C07D333/22 , C07H1/00 , C07H9/04 , C07J1/00 , C07J9/00 , C07D313/12 , C07C49/303 , C07C49/307 , C07C303/40 , C07C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饱和羰基或不饱和亚胺化合物的不对称1,4‑加成方法,是将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或亚胺化合物与有机锌试剂在高分子有机铜试剂催化下发生不对称1,4‑加成反应;所述高分子有机铜试剂的分子结构式为:本发明利用新型高分子负载手性催化剂对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或亚胺化合物进行不对称1,4‑加成,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催化剂可回收循环使用,无金属浸出,分离简便等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583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15323.6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状外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格式试剂、配体、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和溶剂混合均匀,发生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制得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其中,R为一级烷基或二级烷基。本发明利用环状外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为底物进行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环状外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稳定好,易于储存,同时环状外消旋烯丙基甲基醚适用于二级烷基格式试剂的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8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27057.9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215/06 , C07D215/14 , C07D409/04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喹啉不对称转移氢化方法,反应底物为2‑芳基取代喹啉,反应通式和反应条件如下:式中:反应底物中R为苯基、萘基、3‑甲氧基苯基、3‑噻吩基、4‑联苯基、4‑甲氧基苯基中的任意一种;还原剂:二氢吡啶;溶剂: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催化剂为自负载型手性磷酸催化剂。该方法通过使用自负载型手性磷酸催化剂,在二氢吡啶/三氯甲烷体系、或二氢吡啶/二氯甲烷体系中,实现了2‑芳基取代喹啉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其产物的产率高达96%,对映选择性可达到95%ee。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8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81728.4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19/28 , B01J4/00 , B01J19/00 , C07C273/02
Abstract: 一种尿素连续合成系统包括反应器、混合缓冲罐、进料泵、调压阀、第一换热器及背压阀,混合缓冲罐用于容置第一原料,进料泵用于将混合缓冲罐内的第一原料泵送至反应器内,调压阀与反应器连接,调压阀用于传输第二原料,并调节第二原料的压力,第二原料为气体,第二原料经调压阀传输至反应器内,并与反应器内的第一原料发生反应,以生成预设产物,第一换热器与反应器连接,第一换热器用于将反应器内的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背压阀与反应器远离进料泵的一端连接,背压阀用于使尿素连续合成系统的压力保持在预设压力,本申请将反应器设置为体积更小的反应器,使得反应器的比表面积更大,进而反应器传热更好,从而避免反应器出现飞温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