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推力分辨率和工质利用率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56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318503.8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可提高推力分辨率和工质利用率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属于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设计领域。解决了现有会切场推力器在实现其无拖曳应用中推力分辨率不足、在低功率工况下电离不足、工质利用率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整体为轴对称结构,包括主阳极、第一垫片、空心盖板、外壳、第一级永磁体、第二垫片、第二级永磁体、壁面阳极和陶瓷通道。本发明通过调节陶瓷通道内部的环形壁面阳极电位实时调控通道内部电子的运动行为,从而微调电离过程和输出性能参数,达到提高推力器输出推力分辨率的目的,同时可促进电子径向迁移,进而增加电子与壁面附近的原子的碰撞概率,实现电离区的径向扩展,达到提高推力器工质利用率的目的。

    一种可实现微调控放电性能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20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95505.X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微调控放电性能的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包括一端设置在陶瓷通道底部、一端为自由端的导磁阳极、绕线套筒、陶瓷环和励磁线圈,绕线套筒包括圆柱形套筒、限位板和连接板,限位板和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套筒的两端,限位板和连接板之间形成绕线区域,导磁阳极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绕线套筒的圆柱形套筒设置,陶瓷环设置在圆柱形套筒的内壁和导磁阳极外表面之间,励磁线圈绕在绕线套筒外表面,绕线套筒依次与推力器盖板和推力器外壳固定连接,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至少包括两个永磁体。本发明利用线圈电流调节实现推力器磁场的可调可控,进而通过调节磁场调控推力器内部的电离加速过程,实现对放电及性能参数的微调。

    一种准零刚度气浮低频隔微振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2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31730.0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零刚度气浮低频隔微振结构及设计方法,属于振动抑制与隔离技术领域。所述准零刚度气浮低频隔微振结构包括主气室、顶板、活塞、套筒和底板,所述套筒内壁与活塞外壁之间形成微孔气体静压轴承,所述微孔气体静压轴承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微孔节流器充气,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套筒下方,所述底板上表面与套筒底面之间形成气体静压推力轴承,所述气体静压推力轴承通过主气室与扩容气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充气。本发明可以使隔振器在承受较大重量的同时,保持近似零刚度以实现对低频振动的高效隔离,有效解决了气浮隔振器活塞与套筒之间的偏摆问题,显著提升了隔振器的工作稳定性,为高精度低频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

    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53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1316021.X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本发明中分体式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将时间滞后引入状态方程,更新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最优二次型算法的目标函数和隔振系统的控制目标分配权重矩阵Q,R;根据权重矩阵Q,R并结合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导出时滞最优控制器的控制力模型,将控制力代入到控制回路中得到完整的时滞最优控制器,并通过优化主动时滞的值以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从而改善超分体式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性能,该方法低成本,简单易用,有效提升分体式隔振系统的隔振能。

    一种超低频单自由度隔振系统的线性高斯最优控制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29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1605891.9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低频单自由度隔振系统的线性高斯最优控制器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本发明中超低频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超低频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根据最优二次型算法的目标函数和隔振系统的控制目标分配权重矩阵Q,R;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设计状态观测器,计算观测系数L,并根据权重矩阵Q,R并结合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导出最优控制器的控制力模型,将控制力代入到控制回路中得到完整的最优控制器并通过优化Q,R矩阵的权重分配以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从而改善超低频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性能,该方法低成本,简单易用,有效提升超低频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一种固体材料接触热阻与导热系数联合测量的变厚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551871.7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材料接触热阻与导热系数联合测量的变厚度方法,通过稳态法测量单一基准厚度材料1的总热阻R1=2Rc1+Rm1、单一基准厚度材料2的总热阻R2=2Rc2+Rm2;将基准厚度的材料1和基准厚度的材料2构成接触对,测量得到总热阻R3=Rc1+Rc2+Rc12+Rm1+Rm2;相同材质的材料1,同时改变厚度为原来的n倍,与基准厚度的材料2构成接触对,测量得到总热阻R4=Rc1+Rc2+Rc12+nRm1+Rm2;相同材质的材料2,同时改变厚度为原来的m倍,与基准厚度的材料1构成接触对,测量得到总热阻R5=Rc1+Rc2+Rc12+Rm1+mRm2;联立求解以上5个方程获得5个未知数;再根据稳态条件下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热阻与材料厚度和导热系数的关系,计算得到对应材料的导热系数。本发明计算精度较高,在不同导热区间的材料都能有较准确的测量效果。

    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5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16021.X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体式隔振系统时滞最优控制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本发明中分体式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将时间滞后引入状态方程,更新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最优二次型算法的目标函数和隔振系统的控制目标分配权重矩阵Q,R;根据权重矩阵Q,R并结合分体式隔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导出时滞最优控制器的控制力模型,将控制力代入到控制回路中得到完整的时滞最优控制器,并通过优化主动时滞的值以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从而改善超分体式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性能,该方法低成本,简单易用,有效提升分体式隔振系统的隔振能。

    一种六自由度地基激振台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98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92905.9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自由度地基激振台,属于振动试验机技术领域。优化了现有地基激振设备因为平台固有频率低导致激振频带较窄的问题。一种六自由度地基激振台包括大理石平台支撑框架,通过垫板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面上;大理石平台,是被激励装置,居于支撑框架中间,平台四侧通过连接板与固连在支撑结构上的电机相连。通过电机出力并联解决了激励不足的情况、优化大理石平台及支撑框架的结构提高了各部分的固有频率,保证了激振频带内可控。

    一种大型激振平台的支撑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8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2731.3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型激振平台的支撑结构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框架尺寸设计匹配激振平台尺寸、选材以保证结构的刚度、有限元仿真验证支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应力变形、框架结构分解以方便加工运输和组装、优化结构参数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采用本发明提出方法设计的支撑结构稳定性强、结构简明、固有频率高、安装简单,采用焊接以及螺纹连接的方式组装,并在重要部位采用加固板进行加固,保证了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