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882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2476.0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5/05
Abstract: 内燃机瞬态工况性能评价方法属于内燃机性能评价领域,本发明是利用“滞后系数”这一评价指标,评价瞬变过程中内燃机性能参数相对供油响应发生延迟的程度;利用“劣变系数”评价瞬变过程中内燃机性能参数发生恶化的程度;最后利用“瞬变总量”及“瞬变平均值评价内燃机整个瞬变过程的综合性能。因此,本发明能对内燃机的瞬变性能以及不同优化控制策略的优劣情况做出清晰、全面和准确的判断,将在我国内燃机研发,瞬态性能优化,相关领域科研成果鉴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4677289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136284.7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一种燃油中加入双氧水的控制系统,包括柴油机(1)、排气管(2)、燃油喷嘴(4)、ECU(5)、燃油箱(11)、高压共轨(1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双氧水储存箱(7)及控制系统,所述的双氧水储存箱(7)依次通过电磁阀(13)及双氧水流量计(16)连接在燃油管路(10)上,在所述的排气管(2)分别连接有NOx传感器(3)及烟度计(19),NOx传感器(3)及烟度计(19)采集的信号反馈给ECU(5),ECU(5)通过电磁阀控制器(6)控制电磁阀(13),用于控制双氧水的加入量。燃油中添加双氧水,由于双氧水的挥发作用,既能够通过降低缸内的最高温度来控制NOx的生成,双氧水挥发出来的氧气和微爆效应对油气混合的改善又能控制PM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204532559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219641.6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瞬态工况排放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柴油机瞬态工况烟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由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压气机、与压气机同轴相连的涡轮机、进气中冷器、设置在输出轴上的高响应转速传感器和高响应扭矩传感器、设置在气缸体上的缸压传感器,ECU电控单元、电荷放大器、设有CA50计算程序的单片机、设置在发动机飞轮上的曲轴位置传感器组成;基于该系统,以烟度和CA50(柴油燃烧50%质量分数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控制目标,采用三段折线加载策略调整供油速率实现加载率的变化。同时实现降低柴油机瞬态工况烟度和提高发动机扭矩响应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两者不可兼顾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537273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22842.1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相变率传感器、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箱、集电极、电能储存器、控制阀、温差发电片组、相变储能室、强化导热装置、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温差发电片;其中控制器通过接收相变率传感器、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和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对控制阀实施控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可控;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对控制阀的控制可以保证在低品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相变材料能保持一个可控的温度,同时在温差发电片组热源侧的相变储能室上连接强化导热装置,可以使相变材料向温差发电片组快速的放热,最大效率的利用低品质热源中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702348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78582.0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D2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瞬态工况的EGR控制系统,属于内燃机瞬态工况排放控制领域,在现有EGR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高速转速传感器、高速扭矩传感器、4个高响应电控EGR阀以及具有烟度控制MAP的电控单元ECU,所述的四个高响应电控EGR阀通过管路并连在过滤器的出口和进气三通管的一个进口上,所述的电控单元ECU分别与内燃机、高响应转速传感器、高响应扭矩传感器以及四个高响应电控EGR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系统能在有效控制内燃机瞬态工况下碳烟排放的同时,尽量降低了NOx的排放,减少了内燃机的有害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3734567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93421.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一种提高热电转化率的新型结构的温差发电器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新结构的以提高热电转化率为目标的温差发电器,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温差发电器外壳、冷却介质流通管、低品质热源流通管、集电极、冷却介质歧管、低品质热源歧管、冷却室、温差发电片组、低品质热源供热室、低品质热源供热室支管、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外壳、隔热层、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强化导热装置、相变率传感器和温差发电片;其中温差发电器发出的电通过集电极可以储存到各种储电设备中;来提高相变材料对温差发电片组8的放热性能;以此来提高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702349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78611.3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D2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燃机瞬态工况的EGR控制系统,包括内燃机进气总管和排放总管、转速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进气中冷器、电控单元、EGR中冷器、过滤器、电控EGR阀、空气滤清器、进气三通管、压气机、涡轮机、EGR三通管,EGR三通管的进口与排放总管连接、两个出口分别与涡轮机和EGR中冷器的进口连接,过滤器的进口与出口分别与EGR中冷器的出口和电控EGR阀的进口连接,进气三通管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空滤器的出口和电控EGR阀的出口连接、其出口与压气机的进口连接,进气中冷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压气机的出口和进气总管的进口连接,电控单元分别与内燃机、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及电控EGR阀电连接。该系统有效的降低了NOx有害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3114412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114269.3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该系统能在进气压力大于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时,打开泄压单向控制阀,使需要泄压的多余增压气体经过气-气增压装置进一步增压后,储存在储气瓶中,从而控制进气压力不超过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以避免内燃机的最大缸压超过其最大缸压限;当内燃机处于瞬态工况且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达到所设定的使用压力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通过补气单向控制阀流入内燃机中燃烧。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解决了两级增压内燃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缸压超标的问题,另一方面优化了内燃机的瞬态性能,同时提高了排气利用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