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2515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99078.7
申请日:2011-07-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实验平台离线应用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客户端的离线应用插件和数据交换层插件,设置在服务器端的离线应用缓存,设置在本地端的SQLite本地资源数据库和离线应用插件接口,离线应用插件接口包括本地资源访问接口和资源下载接口。是个发明针对的是在网络短时间断开和网络抖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超过离线计时器的初值时,提示用户网络断开,告知用户选择可选操作,如保存实验、退出实验等。本发明可以让用户在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时,如果遇到短暂的网络断开或者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仍然能够正常运行,显示正确的实验结果,让用户能够更加稳定和通顺地进行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157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58786.1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一种地面静止目标实时识别跟踪方法,属于成像目标自动识别领域,目的在于能够对高分辨率序列图像中的小目标进行高准确率的识别,并将识别结果(目标位置)实时的反馈给伺服系统。本发明包括:模板生成步骤,低分辨率全局识别步骤,高分辨率局部识别步骤和状态转移判断步骤。本发明针对归一化积相关具有不受比例因子误差的影响和抗白噪声干扰能力强,但计算量较大的特点,采用低分辨率条件下场景匹配和高分辨率条件下局部精确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减小了计算量,有效的解决了对高分辨率小目标的实时精确识别,满足了在高分辨率条件下对处理速度的实时性和识别精度的准确性要求,自适应性强,计算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231738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72845.5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实验平台的数据通信方法,该数据通信方法首先,加载虚拟实验程序,创建虚拟实验程序到服务端的连接;之后,将虚拟实验程序的请求经所述连接发送到服务端;最后,服务端接收请求并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经所述连接发送到虚拟实验程序。所述服务端为应用服务端、计算服务端或存储服务端中的至少一个。该数据通信方法通过采用统一的数据接口,能够保证虚拟实验的数据实时传输。同时本发明中所述计算服务端与虚拟实验程序之间创建的连接为TCP连接或者TCP虚拟连接,并且采用数据传输流量控制机制,减轻了中心节点的负载,提高了计算服务的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75105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72841.7
申请日:2009-1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浆料制备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综合利用气流搅拌、电磁振动及添加异质形核剂三种工艺。带孔石墨头和空心搅拌杆相连,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搅拌杆旋转并带动石墨头旋转;气体经过套筒并通过空心搅拌杆到达石墨头,然后从小孔溢出,实现对金属液的旋转吹气搅拌。电磁振动台能实现对坩埚中金属液的电磁振动。向金属液中添加异质形核剂,促进浆料组织的进一步球化和细化。金属液熔炼好之后,将石墨头深入金属液,对金属液旋转吹气搅拌。同时对金属液进行振动,通过送粉管加入异质形核剂,从而制备出初生晶粒圆整的半固态浆料。所制半固态浆料纯净无污染,所用设备简单,工艺参数容易控制,制浆流程短,能耗小,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587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23189.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F2/28 , A61F2/30 , A61L27/06 , A61L27/56 , A61L27/50 , B22F10/38 , C22C19/03 , B33Y8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多孔双梯度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双梯度骨支架包括由记忆材料制成的具有多个结构层的多孔点阵结构,该多孔点阵结构的内部孔隙贯通,并且,多孔点阵结构的孔隙率呈现为双梯度变化。本申请的骨支架与骨骼的匹配度极佳,能够很好地适配人体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孔隙率和排布方式,并且,骨支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能够在植入患者体内前进行压缩,有效减小支架的尺寸,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只在缺损部位打开一个较小的创口,在手术中植入人体之后发生形状回复,尺寸增大到压缩之前预定的匹配缺损部位的形状,与缺损部位完全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29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977123.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10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増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増材制造中多材料力学功能件的成形方法及产品。该成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待成形对象分为多个部分,分析并测定每个部分的力学性能;构建单胞库;S2利用单胞库中的单胞结构形成点阵结构,以此获得每个部分对应的点阵结构;S3选取所述点阵结构的原材料,测定每个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并与待成形对象所需每个部分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当满足每个部分的力学性能时,该点阵结构即为所需的点阵结构,否则,返回步骤S2;S4采用増材制造的方法成形三维模型,以此获得所需的待成形对象。通过本发明,实现成型零件的轻量化,以及多材料到单一材料的转化,简化生产,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2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89354.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6/33 , G06F16/38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文本检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索的第一文本;将所述第一文本输入至召回模型,输出所述第一文本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所述召回模型为基于样本第一文本和样本第二文本,对初始语义模型和初始图模型进行训练获得;其中,所述样本第一文本和样本第二文本之间标注有关联关系;从特征向量数据集中确定与所述特征向量相似度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特征向量,并确定检索结果为所述目标特征向量对应的第二文本。本公开实施例提高了召回模型的召回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63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39102.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T7/207 , G06T7/73 , G06V20/6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件相机的空间目标检测跟踪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S1、将采集的事件信号序列表征为三维体素;步骤S2、将所述三维体素输入至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网络中,得到目标在当前t个时刻内的位置序列;步骤S3、拟合当前t个时刻内的位置序列,得到当前t个时刻内的目标运动轨迹函数;步骤S4、用所述目标轨迹函数计算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同时判断所述目标检测网络在下一时刻是否有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与轨迹预测的计算结果校正下一时刻目标的位置;并进行目标位置更新。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检测跟踪系统。本发明能够采用事件数据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并提升空间远距弱小目标的检测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30790.9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锥形杆系金刚石点阵结构、应变传感器及测量系统。该点阵结构单胞包括四个子单元,其中:每个子单元包括顶点相交于一点的四个锥形杆,每个锥形杆中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共底面的锥形体,子单元之间通过该子单元中的锥形杆顶点相互连接,相连的四个子单元形成金刚石点阵结构单胞,以此形成锥形杆系金刚石点阵结构。所述应变传感器包括电容以及设置在电容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的金刚石点阵结构,所述金刚石点阵结构由多个锥形杆系金刚石点阵结构单胞呈阵列空间排布在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通过本发明,解决传统电容式应变传感器存在的检测范围窄、无法可重复以及承载性能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4808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34811.6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原位增强五模材料机械性能的激光增材制造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基体粉末材料,并在该基体粉末材料的表面掺杂增强材料以得到预混合材料,进而对该预混合材料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混合材料;(2)对待制造五模材料结构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打印方向的设计及分层切片处理,进而依据该三维模型,采用该混合材料进行激光选区熔化加工制造该五模材料结构零件;其中,该基体粉末材料与该增强材料在激光的作用下发生原位反应以生成新化合物,该新化合物以空间均匀分布的形式位于该基体粉末材料的颗粒边界。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提高了五模材料结构零件的机械性能,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