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067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220623.X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月表地形的动力下降初始点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步骤一:设定动力下降初始点月理纬度和月心距,其中RL为引入测距处当地一定区域的平均月球半径;步骤二:在近月制动后至环月降轨前,优化动力下降初始点的月理纬度和月心距,并将优化的结果带入步骤三;步骤三:环月降轨后至动力下降前,若判定月心距偏差或/且月理纬度偏离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包络,按照步骤二的方式优化动力下降初始点的月理纬度和月心距,直至在设计允许的最大包络内,此时将动力下降当天优化得到的月理纬度和月心距作为动力下降阶段的初始参数。利用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参数,可以使探测器在软着陆过程中,安全落入指定目标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94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113774.5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各阶段天线设计方法、天线及通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出的天线可以满足月球软着陆的需要;动力下降段天线设计包括:选用两副相同的收发共用测控天线、或两副相同的接收测控天线与两副相同的发射测控天线,工作频段选为S、X和Ka频段中至少一个,极化方式选为圆极化,方向图选为覆盖半空间,增益选为不小于-5dBi;数传天线工作频段选为S、X和Ka频段中至少一个,极化方式选为圆极化,方向图需覆盖空间的半波束角为θ=γ+△,增益选为不低于G降;月面工作段天线设计包括:测控天线设计和数传天线设计;器间通信天线设计包括:环月轨道器与月面探测器之间通信天线设计及月面探测器之间通信天线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94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3774.5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各阶段天线设计方法、天线及通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出的天线可以满足月球软着陆的需要;动力下降段天线设计包括:选用两副相同的收发共用测控天线、或两副相同的接收测控天线与两副相同的发射测控天线,工作频段选为S、X和Ka频段中至少一个,极化方式选为圆极化,方向图选为覆盖半空间,增益选为不小于-5dBi;数传天线工作频段选为S、X和Ka频段中至少一个,极化方式选为圆极化,方向图需覆盖空间的半波束角为θ=γ+△,增益选为不低于G降;月面工作段天线设计包括:测控天线设计和数传天线设计;器间通信天线设计包括:环月轨道器与月面探测器之间通信天线设计及月面探测器之间通信天线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44040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4262.3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月球探测器着陆安全概率的快速分析方法,包括模拟着陆器在不同角度的坡面上着陆,得到可引起着陆器翻倒的坡度阈值;将月表地形地貌模型与嫦娥二号探测数据相结合,生成月表地形地貌模型;将所述月表地形地貌模型按照不同坡度分为K个地形地貌模型;在每个地形地貌模型上均进行N次着陆仿真实验,;根据嫦娥二号得到的月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月表地形地貌模型中坡度为ki的坡度所占的比例Ci;根据全概率公式计算初步着陆安全概率分析结果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为着陆器着陆月球表面的具体地点提供选择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101106.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环火大椭圆轨道的多体制多模式中继通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当着陆巡视器进入离轨着陆段时,着陆巡视器背罩分离前采用进入舱与环绕器通信,背罩分离后采用火星车与环绕器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离轨着陆段的中继通信采用UHF频段、单工的通信模式;当着陆巡视器处于火星表面工作段时,将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火星表面通信过程分为近火弧段和远火弧段中继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近火弧段采用UHF频段,全双工的自主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远火弧段时,前向指令发送使用UHF频段单工通信模式进行,返向数据传输使用X频段通信模式进行。本发明解决了火星探测EDL段、火面段中继通信连续性、可靠性及数据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088605.7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面巡视器长距离安全移动和高效探测方法及装置,火面巡视器具有环境感知、盲走、自主避障移动、视觉测程移动模式和定点探测等工作模式。移动前,火面巡视器首先进行环境感知,地面规划导航目标点后,通过一次控制指令,在环境感知范围内进行盲走,在环境感知范围外进行自主避障移动,前后两次移动间再通过环境感知建立站点地图,解决复杂地形下,高速、安全的长距离移动问题。探测前,火面巡视器首先进行环境感知,地面明确感兴趣点后,通过一次控制指令,通过视觉测程精准移动到探测停泊点,随后开展定点探测,解决大范围探测地火信息交互频繁问题,提高探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7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08845.0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多约束下大底分离触发条件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降落伞开伞后,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判断3个以上陀螺数据是否达到饱和条件:如果未达到饱和,则判断Δt和Tmin的大小;如果达到饱和,则判断Δt和Tmax的大小;如果Δt≥Tmin,则判断ΔV和ΔVt的大小,如果Δt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80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20490.1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陆器冲击试验方法,能够完成着陆器的地标冲击试验,获得着陆器冲击试验数据;采用吊梁、两条垂直吊带、两条斜吊带和挂弹钩等简单设备即实现了着陆器的吊挂与释放,使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具有原理和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通过采用尼龙搭扣来实现模拟着陆器与着陆面之间最大摩擦系数,通过在木板上涂刷油漆和铝粉实现0.4的摩擦系数,使本发明的冲击试验真实模拟月表环境,从而使试验数据更真实可靠;通过设计吊点转接件,将被缓冲器支架的水平三角板遮挡住的整器吊点沿竖直方向(X方向)移位,且通过U型吊点转接件的作用后,将垂直吊绳的作用力间接加载在整器吊点上,并没有改变作用力的属性,因此不会对着陆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436987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445809.5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天线指向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计算探测器-地心方位矢量在机械坐标系上的表示步骤二、根据所述计算全向天线方位矢量与探测器-测控站间的夹角θ;步骤三、在所述夹角θ大于最大允许角度γ时,使探测器绕探测器机械坐标系的+x轴旋转,使得旋转后全向天线的增益满足上、下行链路要求。该方法通过绕对日定向轴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测控过程连续,减少地面切换使用天线的操作,降低地面操作复杂度,同时天线处于增益较大的区间,提高链路信道余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48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191801.0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基于所设计的配重系统,该配重系统以控制器为中心,采用质测台测得每次进行推进剂加注前航天器的质量和质心位置,控制器根据质心位置,确定所需加注的对象,控制器根据加注对象、航天器质心位置和测得的各贮箱的质心位置,采用力矩平衡计算得到加注对象的质量,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质量和加注对象,控制相应加注器通过贮箱接口加注推进剂至相应贮箱,此时,若质测台测得的航天器质心位置仍不满足设计要求,则控制台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航天器质心位置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
-
-
-
-
-
-
-
-